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事件后,跪求父母不要再这样“爱”孩子了

恶性事件后,跪求父母不要再这样“爱”孩子了
2018年12月10日 11:47 新浪育儿

  教子有方

  与200万妈妈一起轻松育儿!

  ✎优妈说

  对每一个人而言,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一对有智慧的父母。

  几天前,湖南沅江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凶杀案。

  12岁的六年级男生小康因为和母亲发生争执,竟然拿起菜刀砍杀母亲,连刺母亲20多刀,致使母亲死亡。

  在母亲当场死亡之后,男孩一直很淡定,他带着2岁的弟弟在家睡觉,并用母亲手机给班主任发了请假信息。

  直到第二天,邻居偶然发觉不对报了警,这个弑母、撒谎的孩子才被警方带走。

  很多网友愤怒地评论,说这个孩子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是杀害母亲的禽兽,应该被处以极刑,杀死都不足以泄愤。

  然而,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的是,为什么我们对孩子的“爱”,换回的却是孩子的恨和怨!

  控制不是爱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一个妈妈带女儿去冰淇淋店,

  妈妈问女儿:你想吃什么冰淇淋?

  女儿说:香草冰淇淋。

  妈妈说:巧克力冰淇淋更好吃。

  女儿说:我想吃香草冰淇淋。

  妈妈说:你不是喜欢吃巧克力冰淇淋吗?

  女儿说:我就要吃香草冰淇淋。

  妈妈说:真怪!这孩子真怪!

  最后,妈妈还是给女儿买了香草冰淇淋。

  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

  这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其著作《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的一则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中,妈妈不断的把自己的意愿:你爱吃巧克力冰淇淋,塞到女儿的脑子里,还好女儿坚守住了自己的立场。

  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

  周末,朋友带儿子出门,临出门前。

  妈妈对儿子说:把水喝了。

  儿子,端起杯子把水喝了。

  刚要出门,儿子说:我肚子疼。

  妈妈说:怎么肚子疼了呢?

  儿子说:妈妈,你不该让我喝那杯水的。

  男孩不想喝那杯水,身体也不需要那杯水,但他不敢违反妈妈的意志,于是他的身体就替他做出了反抗。

  在男孩的生活中,不论是吃饭穿衣,还是学习,都在妈妈的意志下进行。

  后来,男孩一到周末就会头疼,妈妈带孩子到医院做了好几次检查,万幸,得出的结论是鼻窦炎。医生却对朋友说:别给孩子太大压力!

  医生的提醒,让她突然明白,孩子的病来源于她给孩子的压力。

  在他小小的生命里,没有一件事情是为他自己做的,他的行为执行的是妈妈的意志,哪怕是吃饭喝水穿衣,也是妈妈来决定他是不是需要。

  孩子的病,就是对妈妈的反抗,他只有生病才能逃避。

  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中,作者说,爱控制别人的人有一种奇特的逻辑——我知道你是谁,而你不知道你是谁。

  我知道你需要吃多少,我知道你需要穿多少……而你不知道,所以你要听我的。

  包办不是爱

  还记得,那个拉黑父母6年的北大学子吗?

  从小成绩优异,高考理科状元,北大骄子,本科毕业后又进入排名前50的大学读研究生……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这么一个,无数光环加身的孩子,竟在6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在他那一万五千多字的“决裂信”中,记录着他放不下的过去: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次班里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母亲不由分说地让他穿长裤。从小到大穿衣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包办。

  高中毕业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但依然没有。

  在他看来,他的成长中充斥父母“过渡的爱”,而正是父母的这些行为,给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对这一切,父母一直以来的态度是不以为然。

  在看到儿子发来的决裂信时,父亲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因为儿子“经常这样抱怨”,但没想到,这真成了儿子与家人最后的告别。

  父母无法理解,他17岁就离开了家,问题应该出在“外面”,怎么都怪到父母头上呢?

  他们搞不懂为什么儿子不能放下过往,搞不懂明明是“为了他好”、“因为爱他才管他”,最后却落得一身埋怨,与儿子渐行渐远。

  是啊,为何在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成绩优良,看上去没有什么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离轨道。

  父母的“我为你好”和女儿的“不尊重我”之间,到底错链了什么?

