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危机

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危机
2021年05月06日 06:30 中国教育新闻网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暗礁险滩,比如心理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极端行为,这也是令父母们特别揪心的问题。怎么能及时识别、预防和应对孩子的心理危机,把我们的孩子养育得身心健康能量满满?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每周一课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及青年作家雨濑,一起和父母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识别心理危机:有标准和迹象可循

  孩子在生活中产生负面情绪是难免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发展成为心理危机,怎么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呢?雨濑认为首先需要对心理危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无法用自己以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对和解决当前问题,即当前要面对的困难处境超出了现有的应对能力,由此产生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调”。

  她举例说,“比如孩子平时被父母教训,可能哭一哭或睡一觉就过去了,但是有一天孩子在学校被当众教训,刚好又被他喜欢的女同学看到,甚至引来同学的嘲笑,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可能就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危机。”她认为判断是否为心理危机有三个标准:一是心理影响重大;二是引起急性情绪、认知、行为方式的改变,但不符合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三是以往的方式无法解决当前问题。

  边玉芳很认同雨濑对心理危机的定义,她认为心理危机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破坏性事件的身心反应,而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感受。“比如同样遇到病痛或者地震,有的人能够过去心里的坎,有的人就会长期过不去,甚至发展成心理危机。”

  边玉芳介绍,心理危机往往可分为三类。一种是境遇性危机,即遭遇超乎寻常的意外事件,如亲人离世、车祸、天灾等;第二种是成长性危机,即在正常成长过程中,生活突然发生变化导致的心理异常反应,如搬家、父母离婚等;第三种是存在性危机,即与重要的人生问题有关的焦虑或内心冲突,如人生目标、独立、承担责任等。

  雨濑提到,面对心理危机时,儿童在情绪、生理和行为上都会有一些特殊反应。比如会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悲伤、无助、低落的情绪,生理反应上可能出现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紧张出汗、心跳加快甚至呼吸困难等;行为上则可能表现为不想上学、行为退化、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畏惧夜晚等。

  边玉芳建议家长要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和看待孩子的心理危机,应防止两种现象的出现。一是过于害怕危机,一提到心理危机感觉好像天要塌下来了。“其实危机本身既是挑战也可能是成长的契机,一个孩子经历了心理危机的考验后,也许宛如重生,在心理品质和能量上会有新的提升。”还有一种现象也需要父母警惕,即认为心理危机离孩子很遥远,即使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父母也不当回事。边玉芳说,一些极端事件的出现并不是偶发的,一定有端倪可寻,或者已经有长时间负面情绪的积累和各方面危机的叠加。

  两位嘉宾一致认为,父母对危机信号的识别特别重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有过轻生的极端念头,或者总把极端想法挂在嘴边,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此时父母还不以为然,甚至用“激将法”去刺激孩子,很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预防心理危机:家庭氛围和思维方式很重要

  预防心理危机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对。如何有效预防孩子的心理危机?两位嘉宾认为,一是需要父母对危机有敏锐的觉察力,提高危机意识;二是要在平常生活中就给孩子做基础性的心理建设,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另外孩子的心理危机往往和家庭有密切关系,父母也要注意,别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理危机的制造者。

  雨濑认为,家长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预防孩子的心理危机。首先是在家里创造可以真实表达情绪的沟通氛围。边玉芳也认同,好的沟通氛围很重要,“在关系良好、民主自由的家庭中,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安全地表露自己的情绪,而且亲子关系越好,父母也越容易判断孩子是不是处在心理危机中”。

  边玉芳认为,在家庭中发生亲子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没有建立感情的连接。家庭支持是一个人在成长中得以应对困难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这部分支持,孩子遇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会更大。

  雨濑谈到,父母还可以做的重要一点是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可以告诉孩子,面对一个问题有很多种应对方式,一条路走不通了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另外她认为,父母的认知行为模式对孩子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父母平时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时,是采取积极还是消极的思维和应对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边玉芳也提到几种平时父母容易产生的消极思维方式,比如糟糕之极的、绝对化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她举了一个例子,孩子如果一次语文考试没考好,有的父母就会将局部的问题放大为全局,一时的问题放大为一生,似乎一次没考好,就没有前途了,整个人生就毁了。

  “因此家长要特别警惕,不要让自己成为危机的制造者。”雨濑说道:“很多孩子的心理危机并不是来自外界的打击或灾难性的事件,而恰恰是因为和父母的矛盾冲突导致的。这就需要父母一是努力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二是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

  两位嘉宾也都提到一些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具体方法,比如亲子共读一些高质量的心理教育绘本或书籍,既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又是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很好途径。

  应对心理危机:给予孩子耐心、宽容和照顾

  虽然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如果真的遭遇心理危机了该怎么办?边玉芳认为,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心理危机时,一是不要低估孩子消极情绪的程度,另外要尽量去接纳和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

  雨濑认为父母首先需要了解心理危机的正常发展过程,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冲击阶段,即危机事件发生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惊恐、极度痛苦;二是应对阶段,即逐渐接受现实,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自己恢复心理平衡,调整情绪和认知,向亲友寻求支持;三是解决阶段,即开始寻求改变,有人可以直面危机事件本身,有人则选择逃避策略。

  对孩子来说,要想积极正面地解决问题,肯定少不了父母的帮助。当孩子遭遇心理危机,父母具体可以做什么?雨濑给出了几条建议:

  一是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接受现实。他很可能因为一下子无法消化,而反复去讲述创伤性事件或者自己痛苦的感觉。此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给孩子表达情绪和感受的机会,并对他的表达给予充分理解。

  比如一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小狗被车撞死了,他肯定一开始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可能会哭很长时间,父母此时不要着急去做太多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共情,更不能说再去给他买一只小狗之类的话,要给孩子时间从冲击阶段进入应对阶段。

  另外对孩子的退化行为或不良表现要有心理预期,要有更多的宽容。比如孩子成绩下降、生活能力减退,父母要理解这是孩子在心理危机中的正常表现。父母要容忍孩子有一个走出创伤度过危机的过程。

  最后一条建议是照顾好孩子的基本生活,帮孩子尽量维持正常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规律,帮助孩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

  边玉芳则强调了父母在此过程中要避免的几个误区。一是不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二是当孩子在遇到重大创伤时,逼迫他要坚强或马上恢复正常状态;第三是过度焦虑。“有些孩子在遭遇心理危机后,会有一些躯体上的症状或很长时间走不出来,父母确实需要重视但不必过度焦虑。”

  最后两位嘉宾也强调了一点,当孩子遇到严重的心理危机时,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有限,必要时要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她们也建议父母还是要有积极的心态,当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危机后,对孩子生命的成长会是一个宝贵的经历。

  作者:陈明 本报记者 杨咏梅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8日第4版 版名:家教周刊

母婴育儿热搜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