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馨点读

http://www.sina.com.cn    《一百万也换不来一个好孩子》 

  为了采写这篇文章,记者在广州采访了前来办疯狂英语培训班的李阳先生,紧接着飞抵北京,在李阳家里和李阳的妻子Kim聊了整整一个上午。

  文章写完后,拿给李阳过目——给主人公审稿,这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多年新闻从业经验告诉记者,一个小小的错误,即使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称赞,也有可能给主人公造成伤害。收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几乎全给文章中的主人公审过稿。

  李阳看完文章非常赞赏,不仅把文章全文贴到他的博客,还在博客里称赞说:“写这篇文章的翟老师非常专业。”在此,再一次感谢李阳老师接受记者的采访,并赞赏笔者的文章。

  写李阳家里的美式家教这篇文章的那几天,记者一直在思索着中西教育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教育,记者又重读了卢梭的《爱弥尔》。

  记者以前读过中国许多知名教育家的书,但总觉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读了半天,总在困惑地想这些各种各样的方法家长怎么记得住呢。有没有一种教育孩子的态度,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学了就真正地会教育孩子呢?而读《爱弥尔》时才觉得如醍醐灌顶,觉得这才是哲学层面的教育观,这才是触及到教育本质的东西,这才是家长一学就灵的教育观。卢梭最重要的观点是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地成长——按他的天性成长。

  以前觉得自己在树林里,看到的是花朵和果实,但是树林的全貌是看不清的;现在,站在巨人的肩上,突然看清了树林的全貌。这是我读卢梭书的感觉。

  卢梭在他的《爱弥尔》里讲了他永不会忘记的情景:一次,他看见一个保姆打一个啼哭的婴儿,婴儿马上闭嘴不哭了。卢梭心里想:这个孩子或许长大后有奴性,只要用严厉的手段就可以逼着他干这干那。可他想错了,这个挨了打的孩子,憋着一肚子愤怒,连呼吸都呼吸不出来了,小脸都青了。隔了一会儿,他才哭出声来,那高昂的哭声,包含着无边的怨恨和愤怒……卢梭甚至担心这孩子这样激动,会不会被气死。他说:“如果说,我怀疑过在人的心中是不是有天生的正义感和非正义感的话,单单这个例子就足可以消除我的怀疑。我相信,假使一块火热的炭偶尔掉到这孩子手上来的话,也许他觉得,还没有像轻轻地、然而是存心侮辱地打他一下那样痛呢。”

  正认为婴儿也有尊严,所以西方人对小孩子都非常尊重。一个中国学者曾问几个美国朋友,你们为何能够做到非常尊重儿童?美国朋友的回答惊人地一致:受了卢梭的影响。

  中西家教不同之处有很多,这里只谈三点:

  第一,认为婴儿也有尊严,所以西方人对小孩子都非常尊重。中国家长虽然理论上认同要尊重孩子,实际上很多时候做不到。

  西方家长从孩子一生下来就会想,就把他当成一个有人格、有尊严的独立生命个体来尊重。我们呢,把几个月的孩子当肉球,认为孩子两岁前不会“想”。

  看一看一些中国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

  场景一:电梯里有许多人,一个母亲带着3岁的小女孩进了电梯,小孩子嘴里喊叫着要按电梯按钮,一边从人群里往前挤。母亲一把扯住孩子,大声训斥道:“公共场合,不许大喊大叫,你的礼貌哪儿去了?挤了这位叔叔,向他道歉!”小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场景二:饭桌上,5岁的儿子嚼东西很响,爸爸厉声训斥道:“你怎么吃东西像猪一样响?嚼东西不能出声,这是礼貌!说你一百遍了,就是记不住!”

  家长可以教孩子有礼貌,但他根本不用礼貌的态度对孩子,这两个场景隐含的信息是:我想怎么说你就怎么说你,因为你还是个孩子,你不值得我像对成人那样来尊重你,我可以不在乎你的感受。

  中国的家长对孩子说话常用命令式的口吻。第一步,温和地命令:“好孩子,多吃一点儿吧。”第二步,严厉地命令:“你到底吃不吃?!”第三步,“不吃?找打?!”开始体罚。

  西方的家长跟孩子说话总是用商量、建议的口气,我们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会昌说,英国、美国的妈妈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以“ Do you think(你是不是觉得)……”做开头:你是不是觉得该写作业了?你是不是觉得该吃饭了?

  对孩子的不尊重,还表现在不尊重儿童的天性,总是把他当成缩小的成人,总是不顾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成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处于强势的成人,就像殖民者一样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一相情愿地把基督教、英语等他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强加在孩子头上。这里边的区别在于:殖民者并非真的为被殖民者好,但父母却是真心真意地为孩子好。

  不可否认,现行的小学教育中有很多违背儿童天性的地方。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可是七八节课几乎将孩子一整天都圈在教室里;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游戏的(动物都是在游戏中学习生存本领的),可是沉重得像山一样的作业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成功的,可是一次次考试让孩子饱尝了失败的苦涩,直到他对学习彻底失去兴趣……

  心理学家李子勋在《陪孩子长大》一书写道:“我们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教育。”

  第二,西方家长注重培育孩子的生活技能。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如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中国家长包办一切,对孩子是无限责任。

