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面均衡的家庭教育之道

http://www.sina.com.cn    《高素质 好成绩》 

  我并不是一个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或研究者,但是,在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写作生涯中,教育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道理很简单,教育是每个家庭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没有理由不关心我们的教育事业。况且,就我们每个个体来讲,教育也是对未来最好的规划,在我们一生中,有20年左右的最宝贵的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

  但是,从1999年4月6日开始,当我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父亲之后,在陪伴女儿成长10年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当今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体制改革的艰难以及无数家长切实的苦衷和无奈。返回头再看自己以往关于教育的文章和讨论,不仅有些汗颜,那些年少轻狂的宏论与指责,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在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和爱人的想法都很简单:这个可爱的小生命虽说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更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她能健康快乐地自由成长就好,我们不会刻意地要把她塑造成什么样子,一定非要如何如何。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我们也被迫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原来的想法,逐渐步入我们原来颇不以为然的那类家长的行列: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每天围着孩子转,节假日守候在辅导班教室的门口,为让孩子几年后能上个好学校,现在就开始密切注意各种动向与周围的人际关系资源……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大家都不容易,包括孩子、家长、老师以及教育部门的管理者,都是一肚子的苦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复杂,答案也五花八门:

  有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冲击,有我们特殊国情的延续;我们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短缺且分布极不均衡;我们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宝贝疙瘩,寄托着几代人的希望;有的觉得父母自己很失败,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下一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业压力太大,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也就等同于没有好工作、好生活,绝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具体到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有自己具体独特的情况和原因,但是也有很多的共性,这些共性是由父母的天性以及当今社会的大环境所共同决定的。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希望的是孩子健康快乐,在这个基础上,自然是希望他们能够有出息,最低限度是能够自食其力,如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那当然更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了从事低收入、没有社会地位的职业——人生来是平等的,这是作为生命个体本质上的平等,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社会确实存在着因地位、财富等因素划分出的阶层,虽然从理论上说,这些因素并不应该决定我们的生命和生活的质量,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会对一般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孩子和人的本性来说,当然都喜欢轻松的玩耍,但这么“玩”下去,将来怎么办?看着别的孩子学了那么多的知识,自家孩子在成绩和知识方面明显落后时,父母是否还能放心大胆地让孩子继续“玩”?我们敢冒这个风险吗?我们羡慕报刊上介绍的发达国家的那些教育方法,可是我们孩子的“出口”是在国内,我们能够完全参照他们的那些理念和方法吗?我们知道应该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享受学习的过程,可有些基础知识的训练就有其枯燥的一面,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完成能行吗?不强迫孩子,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可碰到困难就退缩,如何能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性格?教育体制要改革,可现在就是这样的实际情况,孩子一天天在长大,谁又能等待得起?我们知道应该培养孩子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良好的品质,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真是为难……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要我们作出回答。

  在女儿成长的这10年中,给我和爱人带来无穷的甜蜜和欢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充实、紧张、快乐,一个当初只有6斤9两的小生命,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超过1.6米的五年级的小学生。看着女儿今天的样子,我有时会恍惚:时间哪里去了?那个曾经我一只手就能把她托起来的小家伙,那个天天我一回来就要在我脖子上“骑高高”的淘气包,那个去幼儿园第一天大哭不止的小可怜,……“她们”都哪里去了?

  当然也有不少的烦恼,主要都集中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回顾这10年的教育历程,我们其实是一个被动转变的过程:修正了原来“潇洒”的理念和做法,变得比较务实和积极,更多的是在压力、责任、亲情、现实和未来等因素中寻找着一个艰难的平衡:

  玩与学的均衡

  课堂内外的均衡

  家庭和学校的均衡

  理想和现实的均衡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均衡

  优秀成材和快乐成长的均衡

  传统道德和现代竞争的均衡

  通才教育与特长教育的均衡

  自我个性与集体合作的均衡

  ……

  我们不能完全抵触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的教育模式,可也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考试机器;我们不愿加重孩子的负担,可也不能让他们一点压力也没有;我们不能只在意考试成绩,可总要让孩子学好基础知识,并培养上进心;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也要叮嘱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听老师的话……

  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尽管有许多的不如意,可我们别无选择,更不能消极和对抗,道理很简单: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教育过程又是不可逆的,无法等待和逃避,我们总要积极地担负起责任;我们又不敢冒太大的风险,用孩子做试验。所以,只好用我们的努力和智慧,调和折中,把风险降到最低,争取最大的收益。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和私人财产,他们将会有自己的道路和命运,但我相信: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一个好的教育基础,都将是他们远行的坚实支撑和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我的女儿仅仅10岁,并没有成为哈佛女孩、北大女生,或是万众瞩目的小明星,她只是一个普通、快乐的小学生,在不同级别的作文、数学、钢琴比赛中拿过一些奖项,在学校的各科成绩都处于前列,她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和出息?我不知道也不苛求,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作为父亲,我也只是在尽我的责任和努力。

  所以,这本书中的这些文章不能算是“成功经验”,而只是一个父亲在教育实践中的思考感悟和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出版界的朋友再三鼓励我将这些写出来,也许能对天下为人父母者有些许的帮助。出于对孩子的爱护,我不愿意在文中提及女儿的姓名、学校等具体情况,还要请大家谅解。

  祝愿所有的孩子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张健鹏           

2010年1月于北京世纪城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留言板电话:010-626763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