  曾经听到一个孩子和父母的争吵:

  “你不懂,我这都是为你好!”

  “你也曾经是小孩子,你为我好,怎么就不能体会我的感受呢?”

  “我为你好”这四个字,是许多孩子头顶的紧箍咒,甚至长大成人后依旧无法摆脱。看似软性的一句话,背后藏得却是中国式家长的“强权”。

  而这样的父母,也并没有正在站在孩子的角度,关心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他们甚至都没有心情去了解孩子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的爱,对孩子而言是令人窒息的枷锁。

  武志红曾在《你就是答案》中写道: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不断的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活过。

  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爱是哺育,而非意志的强加。

  溺爱不是爱

  网上有这样一段视频,在上海街头,一名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元不成,对母亲进行殴打。

  年老体弱的母亲被身强体壮的儿子,摔打,拖拽,用衣服抽打……

  当路人试图制止时,这名男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还拿了别人的扫帚,要过来殴打。

  这是儿子吗?是仇人!而让至亲骨肉变仇敌的,正是父母的溺爱。

  山东潍坊一位70多岁的阿婆,每天奔走于街头,不断找路人搭讪,希望遇到好心人,能帮儿子找份工作。

  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儿子在家啃老了二十多年。

  平日里,两人就靠着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阿婆说,儿子之前也干过一段时间保安,但后来就不想干了,在家待着,一待就是20多年。

  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男人,每天窝在家里当蛀虫,吃饭、睡觉、打游戏。

  还要从70多岁老母亲微薄的退休金里,搜刮钱财来为自己所用。

  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就像一个温柔的陷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最终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巨婴。

  被溺爱的孩子心中没有他人,没有责任,不懂付出,只知一味的索取,这样的父母培育的不是儿子,而是敌人。

  放纵不是爱

  对孩子放纵的父母,如果不早点意识到放纵的危害,最终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不仅是自己的敌人也是他人的地狱。

  2017年4月13日,在广西南宁某小学的课堂上,一名小学生将美术老师打成脑震荡和左耳挫裂伤。

  当天快下课时,一名男生因椅子倒地坐在了地上,书包、雨伞也掉在一旁。

  老师走过去对他说:“你要遵守纪律,你坐下,坐下。”但男生没有说话,于是,老师伸出一只手抓住他的胳膊,想拉他一把。

  没想到,男生弯腰拾起地上的雨伞就往周老师的头部打了过去。

  由于学生还未满14岁,老师便将该男生的家长诉至法院。

  庭审中,男生父亲辩称:“如果你距离远他不可能打你,他收拾好了以后,自然会坐好,这个老师被打的主要原因,是她太靠近(我小孩了),就好像你看见那条蛇,你一抓那条蛇被蛇咬,这个是正常的。”

  “我的小孩打你,是因为你靠他太近”,什么样的家长会生出这样奇葩的理论,而这样一味纵容孩子的家长,会带孩子走进怎样一个坑。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双江50岁时才有了李天一,老来得子自然百般宠爱,母亲更是不用说。父母的放纵,让李天一养成了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的性格,从小就被冠上了“银枪小霸王”的称号。

  李天一十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买了一辆宝马,法律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准驾驶,而父母却置若罔闻。

  2011年9月,当时15岁的李天一就曾因为无证驾驶一辆宝马,和同伴在北京海淀西山华府小区门前殴打一对夫妇,并损毁他人车辆。

  这样的家庭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经济条件、人脉资源和教育资源,而这一切却没有孩子带来光明的康庄大道,反而是父母的“溺爱”将孩子送上了一条犯罪的不归之路。

  2013年轰动全国的强奸案爆发,而这一次,就没这么幸运了。李天一获刑10年。

  爱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

  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

  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

  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

  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教育。

  可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要学习,学习做父母,学习爱,学习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家人……

  这个世上最大的彩票是什么?巴菲特说,是卵巢彩票!

  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爱孩子,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智慧的父母,优良的教育,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父母儿子李天一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