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卷首语:Shall We Talk(图)

http://www.sina.com.cn    《家庭学校》 
图为:第三期图书封面
图为:第三期图书封面

  胡月红

  我的父亲。

  他大概是中国式父亲里面非常典型的一例。

  沉默,不善言辞,不喜表达跟倾诉,甚至当事情失控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使用暴力。

  因为那似乎是他所知道的能让场面迅速“得到控制”的最好办法。

  因此小时候的我,非常地怕他,到了青少年时期则演变成不屑、冷漠跟疏离。

  仿佛那是一块巨大又生锈的铁,稍稍走近的话,就难免会磕磕碰碰受到伤害。

  所以,是不是干脆保持距离就好了?

  所以,以前生气的时候却假装没有生气,以为那样会让事情看上去“没那么糟糕”的我,简直就是他的缩影吧?

  多年后当我跟自己的治疗师谈到父亲时,最大的感受却是悲伤。

  当一个人难过愤怒不好受的时候,

  没有办法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没有办法给这种感受一个名字,

  让身边的人能理解并尝试分担。

  简单而粗暴的发泄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

  在充当“破坏者”角色的同时,也是“受害者”。

  在成长过程中,父亲教会我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很多要“生存下去”而必须知道的要领。

  勤劳,忍耐,善良,有责任感。

  因为这也是他那个时代要求他做到的。

  但是他忘记告诉我怎样做个快乐的人。

  因为那似乎并不是他成长中,必要的条件。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就说到,一个人必须先要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食物,健康等)和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免受威胁,疾病,钱等),他才可能去开始思考跟探索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潜能的实现等等)。

  而数十年前的中国,能存活下来,能三餐温饱,有瓦遮头,已经是福分。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与满足,似乎并没有被列入考虑范围。

  我渐渐发觉,父亲大概是认为满足了首要的两层需求(食物、教学费用等),就是他最大的责任吧。

  这是不是也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认知呢?

  所以他们认为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因为这在他们眼里,就是他们当时最大的幸福了。

  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幸福的是,现在的孩子有了能实现更高层次需求的空间与可能性。

  觉察,接纳,理解,沟通。

  这些词是不是都很陌生?

  太陌生,因为这在很多亲子教育中是缺席的。

  又或者,以上这些名词,听上去应该是属于一向承担大部分“照料”家庭的责任的“母亲”的?

  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