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狼爸:打是给孩子定规矩,错了就要付出成本
资深评论员:打是一种野蛮的粗俗的原始的教育方式
心理工作者:期待全社会能更多关注狼爸背后的“爱”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以此为格言的“狼爸”将三个孩子送进北大,并出版畅销书《所以,北大兄妹》,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但与此同时,很多专家和家长也一直在质疑:打骂真能成为所有家长的良药吗?近日,“中国狼爸”萧百佑来到省会,做客河北电视台少儿科教频道《成长》栏目,与“邢台狼爸”、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狼爸观点
丢一粒饭我就打,以后还会丢饭吗?
萧百佑:中国狼爸这个名字,是北京一个著名的文化人江小渔送给我的,他了解我的孩子,其实狼比人更懂得集体意识,还有对下一代的关爱。
中国狼爸这个“LOGO”的意义在哪里呢?无论爸爸冠以狼爸也好,妈妈冠以虎妈或者是兔妈,都不重要,就像耐克那“一钩”,在中国它等于执行死刑,在老师那儿就等于“对”,但是在耐克,它品牌的价值过千亿。
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有很多智慧,但是老百姓是怎么总结的?“打”江山。另外,大家都把玩麻将叫打麻将、玩扑克叫打扑克,其实这个“打”也是一种人文科学。
我打孩子就是教育孩子,但是有个前提,就是怎么个打法。其实这些家规的目的,就是包拯的狗头铡,本来没想过用,就是放在那里惩戒的。丢一粒饭我就打,以后还会丢饭吗?一丢就赶快捡来吃,怎么会打呢?所以规矩是为了不要犯,犯了就要执行。
胡子宏(邢台市文联干部、作家):我是邢台狼爸。萧先生的做法,我一直在用。只不过我没有狼爸这么狼,没有狼爸这么狠。我的儿子从两岁到五岁这个阶段我制订了“三必打”:第一,玩电源插座必打;第二,过马路不拉爸爸的手必打;第三,玩打火机烧纸必打。你跟一个三岁的孩子讲道理,这里有电,一电就电死了,就见不到爸爸了,那不管用。
萧百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打得更狠。一粒饭掉在桌上不吃回来,就打一下,玩这些起码打十下。
观点碰撞
皇帝是打出来的 PK 打跑了打没了的
错了就要付出成本
萧百佑:我打孩子的工具有藤条和鸡毛掸。藤条的科学在哪里呢?它是南方的藤在水里泡半年,是水发藤,本身有韧度。打下去,它跟皮肤一接触肯定有痕迹,但是不留到三天以后。你要惩罚孩子、执行家法的时候,孩子不能喊疼不能哭不能躲。打的时候,是孩子拿藤条给我,说爸爸请打我多少下。一个错该打多少下,说清楚了,他数好多少下,数罪并罚的总数是多少,他自己要清楚。这是心理的一个征服过程,你错了就是要付出成本。
不打同样进北大
李宝臣(资深社会评论员):萧先生把这个“打”发挥到了极致,他利用国际ISO9000认证的理论,已经把它表格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智者,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他给社会造成了混乱。不能说他现在成功了,他就更具有普遍性。
我从没打过儿子,但他也进了北大。打孩子无非认为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随便打,殊不知孩子是社会财产。为什么国家要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那就是保护这些孩子免于遭受非正常的虐待。我认为把人视为高等动物的前提下,再去谈狼爸虎妈才有意义。如果你说狼比人还高级,那我们大家都没有必要再去谈教育,而应该把所有的孩子交给狼去教育。从动物学的虎毒不食子来看,萧先生被誉为狼爸,是对狼的侮辱。人就应该是“人”。打是一种野蛮的粗俗的原始的教育方式,我感觉跟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方舟(格荣斯心理事业发展中心首席专家):我本人是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但真的不是打出来的。我心里始终感恩的是,父母给我的陪伴和支持。
东子(《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教育专家):我是人,是一个正常的父亲,跟其他父亲一样爱孩子。但是我知道这个爱需要理性,不能溺爱。理性中包含着狼性,因为人性源于兽性,狼跟人之间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我还是倾向于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