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做事的动机、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自信约在3-4岁时出现,当孩子学会用汤勺将饭放进自己嘴里时,就会出现“我能做到”这种心理。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的正确做法如下:
注意同孩子说话的语气
不仅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而且在孩子做出努力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进行鼓励。
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
孩子除数学外,各科学习成绩都挺好,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笨学生。“你是一名好学生,数学仅仅是几门功课的一门,只要多花点时间成绩会好的。”
对孩子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爱
将孩子抱在怀里告诉他你为他而骄傲,经常地、诚恳地给予表扬。
对孩子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
不要说“你总是这样看不仔细题目”,这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你这次真的是看得太神速了,但如果你肯再看得慢些,我会非常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