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给孩子的交往画圈吗?

http://www.sina.com.cn    《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 

  幼儿园的孩子,除了老师,就是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就没有自己的独立交往。在孩子有限的交往里,父母的意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是不会天然反感谁、讨好谁的,只要有人跟他玩,他就很高兴。孩子没有择友意识,父母可有择友意识。大多数父母都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家庭条件好的,穿着打扮光鲜的,说话有礼貌的孩子玩;不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大街上无人看管的,穿着脏兮兮的,粗话连篇的孩子玩。

  父母用给孩子的交往画圈吗?孩子生活在单纯的小圈子里,对孩子的成长就一定有利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孩子有好坏之分吗?在我看来,每个地方都有相对好与不好的孩子。有的孩子,衣着不光鲜,家庭境遇不好,但孩子本人正直、善良、很有人情味;有的孩子,衣着很光鲜,家庭条件很好,但孩子的脾气很大,说话很冲,把家境不如他的人都不放眼里。你希望孩子跟前一个家贫的孩子玩,还是跟后一个家富的孩子玩呢?我想,有魄力、有自信的家长是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跟那个富家小孩在一起,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跟那个贫家小孩在一起。每个父母都想孩子学好,不想孩子学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心里,父母不对“好”“坏”孩子有区分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接着,我们要探讨的是:“好”孩子就一定是讨人喜欢的孩子,“坏”孩子就一定是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吗?如果是那样,为什么不少孩子都愿跟那些所谓的坏孩子玩,而不愿跟那些所谓的好孩子玩呢?孩子见着那些讲“文明”的、“守规矩”的、“乖乖巧巧”的好孩子就躲开,生怕父母也将自己变成他(或她)那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是父母的好坏标准有问题,还是孩子的是非准则出现了问题?

  在我看来,是父母的好坏标准出现了问题。孩子见着孩子,不管对方家庭地位高低,不管对方在幼儿园表现“好”“坏”,不管对方说话是否“文明”,不管对方动作是否“粗野”,不管对方学没学多少东西,只要两个(或几个)孩子气味相投、性情接近,就会玩到一起。父母是靠理性、世俗观念在替孩子择友,孩子则是靠本能、直觉在择友——父母和孩子的择友标准时常是不一致的。那些淘气的、调皮的、不按成人规矩说话行事的所谓坏孩子,未必就是不讨孩子喜欢的坏孩子;那些听话的、守规矩的、讨成人喜欢的所谓好孩子,未必就是讨孩子喜欢的好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择友标准,自己选择的朋友,未必就不如父母替他选择的;特别是在小时候,孩子凭直觉看人,父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哪有不看走眼的道理?

  天真无邪、没有受过污染的孩子是不会看错人的,他们天生就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虚情假意的人,不用父母教诲,孩子本能地就会远离这样的人;心直口快,率性而为,敢作敢为,平等待人,表里如一的人,孩子本能地就愿与这样的人待在一起。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孩子手里的,我们不能受骗于假象,误解了自己的孩子,也误解了别人的孩子。

  那么,是不是孩子跟“好”孩子就一定会学好,跟“坏”孩子就一定会学坏?对于大孩子,此话也许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对于小孩子,就未必了。首先,对于小孩子,是不能轻易断定其是好是坏的。淘气、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坏孩子;听话、乖巧的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其次,孩子跟“好”孩子也许能玩到一起,也许就玩不到一起。两个“气味”不投的孩子,一个嫌一个脏,一个嫌一个矫情,生活习性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淘气包跟所谓的好孩子待都待不到一起,怎么可能学好呢?再次,孩子跟“坏”孩子是否会学坏,也是非常不确定的。有的孩子,在哪儿都是讲吃穿、讲排场、讲物质享受,你的孩子跟这样的孩子在一起,比吃穿、比享受,不受影响似乎是不可能的。有的孩子,即使说话、做事野一点、粗一点、莽撞一点、淘气一点,但没有整人、害人之心,没有贪人便宜之嫌,没有飞扬跋扈之气,你的孩子跟这样的“坏”孩子在一起会学坏吗?

  最后,我们要探讨的是:用不用给孩子的交往画圈?用不用让孩子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在我看来,不给孩子的交往画圈是不可能的。我们家长既不可能让孩子去跟那些比阔斗富的孩子玩,也不可能让孩子去跟那些欺负人、侮辱人、践踏人的孩子玩,更不可能让孩子去跟那些诡计多端、心术不正的孩子玩。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孩子生活在比阔斗富、寡廉鲜耻的家庭,能不受其影响,不打上其家庭的烙印吗?让孩子远离这样的人家,远离这样的孩子,就像让孩子远离传染性病毒一样。然而,给孩子画圈,不让孩子跟有毛病的孩子玩,也不现实。哪个孩子没有一点毛病?自己的孩子就没有一点毛病?如果把所有的有点毛病的孩子都排除在外,你的孩子还能找到一个可玩的孩子吗?你的孩子就不会成为别人规避、远离的对象吗?孩子好到不能再好,也就不真实,不可信了。让孩子跟普普通通,真真实实,有些缺点,有点毛病,但本质正直、善良的孩子一起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生活是怎样的,孩子的交往就是怎样的。父母没有让孩子生活在单纯的小圈子里,孩子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长大了,独立生活、独立交往了,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发憷,不会有不适的反应。

  我们父母为孩子的交往画圈,是为让孩子免遭“传染性病毒”的侵害。如果我们画圈,不仅把“传染病”画在了圈外,而且把所有的“细菌”都画在了圈外,我们的孩子在狭小的、纯净的、受人保护的环境里长大,他能融入社会,经受社会大家庭的考验和洗礼吗?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为什么不能顺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就是因为他们以前的生活圈子太小、太窄了,根本不知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是怎样的。为使我们的孩子具有强大的免疫力、抵抗力、竞争力、适应力,从小就应让他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打交道,锻炼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孩子的生活圈子越大,能耐会越大,出息也会越大。不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怎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交往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