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重金求生”仍是“掐尖招生”

民办学校“重金求生”仍是“掐尖招生”
2024年06月14日 18:47 新京报

  ■ 观察家

  “重金求生”与其说是“大方”,不如说是一种算计,和重视教育没有什么关系。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民办高中精益中学近日发布招生简章,称将视成绩给学生发放12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入学奖学金,高考进入“清北”则奖励50万元。6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从乐清市教育局了解到,该校此举违反了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规定,教育局已通知校方叫停。

  对中考入学的新生,视成绩发放12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入学奖学金,而对于高考考入“清北”的学生,则一律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优秀学生如此重奖,学校如此大方,难免会让一些学生和家长心动,从而选择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

  然而,该民办学校“重金求生”的做法,实际上是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如果这样的招生举措不被叫停和纠正,势必会对当地的招生秩序带来破坏,也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破坏。

  早在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的通知》,再次重申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其中,规范和整治的重点,就包括是否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口头承诺或签订录取承诺书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等行为。

  现实中,“重金求生”多发生在一些民办中小学,其重奖优秀学生的做法,与其说是“大方”,不如说是一种算计,和重视教育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民办学校“重金求生”背后的逻辑。他们就是通过给予重奖来吸引优秀的学生入读,以此提高高考时所谓的“一本率”“重本率”“清北率”,然后再拿这些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当广告,吸引其他学生和家长。

  学校给予优秀学生的奖金看似很高,但向那些普通成绩的孩子家长收取的学费,同样也很高,到了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仅如此,问题更在于,每年优秀的学生凤毛麟角,却容易给很多家长带来误解,以为只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三年以后同样也能够考上北大、清华。很显然,大多数家长的愿望都会落空。

  因此,民办中学“重金求生”的招生策略理应被叫停,否则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但会加重部分家长的教育负担,增加他们的教育焦虑,更破坏了当地的教育公平。

  “重金求生”本质上仍是一种“掐尖招生”,把大量优秀的学生招入一个学校,成了“活广告”,结果导致当地其他学校缺乏好的生源。从长远来看,不仅不利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与国家教育政策背道而驰。

  □苑广阔(职员)

热搜榜

热议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