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面对负罪感

http://www.sina.com.cn    《解放父母 解放孩子》 

  如何面对负罪感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冲突了怎么办?

  ○孩子的快乐不能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

  ○找能够倾听而不做出评判的人诉说。

  ○和自己对话。

  ○当孩子发现自己有能力触发父母的负罪感,就相当于给他(她)一颗原子弹。

  在与讨论父母的感觉和保护它们的方法有关的所有课程中,凯瑟琳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但是,透过她紧闭的嘴唇,你可以察觉她内心是想反驳的。终于,有一天,她决定一吐为快。

  "吉诺特博士,我们一直在讨论父母的感觉,似乎自己生活在真空里一样!我们的孩子除了我们自己还能依靠谁!难道父母们可以自我放任,不再为孩子做些什么了吗?孩子全靠我们去关爱。我们不能屈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呢?如果一位母亲按照自己的真实感觉来,她会到了中午都不起床、从不给孩子换尿布,每次孩子一哭,就找根棒棒糖塞进他嘴里--只是因为她受不了噪音!如果父母都不照顾孩子的需要,那还有谁会?"

  "凯瑟琳,"吉诺特博士说,"你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特别是他们小时候。母亲可能想好好睡一觉,但是她不能,因为婴儿从凌晨到中午需要喝两瓶奶。如果一个只会爬的小孩儿累了,就得有人抱着。"

  "不过,当孩子开始成熟,就不用立即满足他的所有需要了。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对他们并不好。作为父母,我们的工作是教育他们,一点一滴地来,包括推迟满足他的需要的时间。这可以帮助他成长。例如,一个五岁的孩子,需要帮他养成习惯,当他的母亲在超市排队时,他要等一会儿才能上厕所。母亲可以说:'我不能在排队的时候带你去厕所,所以,等交完钱之后,我们马上就去。'这样就可以教会他为了尊重周围的人的感受而忍耐暂时的不快。我们不希望孩子们一直像情绪化的小婴儿一样,我们希望他们有能力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内尔看上去挺苦恼。"可是,吉诺特博士,"她说,"当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需要冲突了怎么办?我是说……好吧,你知道的,肯尼斯实际上没什么朋友,他一直过得很孤独。昨天,一位邻居带来一只小狗,她无法再养它,就问我们是否愿意收养。你真应该看看肯尼斯当时的样子,他跪下来,抱起小狗,他那时的表情是我从未见过的--他把脸贴在小狗身上蹭着,然后抬起头对我说:'我们可以留下它吗?噢,求求你了,妈妈,可以吗?'"

  "我非常想答应他,那小狗非常可爱,我知道它对肯尼斯的意义。但是,吉诺特博士,我对动物毛皮过敏,我会咳嗽。我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那么需要小狗,我想,干脆让他养着算了。"

  吉诺特博士非常缓慢地说:"内尔,孩子的快乐不能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这个代价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父母付出的是健康和善意,而孩子会得到其它方式的惩罚。

  "如果父母牺牲了某些东西满足了孩子,他会怎么想?他会说:'我逼我妈妈答应我养狗,我妈妈因为我而咳嗽生病,我是个可怕的人,我害怕!'

  "内尔,当孩子看到我们因他们而受苦时,他们会主动觉得自己有责任,我们的痛苦给他们带来了负罪感和恐惧。

  "现在,我们回到你最初提出的问题,当双方的需要冲突了怎么办。当我听到孩子说自己需要某样东西时,我就问自己:'这样东西是他需要的还是想要的?'要区分这两者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孩子有很多可以也应该被满足的真实需要,而他的欲望则是一个无底洞。例如,他想要和父母一起睡,而他需要睡在自己床上。圣诞节,他想要电视广告里的每一件玩具,而只需要其中的一两件而已。

  "那么肯尼斯呢?他想要什么?一只小狗。内尔,他需要什么?"

  内尔想了一会,试探着回答:"我猜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朋友。"

  "他需要你为他做的,"吉诺特博士说,"就是你帮助和支持他找到并交往一位朋友。"接着他转向大家,"如果你允许孩子看到你为了他而受苦,这对他没有任何帮助。你用自己的例子教他学会怎样不去保护自己,教会他软弱而不是坚强。"

  我认真地听着。吉诺特博士说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溺爱的惩罚",曾经伴随我长大。而且不止我一个人有如此经历!我敢说,你在你家邻近的任何文化、任何种族的家庭中都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要是去的话,我会担心死的,但是如果这对你非常重要的话--去吧!"

  "你把剩下的肉都吃了,亲爱的,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别管我,我会自己做点别的吃。"

  "别担心你的学费,儿子,如果必须超时工作,我也会去。你只要专心学习就行了。"

  这些父母想要的报答只是孩子的爱和感激。但是他们的孩子并不觉得感激,反而觉得恨。父母把属于自己的痛苦、烦恼和牺牲也带给了孩子,孩子根本承受不了。

  我把这些记下来提醒自己。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为了孩子受的苦与他们无关,我试着自愿为他们做事,而不是被迫--否则什么都不做。我意识到,与其给孩子增加负担,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心理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