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常用汉字源流演变 探索中华文明基因密码

详解常用汉字源流演变 探索中华文明基因密码
2021年12月01日 17:35 新浪育儿

  一种符号,记录了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也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它凝结着先贤的智慧,承载着灿烂的文化--这就是汉字。传说四五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汉字;而仅以甲骨文出现的时间来计算,汉字也已经有三千岁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钉头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都已经消亡,印度梵文也早已不是社会通用文字,唯有中国的汉字绵延不绝,充满活力,成为国家统一、文明延续的重要基石。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这一点儿也不夸张。

  汉字不仅是考点,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正因为汉字如此重要,所以国家非常重视汉字的规范和普及,以及对青少年的汉字教育。早在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为了便于开展汉字教学,“课标”中列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汉字3500个。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该表共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也是3500个。

  3500个常用汉字的“标准”有了,但或许因为工作量巨大,此前鲜有图书全面地讲解过这些汉字,专门给孩子系统讲解的就更少了。汉字不仅是考点,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随着语文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学生及中小学教师、家长都表示,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梳理汉字源流的系统性资料,以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参考。他们非常关注汉字的源头,特别是汉字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汉字,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少儿说文解字”便应运而生了。

  写给孩子的“当代版说文解字”

  我们熟知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1800多年前,是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字书,而“少儿说文解字”是继《说文解字》之后,对常用汉字逐一从源头以及发展演变进行讲解的普及性读物,它系统地梳理了现行常用汉字,而且系统地呈现每个汉字的主要发展脉络,可谓是写给孩子的“当代版说文解字”。这套书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3500个汉字按部首编排,分为“字的由来”“字的演变”“字里字外”三个板块,结合插图,深入浅出地讲述汉字是怎么来的,怎么发展成今天的音、形、义,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引领读者掌握造字规律,正确使用汉字,提升母语使用能力。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专家历时5年,精心创作

  全社会的重视,掀起了“汉字热”,也带动了汉字类知识读物的出版,这固然让人欣喜,但同时也让某些有疑问甚至是错误的知识得以传播。这些错误主要是对汉字源流的解读不全面或者不正确。

(少儿说文解字内文)(少儿说文解字内文)

  例如有人把“天”的源头解释为“大”字加一横,意为人头上顶着天。其实,“天”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如上图所示,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头部非常突出。它最初的意思是“头”或“头顶”。这个意思现在仍然保留在个别词语中,比如说,我们把人或者某些动物头顶部分的骨头称为“天灵盖”。而“天空”则是在“头”和“头顶”含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而“少儿说文解字”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专家撰写。这套书的主编张一清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统编语文教材主要编写专家。近年来,他还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风云会》《奇妙的汉字》文化嘉宾、《百家讲坛》主讲人,频频出现在电视和网络节目中,以其渊博的学识,轻松幽默的讲解,赢得大众喜爱。另外两位作者富丽和陈菲也都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专家,长期从事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工作,参与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GF 2002—2016《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的研制和起草,以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大项目“国民语言教育大纲研制”工作。他们通过大量的考证、辨析,从策划到成书,花费5年多的时间,力求将更准确的汉字知识传递给读者。因为意义重大,还入选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汉字不仅是工具,更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汉字的奥妙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陈寅恪先生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每个汉字背后,都蕴藏着古人的风俗、习惯、思想、智慧,汉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少儿说文解字”通过解读汉字,力图为孩子搭建一座有着丰富藏品的“汉字博物馆”。让孩子透过汉字,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品读文化,乃至修养品行。

(少儿说文解字内文)(少儿说文解字内文)

  比如,“夫”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如上图所示。下部是“大”,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的形象;“大”上面有一小横,表示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合在一起,指的是成年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是成年的标志,一般要举行“束发加冠”仪式,把头发用簪子盘成发髻,戴上帽子,“夫”的字形刚好反映了这种传统。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夫”,用的正是它最初的意思,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古诗文中,常常可以见到“姓氏+ 夫子”的形式,表示对男子的尊称,比如“孔夫子”是对孔子的尊称,这又体现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思想。

《少儿说文解字》《少儿说文解字》

  正如作者在后记里写道的那样:“每个汉字都源来有自,它的源头是中华祖先智慧的结晶,也理应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中的基因。汉字身上有着浓重的中华文化印记,这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一定愿意感受的精华。”“少儿说文解字”第一辑现已上市,分为《横竖撇点汇成字》《人多力量大》《沃土青青草》《门口有座山》《远方的家》《木林森》6册,涵盖1737个常用汉字。它是一套专业、系统、实用汉字学习书,也是一套轻松又厚重的传统文化入门书,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汉字博物馆。这是当代语言文字工作者、教育者向仓颉、许慎等先贤的致敬,也是他们送给当下小读者的一份精神礼物。

  来源:接力出版社

说文解字

热搜榜

热议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试用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育儿课堂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