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单亲妈妈的触底反弹人生

一个单亲妈妈的触底反弹人生
2019年03月15日 11:44 新浪育儿

  作者:八爪月光

  公众号:女拳文化

  先说说我的闺蜜

  闺蜜刚发了条朋友圈,她在整理老房子。

  照片上看,房间里堆着很多东西。一摞摞叠起来的衣服放在桌上,几个装满的大纸箱排列在一起,墙边靠窗还有一个婴儿床。沙发蒙着彩色条纹沙发巾,茶几盖着绣花桌布,上面端正地摆着绣花纸巾盒。

  米黄色的门套、窗套和暖气包柜,整体是十多年前的装修风格。窗上挂着纱帘,光线显得很柔和。窗台上和屋角还有些植物、挂画和小物件。家具和陈设各就其位,东西满而不乱,整个房间像一个在忙碌中仍然游刃有余的主妇。

  这是她十多年前刚结婚时买的第一套房子,在北京五环外偏远的地方,还是小产权房。当时小两口刚刚工作,这是他们力所能及的房子。她的孩子在这里出生。

  过了几年,又买了北京回龙观的大房子。孩子在大房子里度过了幼儿园和小学。

  再过几年,为孩子上中学方便,又在北京核心区买了房子。

  我喜欢看她发的朋友圈,看她认真而美好地生活——整齐的衣柜、洁净的橱柜、丰富的陈列、一道菜、一瓶花。她说:“干净利索是基本的,我得要求颜值。”

  她是典型的越过越好的人。

  她的原则是: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品质好的东西,并愿意为之付出贵的代价,然后珍惜它们。

  她人生的方方面面,求知、婚姻、育儿、成长,都符合这个原则。

  选择好的东西、得到好的东西,然后越来越好。

  这是一个上升和积累的过程,幸福和财富都在积累。

  人生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去看美好的风景。

  观察她的生活,她的成长,让我也感悟良多。尤其是对照她看我自己,更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再说说我

  我是个月光族单亲妈妈,上周我刚买了人生中第三套房。

  虽然是第三套,却像熊瞎子掰苞米一样,只有这一套。(心疼自己曾经的房子1秒钟…)

  我十多年前买的第一套房子是在北京回龙观的大房子。我的孩子两岁半前在那里安度幼年。

  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不喜欢那所房子。我的内心深处,对它的位置、装修和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厌弃的。

  最终如我所愿,我失去了它,离婚时分割财产把它卖掉了。

  后来几年,家人朋友都劝我再买个房子,我表面的理由是:房价太不合理、贷款压力太大……其实我对买房有一种莫名的抗拒,内心深处是“不配得感”作祟。

  于是我带着孩子到处租房,卖房子分的钱和几年微薄的工资,大部分都交了房租。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已经不记得租过多少个房子了。

  很多年以后,我只能在北京周边的河北香河买了一套房。

  最近由于积分落户期限的压力,我终于下决心在北京买房。经过努力,我卖了香河的房子,在北京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六环外偏远的山村里)买了个老房子。

  房子当然不是一切,但它是现实社会中的根基,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

  初步搞定了本年度的小目标之一,开心,又有点五味杂陈。

  从北京回龙观到河北香河再到北京六环外山村里,房子的地段走了一个触底反弹。根据房产价值的决定因素“地段、地段、地段”,我的财富积累也走了一个触底反弹。其实我的人生轨迹,同样也走了一个触底反弹。

  屈指一算,我虽然还没回到自己十三年前的起点,但终于来到了闺蜜十三年前的起点。

  我的触底和反弹

  按说,我的人生起步硬件是相当不错的,智商和外貌都可以,211院校硕士学历,古典型长相,身高1米76。

  但我一直悲观地觉得,我的人生将会越过越不好。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我做出过无数个自我不友好的选择。我选择了明知道不适合自己的C男,拖拖拉拉恋爱多年,毕业以后结婚、生育。我以财富账户几近裸奔的姿态在这个城市挣扎着生存……

  幸好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乐观的希望,一股“万物向生”的力量,相信在某个时候,我的人生终将会反弹,会好起来。

  现在我终于不再自我厌弃,能够做出自我友好的决定。我努力在北京——这个我热爱的地方、我的孩子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站住脚跟,让自己和孩子不再颠沛流离,从此踏踏实实地生活。

  其实我对自己的人生轨迹早已有了预见。

  十年前,我选中车牌号“787”的时候,就因为按照“七上八下”的谐音,787构成了V字形的触底反弹轨迹。我知道我会走这样一条路,我也知道我抗拒不了。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触底,为什么会反弹?为什么我注定要走得这样曲折?所谓命运多舛,冥冥中早有定数吗?

