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的时间自己做主

http://www.sina.com.cn    《高素质 好成绩》 

  问题:

  人一生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时间,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会很好地珍惜和利用时间,没有很好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看似忙碌紧张,实际效率却很低下。很多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丢三落四,还有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坐在书桌前,很辛苦的样子,学习效率却很低。这些孩子共同的问题就是不会安排时间。

  方法A:时间就这么多,事情却又有那么多,有什么好办法?一件一件地做呗。

  方法B:孩子都是这样,等长大了就好了,现在没有什么好办法。

  方法C:时间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资源,一寸光阴一寸金,类似的格言警句我们知道很多,没有人在主观上愿意浪费时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高效地分配和使用自己的时间。

  时间资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但使用时间的效率和结果却大相径庭,从而产生了人生状况的差别。让孩子从小学会高效地支配时间,做时间的真正主人,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把水壶放在炉火上烧开水时,或者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按下按钮时,没有人会站在旁边等着,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去做点别的事情——这是我们孩子都知道的常识,也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一个简单例子。

  真正成为利用时间的高手,有效地把握有限的时间,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技巧。

  原则一:对事情进行排序,最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

  在美国的MBA教学中,曾经有这样一堂课。

  管理专家走进课堂,笑眯眯地说:“让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大玻璃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

  学生们莫名其妙地望着他,回答道:“满了。”

  专家说:“真的吗?”说着他变戏法似的又取出一些小石子,慢慢倒进瓶里,并摇动玻璃瓶,使小石子填满大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又问。

  学生们似乎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可能还没有。”“很好!”专家又拿出一杯沙子,慢慢倒进玻璃瓶里,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专家拍拍手,问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完全是。”专家说,“它还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的‘大石块’呢? 你们每天在工作中忙忙碌碌,似乎很努力很有效率,可是否真正抓住了最重要的事情呢?”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位专家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管理专家李艾米去拜访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裁查理·施瓦伯先生。李艾米表示让他与公司每位经理谈15分钟,他即可改善公司的效率,增加公司的销售额。施瓦伯问:“这要花多少钱?”

  李艾米说:“你不用马上给我钱,等你认为有效果了,你觉着该值多少钱,寄张支票给我就行了。”

  施瓦伯同意了。于是李艾米与每位经理都谈了15分钟,谈话的内容很简单,专家只要求他们在每日终了时,将次日需完成的6件最重要的工作写下来,并依重要性顺序编号。次日早晨从表上的第一件工作开始,每完成一项便将它从表上划去;若有当日未完成的工作,则必须列入次日的表中。每位经理须切实执行三个月。

  三个月后,查理·施瓦伯送了一张3.5万美元的支票给李艾米,这是他认为值得为此观念付出的代价。

  这两个管理专家的故事说明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差别只在于一位是在课堂上“免费”传授,另一位轻松地拿到了3.5万美元的支票。

  同样的空间,放置东西时的先后顺序不同,结局就大相径庭;同样的时间,工作安排的顺序不同,结果也千差万别。而不幸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资源都是极其有限的,经不起挥霍浪费,也无法在事后弥补。所以说,最重要的“大石块”一定要排在第一位,否则你就没有空间放它、没有时间做它了。具体而言,你也许不一定非要列出6个“大石块”,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观念既然对查理·施瓦伯价值3.5万美元,为什么不值得你去试试呢?

  美国商业精英鲍伯·费佛在他的每个工作日里,一开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当天要做的事情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所有能够带来新生意、增加营业额的工作;第二类是为了维持现有的状况、或使现有状况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一切工作;第三类则包括所有必须去做、但对企业和利润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

  在完成所有第一类工作之前,鲍伯·费佛绝不会开始第二类工作,而且在全部完成第二类工作之前,绝不会着手进行第三类工作。“我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将第一类工作完全结束”,鲍伯给自己规定,因为上午是他认为自己最清醒、最有建设性思考的时间。

  对于孩子来说,每天的作业显然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对于作业的内容也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首先完成学校内布置的、最重要的或比较费劲的,其次才是其他的。

  原则二: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确定时间下限,按时完成后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当年,中英两国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面对英方的种种理由和借口,邓小平同志给出了两个原则:第一,主权问题不能谈判;第二,谈判必须在两年内完成。

  时隔多年,我们仍不能不佩服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大智慧与高超的指挥艺术。第一个原则将英方精心准备的“条约有效论”(指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效)迎头击得粉碎;第二个原则将英方的“拖”字诀化于无形。正是这两个原则的确立,使香港顺利、如期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如果说第一个原则是仅限于特定的国际事务的话,那么第二个原则则值得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借鉴,那就是做事情时一定要给自己确定时间的下限。如果做一件事情时不给自己确定时间的下限,那么这件事很有可能就会无限期地做下去,很难完成。

  “你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在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者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你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永无休止地拖延下去。”鲍伯·费佛曾如此介绍自己的经验。

  对于孩子来说,适度的奖励很重要。如果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你不要随便给他加码,也就是说保证计划性,减少随意性。否则,孩子心里就会想:反正做完了作业还得学习,总会有新任务在后面等着,那么就慢慢来吧——很多孩子做作业拖拉的毛病就是这么来的。作为高效率的奖励,完成任务后,应该让孩子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原则三:应该做什么事情,就马上动手去做,不要等。

  有一段时间,女儿的口头禅是“等一下”,这让我很生气。

  按照我们的约定,每个周五、周六的晚上,女儿可以上网玩一个半小时的游戏,就是那个“摩尔庄园”。时间到了,我们叫她下线,她总是恋恋不舍地说“等一下”,刚开始我们还通融,让她把手头正玩着的游戏玩完或者是再延长一些时间,后来发现这样做不行,时间会越拖越长,而且让她养成一个坏习惯。

  女儿放学回来后(在下午四点半左右),可以玩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段比较适合体育运动),我们主张她下楼去找同学玩。可后来楼下的同学越来越少,甚至没有,那么就由她自由安排,先休息一会儿,再开始做作业。女儿经常看电视,原来是动画片,后来发展到一些几十集的连续剧,我们回家后,让她去做作业,她又是“等一下”……

  我告诉女儿:“不要再说‘等一下’。游戏时间既然规定好了,就要有时间概念,看时间快到了,就不要再玩新项目,否则到了时间结束不了,好像爸爸妈妈不通融似的,一次两次的例外可以,总这样就不对了,更不能因为看电视连续剧拖延时间。应该做的事情,马上就要去做,拖来拖去就耽误了。”

  原则四:要学会把事情化整为零,把时间积零为整。

  另外一个控制时间的艺术就是千万别说:等我有了时间就一定……结果呢,也许好长时间过去了,那件事还没来得及做。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应该去做,可是又很难安排出大块的时间,只好一拖再拖,到最后只能永远地把它们封存在“梦想柜”中。比如说,想看一本大部头的书,也许你不能拿出一段时间专门去看,但只要每天饭后睡前少看会儿电视,而翻看上几页,它就不会永远蒙着尘土放在一边了;想学英语或某种技能,不要寄希望你再“脱产”专门去学,每天记些单词学一点,不知不觉间,你的目标就已经实现了。

  记住,我们可以把事情化整为零,把时间积零为整,这个办法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就是这个办法,让女儿看完了很多的课外书。

  人与人的智力条件相差不大,大家又都很努力工作,但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多,其中,工作方法和效率上的差别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利用时间的高手来说,他们总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足够重要的事情;而对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来说,他们的时间永远不够,事情也总做不好。

  让孩子从小养成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孩子  做主  时间  父母  家庭教育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