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子做完心里没底”“开卷考试的道德与法治差点儿没写完”“物理考试实验题做到手软”……上周,全市初中生结束了新中考政策发布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对于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新变化纷纷感慨。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这场考试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从现在起,学生应该怎么学才能更好地迎接新中考?
变化一
语文试卷从头到尾都在考阅读理解
北京五中分校初二年级组长 万巍
期末考试刚结束,我就听到学生感叹:语文太难了,考完后心里没底,以后不知道怎么学语文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家长,面对教学、新课标和刚公布不久的中考新政,如何帮助孩子们学好语文呢?在此,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想法。
此次东城区初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比如,除了传统的散文、文言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外,试卷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以“小作文”的形式出现。这次考试的试题就是让学生以荐书官的身份,从《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一本围绕特定主题写出推荐原因,虽然只要求100字左右,但如果学生根本没看过名著,对其没有深入理解、体会,或者不理解命题人所拟定的主题词句,是写不好推荐语的。
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是融在热点时事等特定情境中的。比如,试卷一开篇就是几段关于杭州亚运会的材料,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需要先读懂文章,再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挑错字、改病句、成语运用、语境语义的选择等任务。至于《黄鹤楼》《与朱元思书》《使至塞上》等古诗文的默写,也不是简单填空,而是放在语段情境中,让学生理解性默写。时事热点也好,文学作品也罢,说白了,现在的语文试卷从头到尾都在考阅读理解,看不懂语境文段基础知识就会丢分,不理解作文要求就很容易写跑题。
此外,这次的语文期末考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更加关注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生活、独特经历的情感体验。比如这次考试中的“二选一”作文就要求学生写旅游体验,或者写一段温暖感动自己的经历。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未来的中考语文作文,同样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事实上,现在考试作文的命题和“我”关联的意向越来越明显,题目中直接带“我”字的更是屡见不鲜,这就需要学生多贴近生活、多体验生活、多感悟生活。
不难看出,新一轮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学习评价坚持以学定考、回归教材。考试命题的原则是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从而评定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这样的标准,要求语文学习要注重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注重在阅读和写作中的思维表现、注重用语文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僵化的死记硬背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强调阅读理解和写作并不是说基础知识就不用好好学了,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只有系统掌握了字、词、句、修辞、标点、对联等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结合语境理解,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学生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多读书,尽可能多关注、体验现实生活,尤其是身边的人和事。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既包括字词的积累、语句的积累、文章的积累,也包括情感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潜移默化,阅读理解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变化二
道德与法治考题更加开放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师 张丹丹
中考新政公布后,道德与法治科目迎来首次开卷考试,从考试形式到考查内容的变化,令学生、老师和家长耳目一新。总体来看,非选择题在道德与法治试卷中的占比呈现增加趋势,体现出对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重视,也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多角度思维能力的考查。
此次道德与法治试题的设计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回答问题,有逻辑地思考和表达成为考查的重点。比如,东城区七年级试卷第20题设置了以亚运会为背景的三则故事情境,第二问就是让学生谈一谈对伤疤、老茧是“最美的勋章”的理解,学生只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去分析,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不但“会写”也能“有得写”。朝阳区八年级试卷第16题给了两个视频情境,要求学生以“旁白”的方式对视频中的行为分别进行分析评价,也需要学生在读懂材料、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去答题。二是开放式题目类型增加。比如,海淀区七年级试卷第19题要求学生结合首尾两张漫画发挥想象,补充漫画中缺少的内容(文字、图画皆可);东城区八年级试卷第16题第二问让学生设计两个微公益活动。三是试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试题材料基本都是以社会时事和学生生活为背景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朝阳区八年级试卷第15题让学生讨论关于“公交专用车道的问题”等,说明开卷考试非常注重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真问题、真情境”的设置注重学科实践“做中学”,引导学生走出盲目刷题、死记硬背的误区。
通过对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开卷考试不是从书中查答案的开卷考试,而是给出新的情境、新的素材和真实的问题,题目更加开放,答案更加多元,更加注重思考和实践,更加关注生活,考查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作为“双减”政策的延续,这种考查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应试负担,减少了死记硬背的时间,改变了机械化的学习方式。
如何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呢?在此,我为学生和家长提几点建议:首先,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要更注重学科观点的理解与应用,关注自己是否能把课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学习了如何解决亲子冲突后,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和父母产生矛盾,学生是不是能够把所学知识化为行动,努力去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其次,学生要关注身边日常、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热点事件,多听、多看、多思,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最后,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对事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鼓励其进行探究和创新,还可以陪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知行合一。
总而言之,应对开卷考试,学生要在熟悉、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多关注生活、时事,多分析案例,多角度看待问题,最终养成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架构下的多角度思维方式,学以致用。
变化三
物理实验题密切联系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王锶钰
根据中考新政,物理学科仍是考试科目,总分为80分,其中,笔试70分、实验操作10分。这次期末考试,学生们明显感到了实验内容的增加。就拿西城区初二物理试卷来说,实验解答题在总分60分的非选择题中占到了三分之二。
