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亲子中心

把根留住:让孩子与传统同行(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9:32 《幼儿》 

  镜头二

  这是一个街头的随机采访: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走在路边的人行道上。记者:“请问你们怎么看待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孩子的妈妈:“传统文化教育?没想过。现在的孩子也不容易,特长班忙得团团转,没那么多时间。”记者:“你们家重视过传统节日吗?”孩子爸爸:“有什么好重视的?很多节日都过时了。”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有意无意地误解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问题,一提到传统文化,许多人立即联想到汗牛充栋的古书和令人厌烦的繁文缛节。一提到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很多人就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给孩子讲“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以来,许多人对传统文化往往存在误解,认为是封建落后的一套,也有的人认为现今科技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让孩子花时间和传统文化接触有些落伍,不如把时间精力花在学习外语等方面更务实。另外,有些家长受某种功利心的驱使,认为本民族的东西很“土”,有意让孩子远离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东西,比如同样是儿歌,家长宁愿选择《开小汽车》也不让孩子学唱《骑竹马》。其实前者因为是翻译而来,比较拗口,而后者押韵合辙,更便于语言学习期的幼儿诵读和记忆。

  有些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盲目引入西方教育理论、西方价值观念而没有形成有关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播,使传统文化教育只流于形式,缺乏实施。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认识不足,选择的故事、儿歌等多是舶来品,认为这样才够“洋气”、“与时俱进”。

  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造成了目前幼儿教育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出现了偏差和缺憾。民族传统文化是指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宏大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传统文化既是既往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现代本民族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我们的祖先在漫长岁月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中,特别重视怎样做人、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从总体上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一套为多数人接受的道理和习尚。这不是哪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凭空编造出来的,也不是少数人所能强加给所有人的,而是在一个思想内核的基础上,在人们社会生活的“磨合”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游戏规则”,它是人们共同认可的是非尺度和行为准则。传统的出现是一种社会需要。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游戏规则”,那么,社会生活就无法维持和运转。

  著名学者费正清等人的著作《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中指出:“可以说,东亚人在群体生活经验方面要远远丰富于其他各民族。”“个人适应群体,家庭适应社会,与其他民族的所谓社会经验相比较,这些关系间很少出现摩擦,也很少产生孤立感。”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评价,是史学家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艺术,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源泉。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在很多方面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比如他们倡导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做人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三省吾身”。为政者应该廉洁奉公,“慎独”;在对待别人的问题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都非常有利于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的民族还有着乐观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事物的哲学思想,他们认为“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对于教育孩子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民间谚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中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将心比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与目前的知识时代提倡的终生学习观、换位思考、坚守诚信等不谋而合。所以说,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简单、机械甚至错误地断定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中相当大部分的内容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精华,是人们从长期的现实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发展,没有为外来入侵击垮而在今天能够复兴的重要原因。

  当然,祖先留下的东西里面,也有消极的、同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等级观念、男尊女卑、明哲保身等等都是些消极、落后的东西,对现代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当剔除,以免误导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存在时代局限性,已大大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对传统既继承又有所批判,不断加以发展。

  因此,对传统文化必须作具体地分析。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影响当然不能忽视。中国封建社会留下的文化传统中许多内容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当年,封建统治者要尽力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游戏规则”纳入他们统治的需要,加以改造后,作为巩固和强化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这就给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封建主义烙印,所谓“三纲五常”就是突出的例子。另外,程朱理学所讲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要泯灭个人的合理利益和要求。这些都会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总之,对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应该进行理性地分析,细心辨别它们中进步和落后的东西,不能失之偏颇,“一棒打死”是不可取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字:成长  了解  教育  传统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9,0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