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2018年12月18日 14:44 新浪育儿

  家庭中的仪式感,就是孩子的幸福感。

  ——优妈

  小时候,除了年节,就只有优妈生日的时候,一向沉默的老爸会忙活着在厨房杀鸡。

  没有烤箱,老妈就用电饭锅自制蛋糕。

  “小孩子过生日,至于这么隆重吗?”

  “孩子这么小,根本记不住。”

  “说白了,你这就是搞形式主义!”

  亲戚们得知父母“大张旗鼓”地为我张罗生日,个个说没必要。

  但爸妈只是笑笑,而我深知,或许正是在他们眼里这些没必要的东西,才会让我感受到深深的爱。

  到优妈自己当了妈妈,孩子们的每一个特殊节日,也都有相应的仪式。

  优优和乐乐出生后,我一直有写成长日记的习惯,在他们生日当天打印出来,配上一年来的一些可爱的、搞笑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集结成册;传统节日,如重阳节,带他们去爬白云山,中秋节,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月饼和小灯笼。

  优妈想让孩子们记住这个跟以往不同的时刻,记住父母的用心和宠爱,记住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每一个平凡而重复的日子里,可以过得不一样,可以活得更有趣、更幸福。

  就像《小王子》中写到的:

  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

  小王子问:“为什么?”

  狐狸说:“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见面,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王子问:“那仪式是什么?”

  狐狸说:“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

  01 

  仪式感,是孩子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南京一位妈妈,不收男方一分钱彩礼,也未给女儿准备一分钱嫁妆,而是送了女儿一本近20万字的成长录。

  27年,20万字,记录女儿成长点滴。“当时并没有多想,就是初为人母,想把自己对女儿点点滴滴的爱,记录下来。”

  这位妈妈说,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多年来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出生后,她把万千宠爱都给了女儿,日记的焦点自然而然成了女儿。

  她也没有刻意去每天记录。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发现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有了新奇变化,她就把这些点点滴滴,一一记录下来。

  女儿的成长随记起初写的都是初为人母之快乐,记录女儿4个半月长牙、7个月会挥手表示“再见”、9个月会喊“爸爸”“妈妈”的成长。后来女儿渐渐长大,上了幼儿园,她多半是在感受教育不易,写的多是跟女儿一起享受学习乐趣的点滴。

  女儿小时候性格很内向,不愿意和小朋友交流,经常自己“想心事”。“我应适时适当针对年龄和智力的特点,帮助她继续发展智力的潜能。”

  妈妈在随记中写道,“针对她幼时特别孤僻的问题,我积极鼓励她到外面与同龄的孩子一起游戏、娱乐。一开始,为了锻炼她主动和小朋友们接近,我还陪她一起和孩子们玩儿,然后逐步放手。”

  她把女儿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每一点小小进步,每一次挫折,都看得非常重大,记录下来。不知不觉,27年过去了,她一不小心写下近20万字!

  女儿的成长随记写到了2018年1月6日——女儿步入婚姻殿堂的这一天。这份珍贵的礼物,将会伴随女儿一生。

  优妈有个朋友,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说:

  人需要在早年累积很多很多的快乐,才能抵御人生中太多的挫折和不幸。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里,遇到痛苦、挫折,都会回忆起以前的快乐,从而支持他们克服暂时的困境。在童年为孩子创造一些仪式感,就是给孩子快乐的积极的回忆,是人生真正的财富。也许我们无法陪他到老,但这些回忆,一定会一直一直给他力量!

  02 

  仪式感,教会孩子给予别人幸福的力量

  儿童教育学家尹建莉老师曾经提过女儿圆圆的一个小故事。

  从圆圆两岁开始,他们每年圣诞节都会她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告诉她是圣诞老爷爷送的。

  圆圆感觉很神奇,也很快乐,对圣诞节充满了各种期待:掰着手指头盼望着圣诞节,会在圣诞节来临前一遍遍说出自己的愿望清单,然后迫不及待地去验证圣诞老爷爷有没有送她喜欢的礼物。

  尹建莉说,孩子不是为了成长而活着,应该为童年而活着,她只是想要帮女儿留住更多的童话般的快乐,多一点,再多一点。

  即使圆圆后来懵懂地知道了圣诞老人是虚构的,依旧乐此不疲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的各种小惊喜。

  多年后,长大的圆圆拥有了一份幸福力,开始为别人制造惊喜。

  她会在好朋友生日的时候,悄悄地送一份特别的礼物。

  她甚至会在爸爸忘记妈妈生日的情况下,以爸爸的名义为妈妈送一束花。

  这些看似小小的事情,却是孩子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爱意,用自己的力量去给予他人幸福。

  03 

  给孩子仪式感,其实不难

  据亚特兰大日报调查统计,人们在家庭中“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聚集故事和回忆”,从中获得的幸福感远超于物质上的满足,甚至超越了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的成就。

  在家庭生活中共同建立的家庭仪式感,帮助孩子完成了自我认知,我们传达给孩子怎样的情感,孩子就会接收到怎样的价值观。

  而仪式感不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也不需要什么隆重的行动,更多体现的是对于生活怀有积极的态度,有一颗重视生活的心。比如,早起准备一顿营养的早饭、开学前精心包装的书本、生日寿星头上特别的小礼帽、过节时门上贴的一幅幅对联……

  优妈希望,孩子们在有仪式感的家庭里成长成为幸福的孩子~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