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和外孙女都是我带的,经常有人夸我“带得好”。现在外孙女上学了,我就主要带孙子。小孙子5岁,正上幼儿园大班,儿子儿媳工作忙,所以孙子幼儿园以外的生活基本都由我负责。进入冬季以来,小孙子吃得好睡得香,连感冒都未有一次,每天小脸蛋红扑扑的,身体棒极了。前几天楼上邻居见了面还向我“取经”,说她孩子喂不进饭,怎么才能像我孙子一样大口吃呢?我就告诉她,很简单,就是粗养和放养。
“粗养”——一日三餐粗茶淡饭
我们北方人,以面食为主,辅以蔬菜、鱼、肉作为主料,变换着花样就是每日三餐的内容了。蒸包子、包饺子、糯米糕、手擀面、疙瘩汤、小油饼等轮着来,长此以往孩子既感兴趣,身体也乐于接受,健康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粗养”的对立面就是“细养”了。我最反对零食不断或经常外出就餐。零食口味重营养差,会败坏孩子的口感和食欲;外出就餐虽因口味变化孩子当顿会吃得多,但往往此后好几顿都吃不下。因此都是孩子健康的大敌,坚决不能多。
“放养”——放手让孩子“上山”“下海”
“阳光”能杀菌能补钙,“沙、土、水”是孩子的最爱,这些也都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最佳途径。我家离山和海都不远,只要出太阳,时间充裕,我就会带孩子或“上山”或“下海”;即使时间短去不了,至少也要在楼下玩一会儿。这样,孩子玩出了好心情,玩出了好身体,也顺带玩出了好胃口,一举三得。
“放养”的对立面就是“娇养”了。怕磕着、碰着、脏着,玩得干干净净的文文雅雅的,这样的孩子多半存在身体或精神上的健康问题。我不赞成。
但坚持“粗养”和“放养”,并不是随便、放松,反而是在思想上一点也不能马虎,不能凑合。凑合一次,孩子的身体必定给你点“颜色”看。孩子偶尔生病了,怎么办?我有“两秘招”:
1.首先相信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必须多休息+多流食+多喝水。我家的实践证明,人体自身的抵抗力确实是非常奇妙和厉害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都能自己“扛”过来。
2.孩子生病较重时,用“姜”来补养。别小看姜,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农村就是靠“姜”来保障孩子健康的,家家都会备上几块姜。
方法有这么几种:简单点是“姜汤泡脚”,将适量姜切碎烧汤,放松泡脚至热气冲顶浑身发热,立即上床休息,注意不再着凉;另一种是“姜澡”,将适量姜切片烧汤,让孩子躺在铺好浴巾的床上,用热姜汤擦身,用热姜片刮重点穴位,如太阳穴、尾椎、颈椎、腕关节及四肢的弯曲处等,同时做好保暖,至姜汤不热时立即盖被子睡觉,醒后一般病就好了大半,只要再注意休息巩固一下就行。
“两秘招”实在不起作用了,我们才会去医院找大夫。切记,“是药三分毒”,千万不能随便地破坏了孩子的自身免疫力。要想健康,粗养+放养是捷径,这是我多年实践经验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