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鼓励越紧张,真正要做的是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

2017年04月19日 14:06 新浪育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前段时间和大家分享了小D在曼哈顿3岁幼儿园的面试经历,戳->女儿第一次幼儿园面试失败,我却一点也没不开心。她第一个幼儿园的面试,全程不说话,不和其他孩子、老师互动。

  我之前分享过,在面试现场我是不会强迫小D一定要说话,就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但当场不强迫,不代表事后不准备,第一次面试后,我就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小调整。小D后来的面试表现就越来越好了,也很幸运地被一家我们很喜欢的幼儿园录取了。

  我们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经历。虽然说的是小D面试的例子,但思路是通用的,面对孩子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紧张担心,这三步都是可以使用的。

  焦虑紧张的情绪,就好比肚子里有一只蝴蝶不断地告诉你,你做不到!

  中心思想-不是减少紧张,而是学会与紧张共舞

  小D第一次幼儿园面试结束后,我自己也有反思,一直在问自己,到底还需不需要进行这样的面试?或许再等等,等她再大一点呢?后来我想明白的一点是,任何年纪(包括我现在)都会遇到让自己紧张焦虑的情况的,这不是年龄可以解决的,家长不该人为干预去减少引起紧张的环境,而是教会孩子“紧张处处都有,但我们可以与它共舞”。

  当我想明白这点后,我自己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我的关注点从“下一个面试如何让小D不紧张”,变成了“把这一切当成学习机会,教会小D如何应对紧张的方式”。

  发生什么不是关键,怎么应对才是关键

  第一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找回掌控感

  任何孩子参与的事情,我们都需要提前告知、事后总结。孩子和我们一样,最怕的是不知道;而比不知道更可怕的是,她感知到了最爱的父母在为一个她不知道的事情而紧张焦虑。

  这一步虽然听上去简单,成功的关键却不简单,需要让孩子听得进而且听得懂。用讲故事的方式可以确保孩子听得进,把抽象概念和小D经历过的事情做类比可以保证孩子听得懂。

  比如,告诉她“面试失败了”,她不一定明白“失败”的含义,于是我就进行类比,“失败是什么啊?失败就好比小D第一次玩滑滑梯,滑不下来;失败就好比小D刚刚会走路时一直摔倒;失败也好比小D第一次自己喂自己吃饭,饭菜都掉在了地上。”这样一说,孩子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经常容易做错。比如教育一个3岁不到的孩子“要有礼貌”、“对人要友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抽象概念,什么叫“礼貌”?什么叫“友爱”?我们往往高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那孩子听不懂,自然就听不进。

  可以适当紧张,但请不要害怕

  第二步:不贴标签,不给予过高期望,将紧张中性化

  回顾中尝试避免随意贴上负面标签,但同时也要记得不要给予不切实际的期望。比如,有的父母回顾好了,马上就紧跟着说,“我们下一次一定不紧张,可以说话”,这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在给不切实际的期望,容易增加孩子的思想包袱。

  我当时是这样告诉小D的,“失败很正常,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没有失败小D也学不会像滑滑梯、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这样的新本领的。我们接下来还要去很多学校,去和其他孩子玩,去和小D不认识的老师玩。小D也许还会不愿意说话,这没有关系。等到小D觉得准备好了,想要认识他们时,小D可以自己决定和他们说话”。

  这样的反面例子我们也经常做,比如早教班孩子始终不参与大家的玩耍,我们不该说的是,“去啊,没事啊。你看多好玩,你去玩啊”,这样的鼓励其实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孩子的紧张感。

  我觉得第二步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小D后来的表现也不是立马就好的,但正是我们的全然接纳,一步一步在铸造她的勇气。不管小D表现如何,我和老公始终没有任何的焦虑或者不满的情绪,这是我们对她最大的支持和爱。 我的这份底气来自于这,戳标题->为人父母,你输得起吗?

  第三步:引入信赖的伙伴,激发内在力量

  一般1岁以后,孩子自己会选择一两个最信赖的伙伴,除了父母外,很多孩子会特别喜欢某个娃娃、毛绒玩具、车模等。这个玩具在孩子眼里是有生命的,而且更关键的是孩子是会把我们对她的照顾投射到这个玩具上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会觉得自己是这个玩具的“姐姐/哥哥”甚至是“妈妈/爸爸”。利用好这个伙伴,也能帮助减少孩子的紧张情绪。

  比如,第三次幼儿园面试出门前,我们就带上了小D最喜欢的小兔子,我对兔子说,“兔子,我们今天又要去和不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玩了哦,你放心,不要紧张和害怕,妈妈和小D会一直在你们身边的”。这其实也是游戏力的一种运用,当孩子意识到不仅仅只有自己是无力的,有一个对象比自己更需要鼓励和照顾时,他们就会“强大”很多。

  那天,走到面试教室之前,我还特地停了下来,问小D,你想想要和小兔子说什么啊?小D那天就对小兔子说,“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然后给了兔子一个拥抱。那次我就知道,她的表现一定会好一点,因为她把我对她说的话内化成自己心里的话了,这说明她自己内在的力量被激发了。

  类似的思路也可以运用在分离焦虑的例子上,舍不得妈妈去上班大哭的孩子,不妨尝试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等你吃完晚饭妈妈就回来,你可以替妈妈照顾好外婆吗?”很多时候这个效果会出其不意的好。

  我曾经有机会和儿童心理专家接触过,她和我说过,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去做某件事,不要一味空洞地去鼓励,更加不要说“没关系,别紧张、别害怕”。而是尝试退后一步,看看阻碍了孩子不去做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先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情绪问题解决了,最终做还是不做的选择权在于孩子。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我接纳小D慢热的性格,因此我不会一味地去要求她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时需要马上表现。但我会尽力帮助她打造一个更强大的环境支持,激发她的内在力量去学习自己如何面对。

  “父母打造环境,环境造就孩子”,这就是我理解的“静待花开”,不是什么都不做,更加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默默耕耘,把土壤准备好,然后坚信每一朵花有自己的花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J小D”]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