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育的第二个阶段是分离期,分离期主要在2~5岁期间完成,这个分离期的适应主要靠爸爸,父亲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儿童的活动,再忙再累都要抽时间和孩子玩,这可以避免妈妈和孩子过度依恋,因为妈妈爱孩子比爱丈夫还要深,孩子是妈妈的一部分。爸爸要做的事情是关心太太、爱太太,成为妈妈和孩子的第三者,把妈妈从孩子身边带开。如果先生不做这件事情,孩子和妈妈的依恋会滞留,这对东方人来讲没有问题,东方人是以家庭为主导的分化需求,也就是说每个孩子不需要分化到独立的个体,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结构,所以东方的孩子跟妈妈睡到五六岁都没关系。但对西方文化来讲,像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会受到别人异样的看法,会认为妈妈和孩子黏得太紧了,但东方的文化不认为这是麻烦,认为是正常的。心理学的主导理论是从西方的理性发展而来的,东方的更加感性,通常以感性的方式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一定到这个阶段非要分离。其实东方的男孩和女孩和爸爸妈妈没有分开,像我们到四五十岁时还会非常在意爸爸妈妈的看法,希望能够和他们的意见一致,这样的行为就是来自于东方文化。
从理论结构来讲,在这个时候爸爸要介入,夫妻两个要“重归于好”,让孩子能更独立地长大。在美国,2岁的孩子要分房睡觉,要让孩子独立地承受孤独、恐惧、黑暗、害怕。这些感受会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当孩子一个人在房间睡觉,醒来后他会哭,妈妈就会来,但后来慢慢地孩子的内在能力会增强,到5岁后他的心理结构就会变得比较成熟。东方的孩子相对来讲比较温和一些,因为父母担心孩子害怕所以会照顾他,于是孩子到5岁时还不能独立承受孤独、恐惧、黑暗。但是没关系,人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科学角度来看,孩子成长越慢,他的心理结构越坚强、越稳定。当爸爸妈妈意识到要给孩子这样一个孤独能力的训练时,在孩子5岁后鼓励他独自睡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孩子拒绝,父母也不要强迫坚持,可以用温柔间接的方法。
分离期之后是一个重要的平稳期,心理学称为相对期,相对期也是学习的重要期。这期间孩子的成长相对平稳,家长主要关心孩子人际交往、社会兴趣、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成长。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