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觉得我的童年还不错

http://www.sina.com.cn    《家庭学校》 

  凹老师,原名曹铁鸥,80后,现居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信息系毕业,经济学硕士,曾任新华社记者编辑。2007~2010年翻译出版《Java编程风格》、《高效人士的116条IT秘笈》、《网络创业之道》等图书。2008年和妻子创办A&J摄影工作室,清新自然的影像风格在网络上有很好的口碑。

  个人博客:Autorun@蚌病生珠

  在文艺小圈子里凹老师一直以自成风格的文字和摄影而拥有一批固定的粉丝,他努力工作,既拥有通常所说的“赢”和成功,也有一份自身的追求和梦想。他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自己的思考和坚持,比起很多不着边际的文艺青年,他有一份始终如一的踏实努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比起很多同样在一线城市努力打拼不停漂泊的80后,他有一份自己一直坚持的生存之外的梦想,让平淡的生活多了鲜亮的色彩和印记。正如他自己所说,最浪漫的事情,是像年轻人一样有梦想地生活下去。

  因为个性和家教,凹老师没有像很多80后一样从小承受“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压力,但同样经受了传统教育体制中不可避免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有着正统的成长道路,也有着不一样的梦想和坚持的他,在谈论“起跑线”和相关教育问题时,显得客观而理性。从他关于童年经历、“成功”定义以及下一代教育问题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而立之年的他有着一份自己独特的坚定。

  关于“起跑线”: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输赢

  凹老师最初从媒体上听闻“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大概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他的小学和初中基本上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末和九十年代初度过的,虽然从小就被教育“努力学习考大学”等等,但相比现在小孩的教育环境还算宽松,人们对孩子的期望也没有那么功利。

  在他眼里,很难去定义和判断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因为很多时候,一种想法一种口号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心态,“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很可能是父母一代对自我成长经历中的遗憾的一种弥补。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则又包含许多疑问和矛盾。凹老师就质疑道:“如果人生真的有起跑线,终点又是在哪里呢?每个人的轨道又是在哪里呢?如果真的在起跑线上就定输赢的话,那‘大器晚成’这样的说法又从何说起呢?如果每个人经历的是没有可比性的人生轨迹,那又有什么可比较输赢的意义呢?”

  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逻辑问题或者二元论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显而易见,一个流行多年的口号背后所暗藏的主体人群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可见的各种矛盾和难以解开的疑问,正是其所以不断被提及并深挖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位经济学硕士和新华社记者编辑,凹老师给出了他的分析和解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这种转型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从以前的平均主义向开放开明的社会格局转变的过程中,各种从前被压抑和抹杀的意识开始觉醒,比如竞争意识,我想这可能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说法的起因之一,“竞争”和“成功”的概念被泛化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小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转型时期社会的教育观。

  更深入一点说,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制度的传统多少还是会让中国人认为,读书,掌握知识,是通往成功,尤其是仕途成功,攫取功名利禄的一条捷径。如果说“十年寒窗”的苦不可避免,那当然是先下手为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了。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社会资源的有限,注定不能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为公民服务的目标来建设。我们的教育不是面向“幸福”和“自由发展”的教育,而是面向成功学的教育,更不幸的是,现在的社会状况下,成功学往往被庸俗化,等同于物质财富和资产积累。

  在凹老师看来,“竞争意识”觉醒、“社会资源有限”等都可能是“起跑线”流行的源头,此外,“成功”这个举足轻重的词也成为其背后的重要推手。凹老师并不认为成功只是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更看重不同的人生阶段该有不同的精彩时刻,在各个阶段追求各自的高峰体验。这一点,也关联到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在采访中,他始终贯穿自己的观点: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重在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独立完整的人格,而不是一开始就讨论输赢。教育应该让人明白如何做自己,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所有人挤在一条轨迹上拼个你死我活。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输赢,因为有时候人赢了财富,会输掉尊严、道德、时间、自由或者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关于童年:我觉得我的童年还不错

  实际上,这样一个走着传统成长路线又保持自身独立思考的80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既普通又独特,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让他既拥有传统意义上的“赢”和“成功”,也葆有一份自我追求与梦想。

  提到童年,凹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我的童年还不错”。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80后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会觉得还不错。父母的关心,周末和母亲的公园游乐,每年假期的外出旅游,都给他的童年带来许多快乐的回忆。同时,也因为从小性格偏静,没有很多同伴,更习惯在家看书画画,父亲也顺应他这种性格,为他在家制造各种玩乐的条件。除了买游戏机和游戏卡带,还经常陪着一起玩。更难得的是,父母从未打骂过他,这种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大概也能说明,任何的家庭教育都要根据小孩和家庭的特点来设置与实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温暖的环境下享受童年该享受的快乐。凹老师从小所受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收放有度”,父母给予管教的同时,也给予他一定的空间和自由,真正将他当做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生活个体对待。如凹老师自己所说:“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父母也没有一贯溺爱,也是有收有放,并且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尽量给我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学习方面,他也是个“好学生”,成绩一直不错,偶尔考不好也会像每个孩子一样害怕回家面对父母。比较特殊的是,他上学比较早,5岁多就上学了,这使他在学校习惯性地被当成更小的小朋友看待,因此失去一些展示的机会,但这种状况,也让他学会暗下功夫,该出手时就出手。“起跑线”比别人早,也因为有点早,失去一些同等的机会,他自己风趣地说:“这样算不算输在起跑线上?”。受访者/凹老师  采写/郑筱璐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