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靠谱的妈妈,从来不这样讲话

一个靠谱的妈妈,从来不这样讲话
2018年09月05日 22:59 新浪育儿

  Part.1

  最深的伤害,都来自最爱的人

  前些天,一则法国公益短片,戳痛了不少人的心。

  短短的一分钟里,凝结着片中人一生的痛。

  一个瘦弱的中年女子,在镜子前,说出了父母口中,那句伤她半生的话:

  “你穿这件T恤干嘛,还嫌你胳膊不够粗?”

  时间过去半生,身体纤瘦了,伤害却仍在继续。那黯淡低落的表情中,分明可以看出,她心中的伤痕仍在。

  “我造了什么孽,竟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简直一无是处。”

  “幸好你还有个漂亮脸蛋儿孩子,还能有点用。”

  “早知如此,当初我为什么要孩子?”

  “你就是个废物!”

  伤人的语言像刀子,时间过去,痛却弑咬了半生。如今他们再次说出这句伤自己最深的话时,身体仍止不住地颤抖。

  还有一位垂暮的老人,悠悠地说出那句:

  “说到底,你自始至终都远不及你哥哥。”

  这一句话,他介怀了一生,也折磨了他一生。

  身体上的伤害很轻易就会被治愈,然而语言的伤害,却会穿透岁月,像心头埋下的毒疮,用一生的时间来慢慢溃烂。

  Part.2

  别把“打压式教育”变成“暴力教育”

  越是亲近的人,说出的“恶语”影响越深。说的人云淡风轻,听的人内心翻江倒海。

  好友静静,是一个在父母的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孩子。

  静静的父母只有这一个女儿,但却并没有对她十分宠爱。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孩子,真是笨到家了。”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你再看看你,早晚被你气死。”

  “就你这样的,还妄想当画家呢,连个地都扫不明白,你还能干啥?”

  无论静静做什么,都能成为父母的“槽点”。

  后来,静静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老师,父母的语言伤害依然时时发生:

  “当老师也是有考核的,像你这样的,早晚也得被开除。”

  “你这么丑,还干不好活,谁敢娶你,就算嫁了人,也得让婆婆赶回来。”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讽刺和贬低中的静静,非常自卑。她不敢去参加学校里任何先进评选,也不敢走入婚姻。

  即使已经不和父母住在一起,静静还是经常会在深夜里哭泣,或是发着呆就忽然泪流满面。

  在这种伤害中,她长成了一个战战兢兢又自卑自苦的女孩。

  很多时候,父母以贬低、嘲讽、羞辱等方式,实施“打压式教育”,初衷是期望能够激励和刺激孩子向上。

  但实际上的结果却是,孩子在负面的“灌输”中渐渐接纳了父母的否定,她认知的自我真成了父母口中的自我。

  赣州一位15岁的少年,在自杀前留下了一封令人痛心的遗书:

  “我是一个没用的人,这么胆小,一定成不了大器。”“我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

  当孩子看不见自我价值时,人生已黯然失色。

  Part.3

  沟通模式的背后,凸显亲子关系模式

  心理学家将亲子关系分为“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

  在“民主型”的家庭中,孩子的意愿得到倾听,以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为主。

  “专制型”父母,更看重父母的权威,要求孩子遵照父母意愿。

  “放任型”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一般是缺席的父母。

  被语言暴力所伤的孩子,大多成长在“专制型”的亲子关系中。

  在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氛围中,父母无比重视“权威”,却缺失了“情感流动”。

  一位知乎网友提到的亲子间的对话很有代表性:

  孩子说:“我很痛苦,我很难受。”

  父母说:“谁活着不痛苦,你怎么不去看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连痛苦的时间都没有。”

  孩子说:“我的生活遇见了挫折。”

  父母说:“你个小屁孩懂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挫折。”

  沟通戛然而止,父母和孩子,只是在各自的世界里自说自话。

  心理学研究发现,“专制型”父母,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和压抑,抑制孩子的心理发展,使孩子形成胆小、怯懦、乖僻、冷漠的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全然自上而下的教育,压迫了孩子向上生长的动力。

  Part.4

  最无法承受语言暴力的,是孩子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能拯救一个人。

  在电影《心灵捕手》中,年轻人威尔是一个数学天才,却有着糟糕的童年经历。

  这让他叛逆不羁、打架生事,没有勇气走进爱情,宁愿做清洁工,自己偷偷研究数学,也不肯进入热爱的数学领域工作。

  他像一只刺猬,随时做好了与任何人对峙的准备。

  改变他的,是他的心理辅导师桑恩。桑恩看着威尔的眼睛,充满坦诚,不断重复说着一句话:“这不是你的错。”

  也正是这句话,使威尔从对抗,到质疑、发泄,最后痛哭失声,彻底卸下心防,重新鼓起勇气走进新的生活,追寻自己的爱情。

  亲子之间,真正的沟通,需要情感的流动,需要情绪的表达而不是发泄。这不仅是孩子,更是父母需要首先习得的一门必修课。

  试着分辨感受,并把它说出来

  对于很多人而言,表达感受,意味着裸露脆弱,会带来不适感。但识别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其实是让情感流动起来的第一步。

  识别孩子的情绪,并且表达出来,对孩子来说,意味着沟通的真诚。

  以“描述”代替“评价”

  当我们过多地评价孩子:“你太懒了”“你就是太磨蹭”或者言过其实地表达“你总是”“你从不”时,会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注意客观地表述自己的观察,则会好很多。比如“我看到地上有一些你弄撒的水。”“我们约定好了9点出门,现在时间是8:40了。”

  仅仅表达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把接下来要脱口而出的批评和指责收回,孩子才能有时间采取主动的行动,而不因我们的批评产生逆反的行为。

  以肢体语言和眼神传递情感

  不止语言,肢体的接触和眼神的凝视同样可以传递情感。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轻轻拍拍他的背,静默地陪他坐上一会。当你的眼睛看向孩子时,其中的赞许、理解、关注都能够传递给孩子。

  好的语言传递的是爱,而贬低、嘲讽、咒骂的语言,传递的是“恨”。

  亲子关系缺少“爱”,一切教育都是枉谈。

  教育作家尹建莉曾说过:

  “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这个世界上,最无法承受恶语相向的,便是稚嫩的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无力反抗,亦无力消化,伤痕永远存留心底,最后长成他们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

  不见血的利刃最伤人,别让脱口而出的恶语,伤了我们最爱的人。

  作者 | 佟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DaDa妈妈(ID:dadareading)

父母专制型亲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