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校里不教的智慧

http://www.sina.com.cn    男孩当绅士女孩做淑女 

  学校里不教的智慧

  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这并不奇怪。一项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与此同时,人事部的一项统计表明,与2005年同期相比,大学生需求量下降了22%,供应量则上升了22%。甚至,社科院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暨社会蓝皮书也指出,“就业失业”问题已成为目前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然而,求职难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一些招聘单位老总谈起招聘,说他们也有一肚子苦水。一位老总感慨地说,现在毕业生真难招!公司里招聘了20多个毕业生,最后签约时只来了4个,公司为他们安排好宿舍后,其中的两个学生居然招呼不打就走了,让公司措手不及。公司想重点培养没走的两个学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行,两个年轻人工作实践能力很差,待人接物也有欠缺,而且,他们还嫌工资待遇太低,觉得在这里工作是“屈就”了。“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眼高手低,读了十几年的书,基本素质还不如中专生!”这位老总不解地说。

  昔日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成为求职大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支力量。大学生和民工一起找工作,有的工作薪酬还没有民工高,这是对大学教育的讽刺,还是中国教育的转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好憧憬被残酷的现实彻底击碎了。然而,我们也看到,就在更多毕业生加入失业大军,甚至很多海归变成“海带”的时候,也有一些年轻人,例如小李和嘉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称心的工作。那么,这些年轻人的竞争力在哪里呢?在社会尚缺乏良好的就业保证机制、学校教育理念与市场相对脱节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是怎么获得了把握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呢?

  美国心理学家曾追踪研究了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经过30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这1500名超常儿童中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心理学家对这两类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人格特点的差异,尤其在意志品质方面。成就最大的人具有自信、自强、谨慎的品格,有坚持性和抗挫的能力。心理学家同时发现,当年有些智力平常而有坚强意志和优良品格的儿童,也同样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同样的智力,成就却大相径庭;同样的品质,即便智力稍逊,也可以成绩斐然。这似乎和我们教育所信奉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有所出入,实则不然。知识诚然是力量,但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力量呢?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却存在性格障碍,无法把自己的知识应用于社会,那么他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反过来,如果一个性格乐观积极的人,虽然所学的知识不多,但却勤劳肯干,真正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实践,那么他的力量难道比前者少吗?这两者相比,究竟谁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呢?父母们确实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要一个学业差点,但却自食其力,健康快乐的清洁工呢,还是要一个学业优秀,但却依赖父母养活,有性格障碍的天之骄子呢?

  面对就业市场,青年失业者的无措、无助乃至无奈,说到底是竞争力的问题。只是拥有知识,不会转化,知识也就失去了价值。然而时下的很多父母,恐怕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有偏差。有些父母只强调学习成绩,认为其他的都不重要;有些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掌握各种“特长”,认为这就是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什么很少有家长像小李的父亲一样,从教育孩子学做人开始,将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质作为重中之重呢?站在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的角度,或许我们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类应怎样生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如何掌握生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素质?这些问题,可能很多家长自己也未曾深入思考过,又谈何教育孩子呢?迷茫的父母只能教育出迷茫的孩子,当父母只是茫然地跟着应试教育走,将成功化为一个严格的标准: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有多少孩子被剥夺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呢?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