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面几个场景是可以从生活中截取到的三组真实的镜头。
我们再来看看,上面这些情景中,家长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对待孩子呢?
是的,也许你已经判断出来了,这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父母类型——命令型的父母,命令型的父母总是很喜欢主观地向孩子下达命令和要求。
也许你在游戏中的感受已经告诉你了,当你以“孩子”的身份去体会这份感受的时候,一种被动接受父母“发号施令”的不舒服感、难受感油然而生。不过如果此时你是家长的话,你是无法体会这些感受的。相反,你可能还会感觉很爽,很有做家长的感觉呢。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朋友,她很痛苦地告诉我,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她肯定会对着孩子大喊大叫几回,尽管她在事后也会后悔,但是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而且让她感觉自己很恐怖的一点是:每次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以后,她都会感觉特别爽,因为她感觉一天工作中所有的委屈和疲惫都发泄出来了。
除了命令型的父母,还有哪些类型的家长也会让孩子们常常感觉到不舒服和难受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些例子: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成天就知道玩网络游戏!”——指责型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责怪、责问、挖苦的父母)。
“妈妈真是被你气死了,你是我们所有同事孩子中学习最差的,真是让妈妈感到丢脸!”——攀比型父母(动不动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如果这次考试成绩不进入前10名,那就取消你的旅游计划!”——威胁型父母(总是对孩子发出各种警告和威胁)。
“给谁打电话打那么长时间啊?是不是又在和那个女孩子打电话啊?小小年纪,是不是在谈恋爱啦?”——怀疑型父母(时时刻刻对孩子保持高度警惕,总是怀疑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钥匙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也敢丢?你实在是太不小心了啊!好了,你的压岁钱被妈妈没收了,就算是对你的惩罚!”“你又偷偷那家里的钱?今天我非要揍死你不可!啪!啪!啪!”——惩罚型父母(对孩子不满意的时候动辄惩罚或者体罚)。
“我的小宝贝,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妈妈花再多的钱也给你买!”——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欲望不分青红皂白地无限制地满足)。
“我的小祖宗啊,拖地这样累的活怎么能让你干呢?你呢,什么事都不用干,你只要吃好睡好,妈妈就已经很满足了。”——娇惯型父母(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