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三章 思考与感受(14-18岁)(2)

http://www.sina.com.cn    救助儿童会 

  父母可通过如下方式来督导青少年:

  真心实意地对孩子们的活动有兴趣

  经常跟他们交谈

  尽可能常在他们左右,但别对他们形成干扰

  参加他们会参与其中的活动

  认识他们的朋友们

  欢迎他们的朋友们到家里做客

  邀请他们的朋友们一起参与郊游活动

  了解他们业余时间都在做什么

  找些双方都感兴趣的活动并且一起做这些事情

  支持孩子们实现他们的目标

  当父母能找到用一些积极而又趣味盎然的方式经常跟自己的孩子们互动时,这种督导是最为成功的。

  当青少年喜欢跟父母一起分享快乐时光时,他们更倾向于:

  把父母的督导当作关爱

  会多花一些时间跟父母相处,因而不受督导的时间自然减少

  跟父母聊天会很轻松

  听取父母的建议

  希望能跟父母保持一种正面的关系

  然而,如果父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负面的、怒气冲冲的或是惩罚性的,他们更倾向于:

  把父母的督导看作是控制和干涉

  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受督导的时间较之更多

  当他们有烦扰时害怕跟父母交流

  拒绝父母的建议

  跟父母作对

  督导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它是在一个充满温情、友善和爱意的氛围之下进行。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青少年期给父母提供了最后一次在一个安全而又有支持力的环境下来锻炼孩子们的决策技巧的机会。不久,孩子们将成为独立的成人。

  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如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即使孩子们的想法跟自己的不一致,也要真心实意地尊重他们的想法

  鼓励孩子们自己判断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

  付出无条件的爱

  把孩子们当作平等的对象进行讨论

  对孩子们决策能力表示出信心,并帮他们处理决策所带来的结果

  尊重孩子们的感受

  当孩子们犯错误时给他们以帮助

  当孩子们失利时鼓励他们重新努力

  在商议解决争议时,如果孩子们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要考虑他们的观点

  这些经历能让青少年觉得自己可信赖,乐观和能干。

  有时,父母可能在无意中打击了青少年独立的愿望。具体表现有:

  批评孩子们的主意

  当孩子们观点跟自己不一致时,会让孩子们觉得无地自容

  当孩子们试图跟他们交流时转移话题

  不顾及孩子们的感受

  当孩子们做错事时对他们说“我早就说过会这样”

  当孩子们遭遇问题时,收回对他们的爱或是排斥他们

  忽视孩子们的观点

  遇有争议时过于死板而不愿商谈出解决办法

  这些经历则会导致青少年满腹怨恨和怒气,情绪低落。他们会怀疑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并且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想出好点子或是做出好的决策。他们就将变得不那么独立,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他人来替他们做决定。

  当父母向孩子们表现出尊重和信任时,孩子们的独立性会大受鼓舞。

  接下来呢?

  理解了孩子们在不同阶段会如何思考和感受之后,父母就有了更好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能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方式去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这些知识将成为你解决问题的基础。你现在可以不只是简单地在事发时有所反应,而是可以去思考你孩子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一行为会把她带往何方。

  父母经常会误解孩子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当我们认为他们在跟我们作对或是想要把我们逼疯时,我们可能会报之以怒气或责罚。

  如果我们理解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能顺利进入到下一阶段,我们就有可能的反应就是给他们提供所需信息和支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正面纪律 救助儿童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