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http://www.sina.com.cn    《培养有领导力的孩子》 

  小孩的志向如同孙悟空72变,说变就变;小孩的志向如同天气,阴晴无常;小孩的志向如同他们的小脸,哭笑多变。

  首先,小孩是天生的“动物专家”。小孩们生性喜欢小动物,最愿与动物“浑然一体”。小孩今天要买小仓鼠,明天要看小乌龟,后天要领养小巴狗,大后天要骑小马……还模仿父母平时对他们说话的态度、语音、语调,用“娃娃家”里小妈妈或小爸爸的身份,轻声细语地和小动物讲话,悉心照料着自家的小动物“娃娃”。 

  当小孩玩够了纸板游戏的“外科手术”,就下定决心说长大要做“兽医”。

  当小孩们在周末晚上三五成群地玩了“垄断游戏”(有关如何买卖铁路、土地、房产、银行等等的游戏)后,小孩就要长大做金融学家、银行家、股票中介、商人等等。他们想去垄断市场,这样他们就有很多的钱去买各种电脑游戏、玩具、糖果……

  当小孩疯狂地玩足了电脑游戏,因长时坐在地上椅上而腰酸背痛时,他们就发誓长大要做骨科医生。

  当小孩在学校年度科技展览会上的项目研究获得大奖时,当那个主题是有关每天班里不同的人在掉牙齿的年龄不吃黏性糖果的重要性时,他们会神采奕奕地说长大时去做牙医也不错,能让大人、小孩都自信地张嘴微笑。

  当小孩看到美籍华人后代关颖珊那么优雅地在冰上舞蹈时,便觉得去学花样溜冰或做花样滑冰教练也很不错。

  当小孩在自家的后院,追逐红蜻蜓、灰小鸟时;当他们打开鸟声模拟机,吸引森林中各类鸟飞来时;当他们以班级为单位出游,去植物园、动物园,大胆地伸出小手臂,把饲料放在撑开的小手掌上让小鸟来停留的时候;当他们在学校的年级表演中以“摇响世界,全民环保”为主题在台上挥手时,他们觉得长大以后必须做生物学家或环保专家。

  当小孩听到春天里的鸟叫虫鸣、淅沥小雨、轰隆雷声时;当他们在鬼节去讨糖果,听到每家的“恐怖”布置与声响时;当他们在白雪飘飘的圣诞节前后,听到收音机里播放着“铃儿响丁当”等特别令他们振奋的音乐时,小孩们就随随便便可以哼出一首好歌,或在钢琴上摆弄起天使音乐。他们觉得做一个神童音乐家莫扎特也不难,但绝对要长寿。

  当小孩参加游泳俱乐部正规训练几年,赢了几次自由式、蛙游、蝶游比赛后,他们扬言来年要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这儿的小孩子知道布什在位,美国祸不单行:经济萧条、9·11恐怖、伊拉克战争等等时,小学里的学生部就模拟两大政客,到处游说,争辩,为了赶掉布什,他们决定做即兴演说家。

  当身在美国,人们称会说中文的小孩真聪明时,那些在中文学校里每周学几小时中文的华人孩子认为长大后做某大公司国际市场的顾问或外交官也不错。这样,他们就可以像小爱丽斯那样漫游仙境,像格列佛那样周游列国。

  哇,我的心!哦,我的肝!“从小看大,7岁到老”,“天才”的迹象已经势不可挡!“向着明天,向着理想,向着胜利,我们勇敢前进……”“打铁不惜炭,养儿不惜钱”“男儿无志,寸铁无钢;女儿无志,烂草麻拈”。可怜的父母们瞪着傻眼,颤抖的手上拿着教育投资,对着多变的小孩志向,无所适从。大人们由此成了“追孩族”:追东奔西,气喘吁吁,似乎孩子不成明日之星,决不罢休。养孩子成了艰苦的“长跑”,而缺乏了自然的天伦之乐的享受。

  一些中国父母绝对希望独子独女成龙成凤:“哈佛”留学,“麻省”进修,“北大”保送,“清华”旁听……只怕书海畅游得智商绝顶、情商负值:一边舆论炒得沸沸扬扬,一边娇得孩子不会做饭,不会爬高山,不会走长路……碰到什么“秀”,男不男,女不女地来了一大帮:“男”的嬉皮,娇滴时胜林黛玉;“女”的强劲,能干似花木兰……不到一些免学费的欧洲大学课堂用父母各种钱财打几个盹,不到海外撞几下金钟,似乎就不能学贯中西,达到国际水准……在过去习惯于盲目崇拜,习惯于顺从、统一的祖辈及父母辈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地追逐着这种莫名其妙的人云亦云的时尚。

  现在这开放的、多元的社会,小孩不是非得经过“高考科举”才能走上仕途。小孩可以学一技之长,如姚明、郎朗或“文艺复兴”式的多面手,也照样走遍世界都不怕。孩子不是婴儿,需要时间独立思考。大人应培养他们独立地做一些判断、决定。

  现在的中国小学生缺少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许多快乐。科学追踪调查的结论说,欧美的小孩比东方的小孩更会放声大笑——人类最好的身体免疫力锻炼。在美国,人们感觉“小学”就是小一点地学,可以大玩;中学就是中等一点地学,适当玩;高中就是高水平一点地学,甚至可提前选修一些大学课程,十分繁忙;大学就是大大地学,聪明地安排玩乐(如果暑假也选课,大学可提前一到两年毕业)。据说中国社会的独生子女政策、高考竞争、学校排名压力、家长间互相攀比等等,自动排成了今日中国小学生的一星期日程表。如民谚(和电影有关)所说:“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夜茫茫》;星期三《路漫漫》;星期四《今夜星光灿烂》;星期五《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星期日《今天我休息》。”

  “爹娘做主,一辈受苦。”“小孩的性格就像好汤,都是家制的。”在“封资修”的年代,我们祖辈的婚姻、生活大多由大人包办。

  在社会主义新社会时,我们祖国的花朵,是听着这样美丽的歌成长起来的:“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文革”时,我们别无选择地做了工农兵。

  当“科学的春天”来临时,祖国和父母期望我们学习理工科,立即现代化。其实我们中的一些人本应该去学医,从文,或经商的……

  在全民奔小康途中,我们有了“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孩子珍贵得“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有其它一些国家的允许多子多孙,外加多孩福利避税政策,我们哪能不对独一无二的小祖宗“精雕细琢”呢?

  虽然知道“爹娘养身,自己长心”,但现在的父母们为了弥补昨天的遗憾,为了孩子从小有志、到老可倚,更变本加厉地来为子女教育投资。

  “恨铁不成钢,恨水不成冰。”因此,古代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变成了今天的“父母手上钱,孩子胸中志”。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家庭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