孩子对我们发火时,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孩子对我们发火时,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2018年08月14日 11:28 新浪育儿

  作者 | 麦子    

  来源 | 凯叔讲故事

  01

  有一个视频,短短五分钟,看得我胸口发闷。

  标题很扎眼:《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

  视频一开始,孩子就开始暴走,看见东西就扔,看见桌子就掀,看见人就打。完全符合人们对‘熊孩子’的期待。

  看见孩子这般模样,妈妈拽着他,只说了一句‘发什么脾气’,就把他移交给育儿师处理。

  孩子哭得歇斯底里,扯头发,脱鞋子,用尽全身力气去反抗,但是没人理他。

  最终,育儿师用‘淘气椅’把他治服。

  这个视频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网友们纷纷加入到对熊孩子的口诛笔伐之中。

  这种小孩太恐怖了,长大后指不定干出啥事呢。

  太可怕,这种孩子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就要把你治得服服帖帖的,看你还敢不敢作妖。

  看起来,所有人对惩治结果都很满意,包括他的家人。

  最后,孩子被要求主动抱一下妈妈,有人看到了皆大欢喜。

  而我看到的只是深深的无助,那是来自孩子眼睛里的失望,空洞无光。

  这个孩子平常到底接受着怎么样的教育,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无法想象。

  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育儿师教育孩子时,妈妈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没有任何神态和表情;

  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孩子连情绪都无法控制,无法表达,只知道用最习惯的本能发泄——打人、大叫、扔东西;

  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大人都站在制高点去剖析孩子,却‘听不见’孩子的求救和内心的崩溃。

  从一开始的愤怒发泄到最后的无人理解,从头到尾,大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用强势压制他,指责他,要求他。

  在这场大人和孩子博弈中,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有一个结局:

  父母赢,孩子输。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

  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丧失信心时,他会产生四种观念和迹象:

  寻求过度关注:只有在得到你们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寻求权力: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寻求报复: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受到同样的伤害。

  自暴自弃:不可能有所归属,那我放弃。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视频里的孩子把这四项全部占完了。

  何其悲哀和可怜!当孩子‘发火’,寻求你的关注,找寻他的归属时,却被大人刺伤,一无所获。

  最后受伤的是孩子,也只能是孩子。

  02

  去年九月,女儿上幼儿园了。

  这件事,牵动着我们全家人的神经。女儿顺利入园,也成为我们家的头号任务。很幸运,她没怎么哭闹,老师说,她在幼儿园里表现不错。

  可是,回到家后却好像变了一个人。

  平常自己吃饭,现在也不吃了,要别人喂;

  平常自己走路,现在也不走了,要别人抱;

  平常一到洗澡时间,就欢天喜地玩水,现在不行了,就是不洗;

  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一言不合就发脾气,一闹就是一个多小时,不带歇的。。。。。。

  爸爸很不理解,‘之前都还好好的,怎么上了幼儿园,变得越来越娇气了?’

  说实话,我理解女儿。

  白天在幼儿园,她心里清楚地知道,那里不是家,她有意识地控制情绪,努力地使自己表现成一个优秀的孩子。

  乖乖吃饭,睡觉,上厕所,乖乖听老师话,乖乖上课,遵守游戏规则。。。。。。一天下来,她透支了自己的全部心力,变得疲惫不堪,心烦意乱。

  回到家后,她需要发泄。成年人压力大时,都会发脾气,更何况孩子呢。

  ‘任何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爱。’

  当孩子对我们发火时,其实,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如果我们不明就里,一味地无视她,甚至苛责她,她会多么孤立和无助啊!

  在跟老公深入沟通之后,我们决定冷静而温和地面对孩子,给她发泄的机会。

  我们玩起了枕头大战,来释放她的坏情绪,拯救不开心。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在疯狂的吼叫和击打中,孩子打着打着就开始开怀大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游戏结束后,我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没说一句话,就这样抱住她。她变得异常安静,像一个受了伤的小天使忽然找到了疗愈的港湾。

  从此,女儿每次去幼儿园,我都会把她比喻成奔赴战场的勇士,而家,永远是她最后的退路。

  03

  记得《请回答1988》里的一个片段。

  德善作为家里的老二,和世界上所有的二女儿的悲剧一样:永远要让着姐姐和弟弟。

  姐姐可以吃荷包蛋,她没有;

  弟弟可以吃‘世界杯’冰淇淋,她没有;

  姐姐和弟弟可以吃鸡腿,她没有。

  就连过生日,她也要跟姐姐一起过,因为她和姐姐生日只差三天,姐姐过完生日,拔掉三根蜡烛,就继续给她过。

  所以,她从小到大,一直希望可以自己单独过一次生日。但是,愿望没有实现,今年也不例外。

  终于,她内心积聚的委屈和难过,爆发了出来。

  这是她第一次对父母发火。也是她第一次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

  她是如此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理解,如此渴望父母都看到她内心的真实需求,哪怕是一点点。

  《无条件养育》一书中写到:

  父母给予孩子的爱,

  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

  它只是一个礼物,

  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孩子对你发火,只是因为想得到他应得的礼物——你的爱。

  04

  心理学家李雪说过:

  看见,即是最高级的慈悲。

  这份‘看见’,并非是看到孩子的形,而是心。

  孩子年龄太小,当她心里有情绪时,根本不知如何排解,如何表达。

  她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发泄,那就是哭闹,发脾气,就像我女儿当初上幼儿园一样。

  如果他的内心没有被‘看见’,而被苛责打压的话,严重时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像一只发了疯的可怜‘小怪兽’。

  这个时候,是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美国作家L.R.Knost说:

  当小小孩陷入大情绪时,

  我们需要和他们分享我们的平静,

  而不是加入他们的情绪混乱中。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和理解孩子的坏情绪,冷静而温和地面对孩子,帮助他发泄和转移,帮助他说出他内心的感受。

  关注他,帮助他,用爱陪在他身边。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看见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孩子建立心与心的联结。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其实,最终成全还是我们自己啊。

  最后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希望我们都可以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

  《生气汤》里的小男孩霍斯,他有一箩筐的烦心事,生活得很不开心,有着一肚子怒气。

  但是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带着他一起煮汤。

  当水滚开时,妈妈对着锅子大叫,她要霍斯也照样做。他们还一起对着锅子龇牙咧嘴、吐舌头、大声敲打锅子。

  然后,小男孩笑了,喷出了他最后一口‘火龙气’。

  母子俩就这样肩并肩站在一起,搅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幼儿园佳文锅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