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将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遴选第二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组织全市中学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走网”……4月2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为推动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教委将陆续推出积极构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生态、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育人模式、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促进教育数据要素高效共享利用、健全教育数字化统筹推进机制五大项工作。
推动教育数字化理念深入人心,北京将数字素养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基本要求,推动校长、教师转变思想,提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明确要求各区各校要加强组织,健全数字素养的培训、考评机制,将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使数字素养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备能力。
在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育人模式上,北京将指导各区、学校在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手拉手”等工作中,积极利用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支撑课程活动和教师智力资源线上流转。开展普通高中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打造“双师课堂”等新型教学场景,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常态化集团联合教研,助力优质教育资源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时空共享共用。
数字化同样能够赋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北京提出支持职业院校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教学、虚拟仿真、实习实训、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围绕数字化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要运用数字化赋能高校专业转型升级,深化专业设置、课程管理、培养体系、教学内容等,助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同时,北京将继续实施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组织全市中学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走网”,为全市初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辅导,通过AI智能学、精准推送辅导教师和资源等不断提升辅导智能化水平,助力中考改革和“双减”工作。扩大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发挥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提升普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开展同学科或跨学科“线上研修组”,大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
在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上,北京提出要不断完善教育公共管理平台功能,扩充中小学教学管理、教材管理、资产管理、基础教育财务一体化管理、幼儿入园服务、外事管理服务等业务模块,优化校园安全、教育督导评估、民办教育监管、综合办公等业务模块,搭建幼儿入园“一件事”服务场景。发布“京学通”2.0版,全面对接“京通”,推动“京学通”在全市广泛应用,实现义教入学、考试招生、政策查询、学生学习、教师培训、就业创业、体质健康查询、家校互动等教育服务的“一网通办”。
在数据要素应用上,北京提出要研发教育数据大脑,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类全息画像,服务学校评价、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聚焦学位预测、招生入学、教学质量、办学资源布局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数据驱动的教育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
此外,还将逐步调整优化教育数字化经费投入方向,各区、各学校要在“保基本、保运转”的基础上,采取复用市、区级共性应用或统一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各区建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专项经费投入机制,经费的投入应聚焦教育教学主业,侧重于应用场景的搭建、数据的治理与分析等方面。
原标题:教师数字素养进评价体系、“走网”辅导,北京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