从试卷命题来看,这次物理考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探究类实验和测量类实验。探究类实验考查实验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多个环节,对学生科学探究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测量类实验考查实验原理、实验评估,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去解释。例如,题目中有弹奏吉他音调变化的场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问题中存在的逻辑性知识的理解。又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研究“像的高度”与“物距”的关系,是在考查学生基于研究议题补充实验步骤及实验表格的能力。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题目,则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并要具备对实验设计的分析和实验评估的能力,用规范的科学语言去解释。
第二,强调问题解决能力,考查学生科学思维。题目的设置从“解题”过渡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面对的是与实际情境相关的物理建模问题。例如考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题目不直接设问考点,而是给出一张实际生活中两者成像的“影子”,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把生活中的场景与所学的知识产生联系才能正确作答。再如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以提词器为情境进行设问,这既要求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题目中剥茧抽丝找到关键信息,还要求学生能够将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进行简化,最终提炼出物理模型。
第三,注重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这次试题材料丰富,阅读量较大,涉及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技术等,跨学科的素材理解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养。比如,试题中出现了通过口技探究声音特性、通过超高速风洞原理考运动的相对性等。又比如,科普阅读以果蔬加工为情境,设置了不同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挖掘该情境中存在的物理知识。
可见,新中考政策下的物理考试正在发生变化。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意味着我们要进一步摒弃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老套学习模式。未来,物理学科的学习要重在理解知识而不是背诵知识,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解题。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这样学:避免碎片化学习,关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摒弃背诵实验结论;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考后深思
考好语文需要“活理解”
初二学生 胡孟琨
这次语文期末考试的题比以前难,而且特别灵活。材料阅读部分主要是时事热点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在阅读材料后进行自主解词。古诗文赏析部分的题型也新颖灵活,综合了韵脚、对联和古诗文理解的知识,联合考查了古诗文学习的知识面。同时,题目和生活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了,名著阅读部分不再是简单的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还要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于名著内部蕴含的哲理进行正确的解读。我觉得,以后学语文不能把重点放在字词默写及文学常识等“死知识”上了,而要增加关于语文学科内容的“活理解”,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开卷考试并非考题简单化
初一学生 张景涵
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科目实行开卷,我以为会比闭卷容易,再加上期中考试成绩不错,便放松了这门课的复习。然而,卷子发下来的那一刻我差点儿傻眼。考试依旧为1个小时,题量却不小,而且材料新颖,需要仔细研读。因为翻书占用的时间太多,交卷铃声响起我才勉强答完。原来,开卷考试并不是考题简单化,而是更注重对我们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时间的管理能力、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等,以后道德与法治考试我可不敢这么“轻敌”了。
实验科目重在理论联系实际
初二学生 周烜声
这次生物、物理试题都非常新颖,和以往出题、设问角度都不太一样。比如生物题就出现了培养平菇、特有物种、人工肌肉、制作泡菜等问题,结合了大量实验并整合了跨章节知识,还集中展现了生活、生产场景。物理题也有好多来自生活,比如有一题要求我们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说明果蔬脱水的物理过程等。看来以后实验科目的考试想得高分,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点,更要结合生活实际,像过去那样死记硬背是不行了。
分析与建议
让有价值的学习真实发生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张爽
新一轮中考改革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清晰地释放了一个信号,即让考试回归考试,让学习回归学习。考试作为测量评估的手段,其核心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手段要服务于目的,而非本末倒置,因为通常通过考试测量出的素质会变成学生学习的明确目标。能够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才是好的、有价值的学习,让有价值的学习真实发生,是接下来中小学校深化课程改革要着力达成的目标,也是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必须要关注的,这就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引导学生基于知识生发意义体验、思维品质、能力素养。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灿烂夺目,以相应的逻辑组织起来构成基础教育课程,成为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世界、形成判断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具有重要价值。学生的能力、素养是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理解认识的达成逐步提升发展的,在任何时代,知识都很重要。关键在于,学习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记忆吗?教育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家长)在支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通过知识提升素质素养的可能性?只有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才能说,学习实现了个体能力充分发展、个性极大丰富、智慧得以生长。
第二,激发内驱力使学生达成持久、深入、主动的学习。人不是被先天规定的存在,而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成性存在,学习的过程有兴趣的回应、好奇心被满足、创造和突破的快乐,就必然可能伴随有挑战、枯燥、辛苦和失败,靠外在的指标、压力、监督、看管能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投入学习,但持久深入的学习必然需要学生的内驱力和主体性。因此,教育者要让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鲜活”“生动”起来,尊重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第三,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自然、社会、他者与自我的对话。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学习必然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要回应不同维度关系的互动。中小学校在协同家庭和社会构建学习支持体系的过程中,以获得普遍共识的育人目标及其规定的课程活动目标为引领,通过组织学生亲身感知、体验、参与、实践、互动,就能够更好地支持学习真实发生,学生逐步适应社会、承担责任、学会交往、自我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的报告里也明确地提到了这一点,“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教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当然,重要他者也包含了家长,家庭开展的学习活动可以是补充孩子的知识能力短板,但不能以知识教育作为全部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校教育的“功能叠加”,而非互补、协同,家长更要关注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有教育意识的日常生活提升孩子社会适应性、完善关系支持系统。
教育强国背景下,我们已经进入了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国民,重在培养“基础学力”,直接影响国民素养,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奠基,其核心诉求在于人才培养的更高质量,而学习是达成这一诉求的必经道路。尊重规律,让有价值的学习真实发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