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 安徽桐城人,现居美国,从事教育工作。曾译有《赛珍珠文化传记》(合译,彼得康著)、《河湾》(V.S。奈保尔著)、《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彼得·阿克罗伊德著) 等著作。其评论文章散见于《中国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华商报》、《东方早报》、《文汇报》、《侨报》、《世界日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文景》等。
昨日和一教授聊天,说到前不久上海学生参加的一次国际考试,说是勇拿冠军,把第二名都甩得很远,教授忍不住感叹:你们真厉害。
我说没什么,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们学时就比你们长,且善于应试,我们的教学是在考试指挥棒之下开展的教学(teaching to the test)。目前美国也有了这种倾向,尤其是在布什时代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加强了教育测评的力度。但是据我看,和中国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我们小孩被抽去参加一次全国教育进步考试,学校又是发通知最后又是发证书,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平时很少有这种“大考”。而在国内,这种大范围的统考十分普遍。
除了国内的学生考试擅长以外,在美国的中国以及其他亚裔小孩,经常学习成绩优秀,以至于在Affirmative action(平权法案)等政策之下,大家反倒吃亏,因为录取时候,优先照顾的往往是黑人考生。这时候会出现一种反向歧视。
那么为什么亚裔小孩成绩比较好呢?这有多方面原因。有人曾经总结过,说华人教会或者中文学校之类社区组织,或是韩国人的韩国人学校之类组织,促使家长之间相互交流,成为一种“学习型社区”,有利于经验的交流和信息的传播,另外还有群体压力的作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我发觉是学时的差别。
过去我在雪城上学,我们一位教授Phil Doughty上课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疑似开玩笑,事实上我觉得颇有道理:各种各样的教学奇招,最后发现效果都有限,最有用的是Time on task, 就是多花时间在学习任务上面。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课外时间造成的差异是其一。人晚饭后几个小时做什么,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回家之后,中国小孩经常会被家长督促学习,美国小孩则有很多热衷于其他活动,例如高中阶段的什么拉拉队表演之类,这种活动就很耗费时间。所以如果计入这些因素,大家比较的前提条件就根本不一样。南 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