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科院
11月22日,“《教育文摘周报》数字报小程序发布暨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会议发布《教育文摘周报》数字报小程序。来自教育部相关司局、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报刊社、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和北京市部分重点学校、教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会。中国教科院副院长陈如平出席会议并主持座谈会。
陈如平指出,《教育文摘周报》始终秉持服务教育决策、引领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科研、引导社会舆论的办刊宗旨,成为教育部门的决策参考和广大教育战线同仁职业生涯中的良师益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周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办刊导向,紧密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等重大主题,及时呈现教育科研最新成果,突出智库文摘特色,进一步发挥专业性媒体引导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促进研究的核心价值。
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局长齐涛指出,《教育文摘周报》不仅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壮阔历程,更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数字报小程序的发布标志着周报正式迈入纸媒+数媒的全新发展阶段,为双方深化合作、拓展服务领域开辟了广阔空间。北京报刊发行局将调动资源服务好报社、服务好读者,让好的内容找到它的读者,让更多读者看到好的内容。
与会嘉宾围绕“不忘初心 深化改革 以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教科院原党委书记徐长发认为,周报是教科院科研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教科院的人才优势、科研资源优势,突出智库意识、服务意识、权威意识、精品意识,探索做好分众定位、服务定向、专需定制。光明日报社教育部主任田延辉认为,在移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纸媒出版要在观念上“破圈”,勇于自我革命、自我转型;要了解周报的潜在读者及其网络生活习惯,思考为读者摘什么、怎么摘、怎样传播以及如何将影响力变现。教育部社科司教学与出版处干部杨华认为,摘编要守住“红线”,落实意识形态责任;要上接“天线”,围绕国家教育战略部署选题组稿,倒逼有组织科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邓友超认为,周报的编辑团队承担着治理与转型两大任务,下一步应转向综合功能平台、转向深度知识集成、转向融合发展媒体。《教育文摘周报》原负责人徐同、蒋峰、王磊出席会议并发言,建议周报发挥好中国教科院科研优势,将报纸数字化转型融入数字教科院建设整体规划,不断增强报纸生命力。中国教育报刊社《神州学人》编辑部总编辑柯进、《中国基础教育》主编孙金鑫、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严星林、中国教科院区域教育研究所所长安雪慧以及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陈德收、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郑艳秋、海淀区玉渊潭中学执行校长马耀国出席会议并发言。
撰稿 | 马延伟 丁汝磊 范甜
摄影 | 于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