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开放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

大学校园开放如何找到“最大公约数”
2024年03月27日 12:07 北京日报客户端

  前不久,武汉大学校内大学生与游客发生纠纷一事引发社会关注,“高校校园开放”再次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希望高校校园向社会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高校在开放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希望高校打开大门?在校师生是否赞成这一举措?大学校园开放如何才能找到“最大公约数”呢?

  问题1 人们为什么希望进高校校园游览?

  参观大学有助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市民 唐西仁

  时下,大学校园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应该看到,这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不论是大学所在地的城市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对进入大学特别是名校参访抱有越来越强烈的期待。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生动体现。势在必行,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回避遏制。

  从功能来看,大学既肩负着教学科研的任务,也承担着社会文化培育的职责。在城市中,大学常扮演着文化地标的角色,尤其是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名校,更被视为精神高地。大学对文化的塑造功能,不仅体现在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向社会提供思想文化产品,还体现在以校园内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陶冶人心、涵育世风。作为最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之一,大学理应为全民享有。拒民众于校门之外的做法,看似守护了“一方净土”,实则不符合保障文化权益的基本准则,客观上也降低了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反,打开校园大门,让更多的人享受荷塘月色、未名湖水、珞珈樱花、岳麓山景等校园风光的熏陶,无疑有利于促进公共精神生活交流,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更应看到,在校园开放的呼声中,最强烈的来自于家长和孩子。“10后”“15后”占据了当下中小学生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家长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率提升的受益者,深知大学文化对人格养成的重要作用。给中小学生创造走进大学校园的机会,让他们看看卷册浩瀚的图书馆、激奋人心的校史陈列,近距离接触科学探索和知识传播,生动感知名家大师的风范,鲜活了解“学霸”哥哥姐姐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提前”接受大学人文精神的影响,种下爱国乐学、求真向善的种子,小而言之,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大而言之,则关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为此,我不但希望大学校园开放,而且希望常态化、全方位、有策划地开放。不可否认,有些游客是抱着“走马观花”“晒图打卡”的目的涌入大学校园的,但同时应该反思,这一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和大学开放的水准和方式有关。如果只开放一些标志性景点和建筑物,那么,进入校园者只会把自己定位在观光客的身份上。如果大学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以及校内的讲座、沙龙、演出等文化活动都向公众敞开大门,那么,自然会引来爱好思考、阅读、艺术和体育的人们。而他们对校园文化生活的热情参与,又会带来新的活力,有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乃至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可见,回应民众的这一呼声,是大学管理者的职责所在,不是附加题而是必答题。而开放校园不是“一开了之”,其本质要求是实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公益原则是底线,不破坏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的校园生活是红线。在此基础上,只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按不同时段对校园内不同区域采取灵活的开放政策,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行预约入校、错峰参观、强化疏导等方法,就一定能够让校园开放变成公众和大学互惠互利的双赢之举。

  问题2 高校老师希望校园对外开放吗?

  开放校园能够实现“双赢”

  北京建筑大学保卫处处长 杨湘东

  校园开放涉及校园资源供给、校内教学科研秩序、属地周边需求等多方面诉求和各类复杂情况,不同高校、不同属地也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高校应该向社会开放。

  从大的方面来讲,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之一,向社会开放、服务社会需求本身就是高校存在的应有之义;其次,公办高校是国家办学,就应该以人民为中心,向全社会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第三,首都高质量发展,需要向居民提供更高层次的运动健康、文化精神生活供给,高校作为各类运动、文化设施相对集中的高地,可以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从高校自身来说,开放办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才能引入更多资源;其次,各类学术会议、科研讲座、交流课堂等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园开放才能有利于这些活动的开展;第三,高校各类运动场馆、文化资源设施等在学生集中上课期间使用率下降,社会人员进校可以填补这些缺口,提高校内资源使用效率。

  我所在的北京建筑大学从2023年3月开始,通过社会人员预约、备案等进校方式实现了校园的全部开放,做到了既方便社会人员进校,又实现了对社会人员可控和管理。学校西城校区地处核心区,周边居民区、单位等集中,人员密集,学习、运动、休闲场所资源紧俏;大兴校区地处大兴区西部新城,周边居民运动休闲场所不能满足需求,校园开放后,学校操场、体育馆、冰场等各类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文化氛围,吸引了周边很多社会人员进校,大大提升了周边单位人员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2023年12月,学校大兴校区明湖冰场对社会开放后,成为大兴区居民新的最热“打卡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我们学校也因此成为校园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较高的高校之一。校园开放满足社会人员需求的同时,良好的场馆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向上的学生风貌给进校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社会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学校招生、就业、科研等都从中获益。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必须维护。我们学校开放之初,也确实存在过校内秩序与社会人员的磨合阶段,因此,我认为校园开放必须坚持服务管理并重。一方面,要加强对进校人员的教育管理,适当控制进校社会人员人数,引导社会人员遵守校园各项规定,维护校园良好秩序;另一方面,校园安保力量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影响秩序行为。此外,还要加强与属地公安等力量的联动,防止不法人员在校内进行各类违法行为。

  未来,高校应该向着高质量校园开放的目标,持续优化校园开放布局和内容,精细管理,满足不同类型社会人员的需求,合理调配校内外资源供给,用更好的服务、更细的管理打造符合首都人民需求的高质量的校园开放。

  问题3 大学生们对校园开放有何看法?

