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医生高级研修班”开班

“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医生高级研修班”开班
2024年05月21日 15:51 新京报

  儿童身高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适当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最终身高。为引领和规范“儿童身高管理服务门诊”向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发展,更有效提升门诊医生的服务能力,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简称“儿专委”)近日在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举行“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医生高级研修班”,邀请儿专委副主任委员、儿童身高管理专家蒋竞雄博士教学团队和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门诊团队,就儿童身高门诊服务的专业技能、服务模式、客户服务等进行为期四天的系列化实操培训。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医疗院长罗莉漫介绍,国内7至18岁儿童身高标准目前最新的数据是2018年颁布的《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男生平均成年身高为171.5厘米,女生平均成年身高为160厘米。而这两个数值和2006年的标准相比,男性下降1.2厘米,女性下降0.6厘米。“这个数据反映出孩子的普遍‘早长’已经影响了成年身高,这一数值也与家长的期望身高有距离。”罗莉漫说道。

  儿专委发挥国家行业组织平台的社会公信力及行业引领的影响力,开展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的研发及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特别是《儿童身高管理指导师》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招生工作迅速开展,满足了儿科门诊精细化的需求,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转型需要。本次在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举办的“儿童身高管理门诊医生高级研修班”,旨在提升医疗机构医生及相关人员在儿童身高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未来,身高管理师通过专业培训获得认证,可协助家长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门诊首席专家蒋竞雄介绍,疫情后,家长对儿童身高管理意识有所提升,市场需求明显增长。但市场服务供给与家长需求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目前能够提供身高管理专业服务的机构非常有限,医疗机构在身高管理方面面临观念和机制的双重挑战。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匹配的服务模式,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对身高问题更多是从疾病诊疗的角度切入,在疾病之外,为满足家长期望身高提供身高管理服务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身高管理不只是排除疾病可能,而是希望通过低成本、保健的方法做好健康管理,最终达到实现理想成年身高的目的。”蒋竞雄说道。

  如何帮助孩子长高?蒋竞雄认为,身高的群体性提高离不开社会环境支持。一些成功提高国民平均身高的发达国家在儿童身高管理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通过保障合理的饮食、营养素补充、足够的睡眠、合理的运动、良好的情绪和疾病的及时诊疗,为孩子的身高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

  “国内环境的改善应从宣传教育入手,提高家长对身高管理的认知,同时控制孩子的体重增长,延缓骨龄,以低成本实现身高的正常增长。”蒋竞雄指出,面对课业压力,运动、睡眠等条件相对难以保证时,家长可以从补充适宜的营养元素、控制体重,以及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和骨龄等方面入手进行身高管理。医疗机构方面,首先应转变观念,不再局限于用疾病诊疗的态度对待身高问题。“希望通过专业团队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支持,为中国儿童的身高管理开辟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低成本和高效的发展道路。”蒋竞雄说道。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热搜榜

热议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