  自我厌弃的心理黑洞

  三折肱为良医。我一直在观察和思索,自己的人生、别人的人生,上一辈人的人生、下一辈人的人生,也在学习自我成长的智慧。

  终于,我看清了为什么。

  这要从小时候说起。

  我小时候是个倒霉孩子。看小时候的照片,我总觉得挺羞耻的——这个小孩一脸“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懦弱,难道我天生懦弱吗?(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之前网上流行转发的贵州福利院小女孩被美国家庭收养两年后的对比照片,那阳光、自在、快乐的美国脸,真是让我羡慕啊!而我小时候又经历了什么呢?无法想象,也不愿想象——怪不得我记忆力这么好却基本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这是小孩子在心理上的自我保护吧……偶尔想起零星片段,比如,冬天从被窝里被揪起来,罚站、挨打,原因是在学校被人霸凌抢走了文具,回家却不敢说实话,撒谎说丢了。

  有一次和闺蜜聊天,她说起很小的时候,过年大人在忙着包饺子,她渴了要喝水,不小心打破了碗。我问挨骂了吗?她说他们家从不因为弄坏东西而打骂孩子。啊,我家一定会的……就这么一个小事儿,也会在小孩子心里留下阴影,直到今天我还在为这个阴影买单,拿着碗盘的时候心底多少都会有点紧张。

  那么从小到大,生活中无数个这样的大事小情,积累起来会形成多大的心理黑洞呢?

  它无所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大象无形地化在我生命的底色当中——我把当初爱若珍宝的东西像破抹布一样随便丢弃。

  我因为一点无谓小事而对自己责怪不已。

  我因为琐事烦恼而下意识地拒绝了孩子需要获得情感支撑时的拥抱。

  我曾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孩子去颐和园湖面滑冰的要求——每当觉知到这些心理黑洞的存在,我不禁哀鸣:“我怎么会这么做?这是个什么鬼啊?!”

  有些黑洞已经被自己认识到,这些是显性的。除此之外可能还有更多,更多未被触发而没意识到的隐形黑洞,超乎你的想象。

  这些心理黑洞来源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原生家庭,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那些不被满足的需求、不被接纳的依恋,不被承认的价值、不被认可的尊严。

  这些心理黑洞让我们一直觉得饥渴,乃至于奋不顾身,饮鸩止渴。

  这些心理黑洞让我们总是去寻觅,飞蛾投火般地想抓住那一点想象出的温暖。

  这些心理黑洞又会导致深深的不配得感。

  于是鬼使神差般地让我们做出无数个自我不友好的决定。所谓命运多舛,其实只是在复制我们从小被对待的模式。

  这一生的黑洞从小注定,这一生趟着无数的雷走到今天。

  自我珍爱的心理支撑

  这些习得性黑洞是向死的力量、恨的力量、负能量,让我们走向堕落,急欲毁灭而后快。当向死之力发生作用,我们的人生轨迹往往是陡坡式下降曲线。

  与自我厌弃的心理黑洞相对的,是自我珍爱的心理支撑。这是生命本身具备的向生的力量、爱的力量、正能量,让我们向往美好,获得快乐和收获。

  当向生之力发生作用,我们的人生轨迹则是螺旋式上升曲线。

  当这两股力量向两个方向拉扯,我们的人生轨迹就变得跌宕起伏,难以预测。谁会赢,取决于我们自己。

  如何构建起自我珍爱的心理支撑。

  破旧才能立新,首先请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旧模式——自我厌弃的心理黑洞模式。

  它只是延续了原生家庭影响的行为模式,它只是基于过去产生的阶段性状态,它并不是真实存在,这种自我厌弃感并不是我们本身。它只是一个幻象。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破除幻象,才可以面对真实。切断旧模式,才可以构建新模式。

  接下来,要全心全意地爱自己,养育自己。

  照亮黑洞的,必然是光。

  就像那个寓言故事。三个人去竞选智者,测试题目是给每人一两银子,让他们买东西把大大的空房间填满。一个买来了沙袋,一个买来了稻草,但他们钱花光了,屋子还是没有填满,心里也空落落的(就像总觉得还缺个包、缺件衣服、缺个男盆友什么的)。第三个人只花了点小钱,买回来蜡烛,光明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

  破除自我厌弃,必然是自我珍爱。

  爱自己,接纳自己,满足自己,赞美自己。

  接纳自己,以岚大说的“只惯着自己,不惯着别人”的精神。我们只是借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化育天地之气而生,生命中自带顶天立地的气概。不再苛责自己,包容自己的错误,放松下来,没什么大不了。在自我养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状态不可能一次调整好,也经常会出现反复。我们开始自我养育,这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了,继续接纳自己。

