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图书简介(图)

http://www.sina.com.cn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图为:图书封面
图为:图书封面

  【基本信息】:

  书名:《“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  

  ISBN  9787302241454

  作者:于智博 周奕 史青星

  定价:30.00元

  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

  ——俞敏洪

  哈佛教授、著名教育专家林格、北京高中示范校101中学、十一学校校长等携手众多老师家长和大中学生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第一本由孩子而不是家长撰写的兼具家庭教育与励志作用的图书,描绘了国际化人才的成长路线图。从一个留级后仍然排名倒数的孩子,到成功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后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成长为500强企业抢手的国际化人才,为实现按照自己个性设计的人生规划而成为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中间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缩小的?

  本书颠覆“赢在起跑线”的教育模式,阐述真正的成功不是考上名校,而是通过自我发现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最适合自己个性的成功之路)并实现它。一些无法通过考试检测的软实力在成长的道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未来职场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保证。

  于智博三考GMAT的经历,对于参加高考等各类考试的考生同样具有重要的考前指导意义。孩子可以从中找到个性成长的榜样;家长可以找到摆脱名次阴影和择校危机的心灵慰藉及可操作路线,从而帮助孩子确定更加正确的、清晰的成长目标。如何逃离教育危机,相信本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有益探讨。

  【作者简介】:

  于智博

  籍贯北京,1982年出生于上海,小学时留过级,考过倒数。但是,父母为他撑起了保护伞,另辟蹊径,培养了他21种考试无法测度的软实力。高二后去了全校只有50人的美国最低级别的乡村高中。毕业时选择了全美最便宜的大学,报读商业管理系。因为这所不起眼的大学是他当时的“最佳匹配”。 

  两年后,于智博自己规划、沟通转入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供应链管理专业。其商学院拥有全美排名第一的供应链管理系,毕业生大多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在密州大期间,于智博发起并成功组织了以中国物流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布莱德中国物流论坛”,获得了2003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布莱德商学院路易斯荣誉奖”。

  大四时于智博选择了延迟半年毕业,期间在惠而浦实习,表现优异,并在毕业时获得了密州大“最佳学生”的荣誉奖,实现了从差生到优等生的聚变。毕业后进入Dell统筹计划部工作,在Dell的BPI活动中荣获绿带和黄带,并在2006年,成为Dell最年轻的全球供应经理。

  这时,于智博又做出了人生中又一个重大决定——报考哈佛商学院。哈佛商学院的理念是:“培养将给世界带来进步的未来领袖”。正是这种要造福人类的大气和崇高的理想,深深吸引了他,他认为在哈佛深造是实现他人生目标的最佳匹配。通过凤凰涅槃般的三考GMAT后,于智博成功进入哈佛商学院。MBA毕业,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裁员的潮流中,于智博获得五家全球著名公司的聘书,后来选择进入花旗,成为花旗银行十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工作近一年后,成功组建了南美银行界第一个专门服务中资企业的金融团队,并被评为“最佳新员工”,业绩突出。

  进名企、读哈佛只是于智博理想的一小部分,他早已为今后的人生制定了详细的战略图:就读哈佛MBA——进入跨国咨询公司——加入大公司高层——铸造中国的世界名牌——投身于提高中国人素质的事业。为了实现梦想,现在的于智博已经回国,担任中国最大的500强企业——联想集团总裁高级助理。

  (2009年,于智博在北京大学与国际知名企业家同台演讲,其良好的演讲素养与自身精彩的故事,获得了大学生们更多的欢迎。)

  周奕 

  管理学硕士;中美婚姻家庭治疗项目参与者,红十字会青少年生活教育讲师;现从事青少年及婚姻家庭辅导工作。

  史青星  

  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顾问, 铸魂育才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二十多年工作经历,多年来满怀激情投入早教及青少年教育、沟通及研究工作,本书很多内容是其呕心研究和实践多年的心得。

  【名家推荐】:

  个性化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成功,就是每一个孩子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至以后的效果;

  教育危机的出路与突破,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可操作的线路。

  我不建议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或者名校,我赞成男孩子像于智博那样从低起点起步。事实上,本来要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重点高中的家长,在听从我们的建议后,把孩子送入普通高中,孩子从底层开始奋斗,踏上自我发现之旅,也呈现出了后劲十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著名教育专家 林格(著有《管一辈子的教育》 、“杰出青少年自我发现之旅”系列等)  

  这是一本适合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书,很有阅读价值。希望这本书能引起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关注学生的教育透支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痛苦指数”,进而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或者如书中所说,如何提高软能力。

  好马蹄自扬!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告诫我们:“认识你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自我发现,正如这本书中所说,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然后自我实现。

  ——北京市高中示范校101中学副校长 语文特级教师  严寅贤

  于智博的人生经历之所以对学生有意义,是因为他的经历是可复制的。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校团委书记   唐旭东

  书中的主人公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不属于优秀中的一员,但却发展得很好,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教育能够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能够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选择;能够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能够多一把尺子衡量时,受教育的对象将迎来别样的人生。因此,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读的好书。

  本书谈到注重体育锻炼,让孩子 “能从运动中体味坚韧、顽强、自信、智慧、洒脱、勇敢、团队精神”, 这对于过分强调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会有很大的启发。

  书中主人公在选择大学时不是看重名牌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因为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还有同等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这可以警醒那些认为只要进了名校就等于成功了的人。

  细细品味此书,给我这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家长的人启发。

  ——北京市高中示范校 十一学校  副校长  吴凤琴

  I took greate interest in reading Lawrence’s book describing his path of growth, towards achieving what he is today. His personality is a perfect blend of the best that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have to offer: team oriented, friendly and easygoing, inquisitive, thoughtful, energetic and charismatic. I hope that Lawrence’s experience will be very helpful to man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spiring to enter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ssociate Professor   Li Jin

  于智博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喜欢独立思考,具有将这种思考和理想变成现实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且总是寻求最简便最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目标。这种独立思考、坚韧不拔与重视方法的个性,来自于他父亲的影响。因此,此书不仅对年轻人的成长有所激励,而且家长们也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周思源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我愿意跟读者们分享我的点滴体会。在我眼里,智博的不畏难、不言败、积极进取的心志,很值得海内外的年轻人学习。人生路上总是风风雨雨、走走停停,但雨后彩虹,拨云见日似是恒常规律。“成功需苦干”,不就是我们的座右铭吗?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林建平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