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需要爱玩、会玩、玩得高级的爸爸?

为什么世界需要爱玩、会玩、玩得高级的爸爸?
2018年05月15日 17:33 新浪育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有一个很潮的牙医,名字叫爱德华。作为一个追求新潮的人,他开办的诊所是全美国最早使用数码拍片的,而且也是最早安装电脑、最早采用电子邮件预约就诊、最早安装平板电视的诊所,诊所的平板电视还能上网,病人等候时还提供iPod。

  1984年儿子出生的时候,爱德华花一万美元买了一台IBM电脑,成了全世界第一批电脑用户。

  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是只要孩子想做的事情,夫妻俩都全力支持,爱德华还总是参与到孩子的事情里,甚至经常比孩子玩得还高兴。

  在电影《星球大战》刚刚上映的时候,他的儿子看完电影之后萌生了自己拍电影的念头,爱德华二话不说给儿子买了一部手持摄像机,机器很大,爱德华就扛着机器和儿子一起拍了一部影片。

  没多久,他的儿子对拍电影就没兴趣了,开始喜欢电脑和网络游戏,爱德华并没有把孩子送进戒网瘾学校,而是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给自己的四个孩子每人配了一台雅达利800—八十年代最奢侈的游戏主机。

  爱德华每天都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游戏方面成了孩子眼里的“超人”。

  儿子十岁的时候,对编程有了兴趣,于是爱德华就用买电脑附送的编程光碟,和孩子一起学习写程序,他的儿子很快就青出于蓝超过了他,爱德华索性请了位软件专家当家教。

  后来他的儿子考上了哈佛,没读完书就决定退学到硅谷创业,这么疯狂的决定,爱德华依然大力支持。

  现在,爱德华还在纽约附近的小房子里当牙医,他的四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他和太太也变成了美国人眼里的一对潮人,同时也是受人膜拜的家长。

  而他们的儿子,则以自己在大学期间创建的社交网络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帝国。

  爱德华的全名,是爱德华·扎克伯格。他的儿子,就是著名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爱德华另外三个孩子,也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颇有建树,并且也都有了美满的家庭。

  马克·扎克伯格经常对媒体讲述小时候父亲带着他们一起玩耍的经历,认为父亲爱玩、会玩的性格,给自己一生都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小扎也继承了父亲的教育方式,他给孩子读量子力学绘本的照片,直接把那本质量平平的绘本炒成了爆款。

  我们也经常看到小扎带着孩子玩电子游戏、带全家去海边跑步之类的新闻,他写给两个女儿的信也时不时被拿出来引发朋友圈各种刷屏。

  扎克伯格接受采访时曾经说,他希望教给孩子的是一种好奇心——

  “世界上很多东西不是显而易见的。希望她能够自己去探索。”

  “希望她无论做什么,都能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世界大部分的变化变革是一直有人在问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想培养出有好奇心、有勇气、追求卓越的人,曾经看过一篇标题为《我可以当三流的父母,你必须是一流的孩子》的文章,虽然标题很“损”,但大体内容我们是认同的,想要培养有好奇心有探索欲的孩子,起码父母应该是爱玩、会玩、玩得高级的人。

  而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其中一点就是,相对于妈妈来说,爸爸会玩更为冒险的游戏,更大概率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另外,爸爸会更多的在规则和逻辑上影响孩子,而母亲更多在感性上影响孩子。

  统计数据也表明,和爸爸关系亲密的女孩会更晚熟,这被解释为,女性由于感到环境不安全,而选择更早的发育成熟来繁衍后代。

  但这个策略在人类社会里面其实并不能带来安全。早熟女性也更容易成为少女妈妈,单亲妈妈。而伴随这一切的,还有更低的学历和收入。(爸妈营微信号:bamaying)

  当然也有人说,爸爸的缺位会让家里的男孩子缺乏“男子气概”,而实际上统计数据表明,有个好爸爸并不会让男孩的男子气概多多少,但可以降低男孩子成为问题少年、加入不良团伙的风险。

  中国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的问题现在经常被讨论,批判父亲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经常有人说,非常理解什么叫“父爱如山”——父亲就像一座山一样,远远地、呆呆地、一动不动。

  这似乎和我们的文化也有关系,我们总是强调“严父慈母”,似乎父亲就应该是严厉的、不苟言笑的,甚至是陌生的。但后来我才知道有一种修辞手法叫互文,严父慈母是严格而慈祥的父亲和严格而慈祥的母亲。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父亲应该有一个全新的形象了,我们认为一个好的父亲,就是从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变成一个爱玩、会玩的“钢铁侠”。