  满足自己,以爱和美食,或者任何美好的东西,要啥给啥。当又开始对自己小气、习惯性地不想满足自己时,想象一下,像热切的恋人一样对自己,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因为自己是那么美好,自己值得拥有这美好的世界。

  赞美自己的进步。很多女性从小到大,一直被否定、被责怪。女性在自省时往往会陷入自责、自怨。而男性在自省时往往会陷入自负、自恋。这两种模式,其实都是我们从小被对待模式的延续,是这个社会集体潜意识的显形。“吾日三省吾身”,对于女性,应该使用“吾日三赞吾身”。每天多几次对自己的赞美、鼓励,感受被支持、被赞美的喜悦。

  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可以构建起稳定的心理支撑,从内而外地生长出一个全新的内核,一个自我珍爱、自我友好的内核。这是黑洞生成的逆向过程。

  做一个黑洞破解者。

  做一个光明构建者。

  当你得到了足够的爱,把自己养育好了,就有能量去爱孩子、爱别人。

  我的自我养育之旅

  当我终于认识到要珍爱自己,并通过具体行动去爱自己、养育自己,我的不配得感明显减轻,人生轨迹也开始反弹,进入正向上升状态,

  最近自我观照时,发现我对待很多事情的心态都变了,小到一件外套,大到一幢房子。很神奇,很有趣。

  有天早上到了单位,打着电话坐下来,顺手把外衣脱下。等打完电话起身去接水,一眼看见褪在椅子上的外套,第一反应是有点心疼,并不是痛苦的那种心疼,而是想要把它挂起来、好好照顾它的一种温柔的珍惜。在以前,我对它是视而不理的,我会带着一种深藏的厌弃,任它去颓废、任它由于得不到照顾变得越来越差。

  还有次去超市,我带着欣赏的眼光扫视货架上的林林总总,心里忽然有个念头,这里的好东西都可以是我的,我值得得到好的东西。这感觉让我很踏实,很舒服。

  我新买的房子,虽然地处偏远的山村,但那里山清水秀,我的房子也将会是美好而舒适的。我似乎已经看到,洒满阳光的房间,穿过白色的纱帘,窗外满眼的青山。我期待着在这个房子里,安居乐业,展望未来。

  以前我家里曾经满屋子的脏乱差。

  朋友向我推荐过木心,木心一件大衣穿很多年,依然保持的光彩照人,他捡回来别人丢弃的家具,把房间布置得舒适宜人。

  他这种对自己、对生活深度的感情连接,非常感动我,但我却一直做不到,我找不到内心力量的来源。

  而现在,我喜欢自己,也珍惜自己的外套、书、水杯、房子……我的一切,我用心去照顾它们,它们也都如我所愿地越来越好。

  现在的我,内心逐渐充盈着温柔,看待自己和周围一切时,万物生光辉啊。

  这种温柔是我不曾体会过的。这才发觉,以前所谓的坚强,是一种像刺猬一样脆弱又防范的心理保护层。

  从自我厌弃到自我珍爱,这是自我养育的结果。

  而且,自我养育其实没那么难,我刚刚进行了两个月,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取得如此显著的进展!这也验证了我上面的理论:照亮黑洞的,必然是光。破除自我厌弃,必然是自我珍爱。

  真正的人生底牌

  自我认知心理模式,是人生底牌。

  当我的底牌是自我厌弃,我的人生输到了谷底。

  当我的底牌是自我珍惜,我找到了内心世界的根基,从而也找到了现实世界中的根基。

  有了不同的心理基础,很多事情做选择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然后人生之路也从此不同。事业、财富、婚姻……一以贯之。这一切决策中间,起决定因素的就是自我认知的心理模式——自我厌弃,还是自我珍爱。

  然而,人生不是一场牌局,而是很多场牌局。

  我们的初始化底牌,来自于原生家庭。但人生何止于此?我们是有能动性、可以主动成长的。

  当我们成长到足够智慧,足够强大,我们就可以给自己做系统升级了。我的人生我坐庄,我可以洗牌重来,给自己抓一手好牌。

  成长如虎变,成就绚烂的文章

  自我认知成长了,才是真正的成长。

  请接受努力成长的自己,哪怕曾经的自己颇为愚痴。借用李白的一句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随着我们的努力成长,人生也会像“虎变”一样,成就绚烂的文章。

  “虎变”是个典故,指的是幼虎长大后会换掉胎毛,然后其毛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变得光泽而斑斓,焕然可观。

  这个世界终将会用你看自己的眼光去看你,这个世界如你所愿。

  树立起自我珍爱的内核,立稳心里的根。那生命的丰盛,那人性的光辉,俱源于此。

  爸妈营发布过1174篇

  [妈妈教育专题]好文,

  还有童书、影视、亲子游等,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