  开放有利于发挥高校文化价值

  大三学生 连祥宇

  校园开放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管理带来难度和挑战,也可能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带来不便,但从总体上来说,我还是希望校园开放的,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文化价值。

  一方面,校园开放能够使高校的优质资源服务社会,更好地实现高校的社会功能。作为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高地,高校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校园开放后,更多的人将走进大学、了解大学,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也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这样既提升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也令社会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在开放过程中,高校也可以因势利导,开展校史校情、招生科研等方面的宣传,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校园开放后,大学生不妨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校园开放服务,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校园管理压力,也能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相信随着管理制度的健全,当前校园开放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希望校园“有限制地开放”

  研三学生 张颖

  我不希望当前校园完全开放,如果必须要开放,校园服务设施级别和数量至少得再升一个等级,并有配套安保措施,形成“有限制地开放”。否则,势必会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

  大量游客与中小学生研学团进入高校,会挤占校园的公共资源,降低校园的安全系数。去年暑假的研学热犹在眼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组团参观北京高校,令暑假的校园热闹了,也嘈杂了。而大量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后,校园设施增加了被破坏的风险,还可能出现发小广告、财物丢失等问题。

  当然,大学校园并非只属于在校师生,校内博物馆、校史馆、著名景点可以开放参观,但是教学区、生活区应该有严格的人员出入核验。为了保证安全,教学楼、宿舍楼等都应该加装刷卡机、门禁等设备。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面积比较大的高校可以开辟一些专门线路供游客参观,并且需要采用合理方式,比如通过线上预约、适当增加学生可邀请人数、缓解交通拥堵、增加治安设施等,对参观区和教学区实行模块化管理。至于一些面积比较小的高校,就需要酌情开放了。

  思考与建议

  社会人员进高校应遵守学校规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近来,武汉大学校内游客违规鸣笛被大学生制止后双方发生冲突,引发社会关注,也再度引发大学校园是否应开放以及如何开放的讨论。

  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向社会开放。事实上,目前全国各高校也大都在积极对外开放校园,延长校园开放时间,充分利用校内场馆资源,增设互动体验活动,发挥大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增进学校与社会的相互了解,丰富游客的高校观感,大学也因此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这显然是积极向好的态势。

  不过,这次武汉大学发生的校园冲突也给人们提了个醒儿,大学师生需要适应校园开放,社会各方尤其是公众也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参与到大学开放中去,并且应该秉持着尊重大学规则秩序的基本态度,毕竟,大学是高等学府,人们走进大学校园不能像走进商业机构,要遵从大学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尽量不要打破大学已经形成的秩序常规。

  大学的开放性是由大学的社会职能决定的,社会公众与大学的相处之道在于,获得大学校园开放之益,但不能违反学校规定,干扰、阻碍大学的正常秩序。而应在进入大学时与校内师生一样遵守大学的规章制度。如果出现违规行为,大学校园内每个人都有劝阻、指正或阻止的责任和义务。这件事中的违规者面对此情景下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动粗,就不只是失礼,还是更为严重的违规。

  大学开放旨在营造并维护大学的原生态,在大学内部人人平等是基本准则。尽管平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则,但社会上确实还有人有较浓的特权意识。有这种意识的人进入校园未必就能改变自己的观念,还可能把进大学校园当作比阔的机会,这是非学校师生进入校园内出现各种冲突的观念根源。对于这种观念持有者,即便校园里有各种标牌提示,往往也难以自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以自认为有效的方式绕过或“解决”问题。校园内师生对此类人和事要主动监督,学校安保人员要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尽量减少此类事情发生。

  大学的基本活动是育人、学术研究,这类工作本身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于工厂车间和农田旷野,也不同于机关部门。依据“入乡随俗”的常理,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自然要遵守规则,如果破坏了校园生活的宁静秩序显然不妥。像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樱花每年都会吸引远道而来的观花客,观花者不仅应遵循校内的交通规则,还应该意识到附近教室里有人在学习、上课、做实验,不要任性地打扰别人。

  大学不开放就难以建立学校与社会间的相互信任,信任不足常是矛盾与冲突增加的原因。常态的开放有助于建立学校与周边社区以及各类社会人员的相互信任。充分的信任就能依据共同认同的规则处理好校内师生与社会各种成员的关系,大家都自主自觉地维护大学的核心价值。

  当然,校园管理人员需要也有责任对校园开放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分析、总结,找到妥善的应对和解决办法。在常出现问题处竖立标牌或以其他方式提示。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对校园内发生的事件及时公正处理,处罚得当,并追根溯源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有序有效,最大限度实现包括师生在内的社会各方对校园资源的利用。

  开放校园是高校和社会双向受益的事,社会公众进入大学校园之前也有必要对高校的规章制度、行事风格有所了解,珍惜机会,尊重师生,以走亲访友的心态,将校园当作自己亲友的家园,明晰应该注意什么、如何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宜与求学一样心存敬畏而不是肆意妄为。

  新闻延伸

  在京高校校园开放不会“一刀切”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开门办学是对高校办学的必然要求。此前一段时间的封闭,是疫情特殊时期保障校园安全的临时性措施,未来,高校校园开放将是常态。高校“开门”是群众所盼、大势所趋,是每所高校的“必答题”。

  由于各高校承载能力有所不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对各高校的开放要求肯定不会“一刀切”,而是坚持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各高校应在充分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再尽可能满足市民群众的合理需求,更好地发挥高校对所在地文化、旅游、科技、人才等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

  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明确开放校园后,这学期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更多高校面向社会敞开校门,博物馆、校史馆、冰场等校内场所迎来了打卡热潮。对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各高校合理引导、科学规划,既要适当管理又要方便群众。同时,希望到高校去学习、参观、游览的人遵守大学秩序、尊重大学环境、服从学校管理,尽可能不去打扰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只有校内外的人们彼此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热搜榜

热议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