  在卫生间,两岁的孩子把卷纸抽得很长很长;在饭桌上,孩子把面包渣掉得到处都是;父母在前面走,刚会走路的孩子摇摇摆摆在后边跟着——这都是非常美国化的镜头。美国的父母认为,不能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孩子自己吃饭把衣服弄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认为,把衣服洗干净比重新培育孩子独立生活的积极性,要容易得多。

  美国父母认为,孩子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举一个西方人尊重残疾孩子的例子,也许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观点。父母带着残疾的孩子去旅游的话,决不会因为孩子残疾就帮他背包,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不是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废物,这就是一种尊重。

  比起美国家长,中国父母是太爱孩子了,他们以照料孩子的生活为永远的天职。他们宁愿给孩子喂饭而不肯让孩子自己吃饭,仅仅是因为怕孩子把衣服弄脏。引导孩子养成打扫卫生的习惯,远比你替他打扫房间更费事费力,教会孩子做饭,也比你为他做好饭更复杂、更艰巨。但是,别忘了,培育孩子的生活技能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的独立性差,太依赖父母,就是因为家长不知道0~3岁是培育孩子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不能认为孩子小,就总想代替孩子做事,或者是怕孩子伤了自己,就制止他做任何尝试。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信、独立等生存能力获得锻炼的机会。

  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里指出,大人替小孩子做事情,其坏处多多。首先,剥夺小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其次,养成小孩子懒惰的性格。小孩子的事情样样由父母替代他做,那他以后就不高兴自己去做了。他视父母如奴隶,以为是上帝给他的使者,所以无论什么事都推给父母去做。以后他在社会上做事,也会成为不尽职的人。可以说,大多数的人懒惰的都是在他们小时候养成的,也可以说是他们父母替他们养成的。最后,养成小孩子不识时务,不知劳苦的性格。

  第三,美国人注重孩子自信的培育,教育以鼓励肯定为主,即使批评,也是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戒尺教育,以批评指责为主,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教育不仅是培育孩子一种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把孩子培育成一个自信的人。鼓励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手段

  家长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个体平等地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是培育孩子的自信心的前提;培育孩子的生活技能也是培育他自信心的手段之一。

  美国人伊丽莎白·潘特利在她的《家庭教育的8堂必修课》中写道:“或许让孩子量力做一些家务的最大好处是能增强他的自尊心。孩子变得越能干,他就会越充满自信。有了自信和所有重要的生活技能,孩子就会变得更坚强,在生活中更加朝气蓬勃,能够应对一切生活的挑战。”

  其实,中西家教之诸多不同点,都可以追溯到生存的压力之轻重不同这个原因。美国的高中毕业生,成绩再差也能读社区大学,激烈竞争只限于哈佛等名牌大学;毕业后大都有一份丰衣足食的工作,激烈竞争也只限于能否进入摩根斯坦利等能给个人发展提供广阔前景的公司。而我们的孩子,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家长不可能不焦虑,于是苛求孩子完美似乎也成了别无选择的选择。

  但是,除了生存压力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选择爱的负面表达,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

  教育家陈鹤琴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里一再提到家长迁怒孩子的问题。的确,家长有可能迁怒于孩子,有时候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迁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工作压力、经济的压力、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与配偶的矛盾、对自己的不满意、对事业的不满意,这一大堆负面情绪无处发泄。对领导发泄?是找死;对同事发泄?会众叛亲离;对那一口子发泄?人家不吃你那一套。所以最安全的途径是骂孩子。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缺点,然后对孩子大声呵斥,唾沫飞溅。骂得义正辞严,骂完很有成就感,以为是尽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使命。

  但是,这可能只是表象。问题的本质是,家长需要依赖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

  记者摘下《古今故事报·蓝版》陈彤所著的短文《母亲的另类教育》,希望能给读者们一些启示——

  我不肯写我的母亲,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写她——她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她和我所有同学的母亲都不一样。她小姐出身,上过大学,走在街上永远挺胸抬头,在年轻的时候,吃过北京所有的馆子,去过北京所有的公园,在那一辈妇女中,像她那样的女人是不多的。我为有她这样的母亲骄傲,但是她为有我这样的女儿自豪吗?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的。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无论我受了什么委屈,无论我得到多么不公平的待遇,我永远会先问我自己: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有没有你自己的问题? 

  个子矮小我无法改变,但是口音我彻底改掉了——现在即使我告诉别人我是南方人,人家都会说不可能,为什么你没有一点儿口音?我心想,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舌学出来的! 

  母亲和我外婆的最大分歧在于,我母亲坚持认为不要给孩子任何可以依赖的幻想,要告诉孩子真相——你不是最优秀的,你不是最好的,这个世界上有比你更强的人,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不是错,但你要自己争取,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要的一切,有本事,你就自己去挣;没有本事,就不要抱怨。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给我取出1000元钱寄给我,母亲愤怒地说:“你去出差为什么不带够钱?你妈妈不是家庭妇女,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干这些事情?” 

  我在电话里哭了——后来她当然是给我寄了钱,但是警告我下不为例。的确,后来我没有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麻烦过她,因为她不止是一个母亲,还是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 

  母亲不是不肯为我作出牺牲,她只是不肯为我作出不必要的牺牲。 

  去年某一天深夜,我被送到医院急诊,母亲当时正负责宝钢项目,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告诉她我病情严重,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化疗,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 

  我常常想,母亲为什么甘愿用自己的命来换我的命,却不肯给我一点点依赖和幻想呢?这是母亲的另类教育吧。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