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英国乔治王子课程表曝光: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5岁英国乔治王子课程表曝光: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2018年09月05日 11:19 新浪育儿

  成长树

  爸妈营特邀作者

  深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公众号:成长树

  在网上看到一则萌萌的新闻,说是英国乔治小王子马上就要开学了,正式步入一年级的课堂。

  印象中他还是那个肉嘟嘟,被妈妈抱着到处走的小表情帝。没想到一转眼都5岁了。

  外媒还曝出了小乔治的课程表,内容也是有点让人出乎意料。

  除了比较常规的数学、语言、地理、历史、科学,还要上法语课、宗教课程、计算机课、以及统一要参加的课外活动课程:戏剧课、艺术课、绘画课和芭蕾课。

  而且小乔治还极有可能会参加学校的辩论俱乐部,以便早日加入牛津剑桥的社团。

  “为此他们将进行哲学、意大利语的学习,尝试作曲、击剑、高尔夫或陶艺。”

  才5岁的小乔治,要学习的课程竟然有10几门之多。

  下面也有不少网友评论说“王子殿下真可怜”,“这么小学这么多”,“小孩不是该玩吗?素质教育呢?”

  不过仔细想想,每门课开得都有道理,这些课程背后不仅是知识,更能训练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数学、辩论、计算机会让孩子更有逻辑;

  科学、地理、历史、宗教会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语言、法语带给孩子们的是更强大的表达能力。

  而戏剧、艺术、绘画、芭蕾、陶艺这些课程,能够给予孩子的,是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这些不仅不是“折腾人的”、“没用的东西”,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与艺术与美相关的东西,能够给孩子心灵提供丰富的营养。

  正如余光中说过的:

  “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这些关于生活的趣味、关于艺术的感知、关于美的教育,越早日开始培养,孩子们受益就越大。

  记得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一封信里面,曾经提到过自己儿时居住的小渔村。

  小渔村环境相当糟糕,人车杂沓、鸡鸭争道,污水横流、经济更是贫困落后。

  长大后的龙应台离开了那个小村子,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和美好,接触到了路灯,知道了下水道,还懂得了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这些词汇的概念和意义。

  可是这些物质上巨大的落差,在龙应台看来都是可以补救的。最让她感到难以补救的,是自身“美的贫乏”。

  已经成为知名作家,并担任过台湾文化部部长的她,还是会很遗憾地跟自己的儿子说:

  “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

  “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一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是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植物,但是生活的艺术,更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吧?它应该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己对生活艺术的笨拙。”

  “渔村的贫乏,造成我美的贫乏。”

  这段话说的是很真实的状态,我们会发现很多知识和技能上的缺失,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的。

  就像一个从没接触过视频剪辑的大学生,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往往很快就能掌握视频剪辑这个技能;

  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想学开车,给他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也基本可以考下来驾照。

  但是对于生活的艺术、审美的情趣这些东西,后天想努力地补足起来就会非常难。

  因为这些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熏陶,要从小开始喂养和熏陶,长大才会见成效。

  用故事喂大的孩子,自然通达人性;

  用诗词喂大的孩子自然有格局;

  用音乐喂大的孩子,自然有灵性;

  用绘画喂大的孩子,自然富有创造力。

  用舞蹈喂大的孩子自然肢体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强……

  关于生活的趣味、关于艺术的感知、关于美的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受益于一时的技能,更是一种能够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方式。

  前不久在微博上有一组图片上了热搜,发图片的是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许鑫NixUx。

  图片的主要内容,是四川省安岳县的石窟佛像修补前和修补后的对比。

  修补前的佛像,神态悲悯安详,整体造型兼具唐代之浑厚和宋代之精美。

  被修补后的佛像,配色奇怪,美态也大打折扣。

  南宋时候的水月观音造像典雅考究,艺术价值极高:

  被修补后的佛像披红戴绿,竟让人看不出丝毫原雕塑的影子:

  还有南宋时候的一尊艺术价值极高的拈花微笑造像,也未能幸免:

  修补后的样子变得文物价值尽失。

  主管部门说是信众们在1994年和2015年,自发筹钱做的佛像修补。

  相信这些修补佛像的人,绝非是有意破坏文物。他们有钱、有心意、有修护文物的热情,但是,却唯独缺少了对艺术的审美。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常听到一些人很固执地认为让孩子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绘画这些艺术门类没用。

  甚至是指责一些父母给孩子选择优质的绘本没用、给孩子烹制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没用,帮孩子精心搭配衣物没用。

  可是事实证明是有用的,有大用的。

  从小生活在“美”之中的人,是不会允许把自己打扮成五彩缤纷的调色盘的,是不会容忍肮脏、混乱的居住环境的,更加不会点金成铁,化雅为俗。

  他们会生活得更加诗意、更加有仪式感,也更能在每一个细节中发现美、感悟美。

  关于生活的趣味、关于艺术的感知、关于美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生活品质以及生命的质地。

  艺术与人文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增长孩子们的见识和眼界,并大大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趣味的人。

  前央视主持张泉灵曾经说过的一个自己的经历,很适合说明这个问题。

  她自己儿时曾经在蛋糕盒子里养过蚕宝宝。

  多数的蚕在结茧后被外婆取走抽蚕丝了,只留下几只留种。

  一天夜里,她发现蚕茧破了,化成了蛾子飞出蛋糕盒,又在产卵后死去。

  她想,蚕一辈子的世界就是蛋糕盒,飞蛾在生命的尽头才发现还有更大的世界,会很悲哀。

  听起来这是很矫情的一种想法,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何尝不能看做一个蛋糕盒呢?这个世界,其实就铺满了蛋糕盒。

  孩子们如果失去对这个世界和探索和好奇,他一生都会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天地。

  但是,当孩子们学习了历史,就打通了向下的蛋糕盒,世界就从此变得立体;

  当孩子们学习了一门新的语言,就打通了一大片向外的蛋糕盒,很多盒子就能连接起来;

  同样,当孩子们学习到了音乐,绘画、舞蹈这些技能,他们就打通了一个无限丰盈的蛋糕盒,能够任意品鉴来自先贤智者们留下的果实。

  我们引导孩子们对艺术和美产生兴趣并深入接触,就等于是帮孩子打通那些七彩的通道, 并且看着孩子快乐地、自在地穿行其间。

  在孩子面对不愿意诉说的情绪的时候,可以任他在属于他的那片伊甸园中得到安抚和陪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关于生活的趣味、关于艺术的感知、关于美的教育,不是为了跟风或虚荣,而是真的能够帮助孩子们拓宽他所认识的世界,帮他更好的看见和理解生活。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也许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些学科,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问题,能够带给孩子强大的竞争力。

  但是当孩子们缺乏了基本的艺术审美、人文修养,最终也难以发挥出最佳的创造力。

  作为普通家庭的父母,我们虽然不能像乔治王子那样,家里有皇位给孩子继承,但是能够给孩子一颗感受美的心灵,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已经是给了孩子,一生活得如王室般高贵的底气。

龙应台文盲孩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