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预防为主

专家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预防为主
2024年05月27日 15:25 澎湃新闻

  5月2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研讨暨培训会上,与会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并通过多方、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体系。

研讨暨培训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暨培训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指出,当前经济、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的成长和培养方式带来了新变化、新挑战,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以往更加复杂,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呼唤新认识、新路径和新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他强调,要推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同向同行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一是全员参与,尤其是“五老”介入参与构建新型教育关系;二是全学段规划,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全领域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各环节;四是全链条构建,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五是全方位、全场景,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打通卡点堵点,让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要素充分流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北京市关工委副主任、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介绍了北京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实践探索。2019年,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动家校社共育咨询室试点建设,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最后一公里”难题。北京已在16个区建成120个家校社共育咨询室,服务学生、家长230余万人次,4年来,家校社协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队伍逐步壮大、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成效逐步显现。

  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建设工作,北京市关工委主任梁伟提出:一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站在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从更高站位上统筹谋划、多措并举使家校共育工作室的工作提质增效。二要进一步创新实践,以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建设为抓手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加强促进家校社在互信基础上共同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责任,协力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统筹多方资源、链接各种渠道、发挥协同效应、与学校合作、给老师支持、为家庭服务、促社区联系,争当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示范者、引领者。三要加强交流和学习,在学术研讨和专题培训中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介绍,首师大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尤其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不仅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开展心理健康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还积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视角下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与省部级课题。同时,首师大团队积极参与北京市“家校社共育咨询室”试点建设工作,协助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工作。

  此次会议活动由北京市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首师大联合举办,旨在全面落实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完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原标题:专家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预防为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

热搜榜

热议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