  彼得·巴菲特是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他没有子承父业,而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制作人。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去继承父亲的事业。他常用父亲对他说的一段话来答复:

  “咱们俩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

  我很高兴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

  我想,这就是真正爱玩、会玩的人。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1949-1952年间,曾经断断续续在巴西教学,这期间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巴西的学生可以“把什么都背得很熟,但完全不理解自己在背些什么”。

  在一次关于偏振光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很流利的背诵出“布儒斯特角”(Brewster Angle)的定义:当光从一种具备某个折射率的介质反射出来,而正好完全偏振化的角度,就是布儒斯特角。

  他们甚至还知道那个角的正切值等于折射率,但是当他们透过偏光镜来看大海的时候,他们却惊呆了,才意识到原来从海面上反射过来的光就是偏振光。

  费曼在《透视巴西教育》里说到:原来我的学生把什么都背得很熟,但完全不理解自己在背些什么。

  当他们说着“从具备某个折射率的介质反射出来的光”的时候,他们完全不晓得这就是指“水”之类的东西。他们不晓得“光的方向”就是当你看着一些东西时的方向,诸如此类。

  因此当我问“什么是布儒斯特角”时,我就好像在向一台电脑提问,而刚好敲对了关键字眼而已。但如果我说“看着海水”,就什么反应也没有了,在他们的记忆里头,没有“看着海水”这一条!他们的书本知识和真实的世界是隔绝的!

  费曼由此发现,巴西的教育系统是一种机器制造机器的“自我复制系统”,人们通过考试,然后再去教别人怎样通过考试,谁也不管怎样理解知识的实质。

  低水平的教师、枯燥呆板的教材、以应试为目的的学生,三者结合出一种畸形的教育模式,没有愉快可言,学习成了痛苦和焦虑。费曼感慨说:

  实在看不出在这种一再重复下去的体制中,谁能受到任何教育。大家都努力考试,然后教下一代如何考试,大家什么都不懂。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来的最严重的连带的问题是,学生们一直被训练的是低级的规律匹配能力,学生们习惯了封闭式问题,而不会面对甚至无法提出开放式问题。而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学校里,甚至也渗透在每一个家庭中。

  因为每一位父母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在家庭中也会将自己以为的教育给孩子,让他们逐渐变得和自己一样。

  这和我们现在国内的教育体系,是如此的雷同。

  费曼在《你干嘛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本书里,提到他的父亲对自己的启蒙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费曼的父亲非常擅长把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拿出来跟孩子一起探讨,鼓励他提出问题,费曼回忆说:

  他用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讨论,虽然他的答案也未必对,但我们就这样讨论,没有任何压力,只是兴趣盎然的讨论。它在一生中一直激励着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而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费曼的父亲把自己当作一个和孩子共同冒险的同伴,和他一起游戏玩耍,一起研究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费曼进入大学之后,他甚至变成了费曼的学生。在费曼的书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回忆:

  费曼有一天从学校回到家里,他的父亲拉住他说:“我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当原子从一个状态跃迁到另一个状态时,它会发散出一个叫光子的粒子,对吗?”

  “对。”费曼说。

  “那么,光子是预先就包含在原子之中的喽?”父亲问道。

  “不,光子并没有预先存在。”

  “那,”他问,“它从哪儿来的呢?怎么就钻出来了呢?”

  费曼试图解释光子数是不守恒的,它们是由电子的运动而产生的。不过,他解释不清楚。他说,“比方说,我现在说话发出的声音,它并不预先就存在于我之中啊。”

  费曼的父亲并不满意他的回答。

  费曼说:“我也始终未能教会他不懂的东西。从这方面来说他没有成功,他送我上大学去寻找答案,可他却没能找到”。

  虽然费曼的父亲在物理领域里不如自己的儿子,但他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位成功父亲,他在儿子的眼里始终是值得尊敬的,他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很自然的方式激励着儿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他们父子二人,都是当之无愧的终身学习者。

  MIT的教授、乐高编程和SCRATCH的创始人Resnick教授,在他的著作《终身幼儿园》里说,他理想的未来,就是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好玩又会玩的人,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终身幼儿园》)

  孩子需要的最好的教育、所谓的高质量陪伴,就是身边都是爱玩、会玩、玩得高级的人,就是每个人都带着教育眼光和他们一起游戏,就孩子们当下的实时需求,提供及时而不过分的帮助。

  而对于父亲这个角色来说,最好的陪伴,莫过于成为孩子眼中的“钢铁侠”。

  作者:张释文

  公众号:埃尔特订阅号(Arete_edu)

费曼父亲爸爸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