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智力过度开发会不会变天才?”“幼教小学化为何屡禁不止?”昨天,正值六一儿童节前夕,省教育厅邀请专家、家长(微博)、园长就幼儿成长、教育中的热点话题交心座谈。专家们提醒家长,幼儿教育要遵循成长规律,孩子不会因某个课程变天才。
2011年后,云南的学前教育迎来“春天”,目前,全省4257所幼儿园毛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2013年全省可达到50%左右。但春天里的幼儿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幼儿园过得自在,上小学就惨了!”一位小小班的妈妈道出了所有家长的纠结,“我的孩子什么兴趣班都没上,也没有家庭作业,每天上幼儿园她都很高兴。虽然我很希望看到她快乐成长,可我真不知道三年后她能不能适应现在的小学教育。”她说,看到别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就会识字、算术,也会担心女儿会输在起跑线上。交心会上,几乎所有发言的家长都认为让孩子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实属情非得已。“我们家长可以是各行各业专家,却不可能都是带孩子的专家。目前应试教育已经蔓延到幼儿教育,不让孩子学,行吗?”
不接受小学化教育一定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云南师范大学(微博)教育管理和科学研究院教授傅淳说:“幼儿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各种观察能力、自信心,注意力,让孩子过幸福愉快童年生活,学会生活常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远比比记多少字、算多少算术重要得多。”她说,从3到6岁儿童的发展规律来看,用小学化方式教育是不可取的,事实证明在幼儿园学数学、语文方面积累的优势,在小学1年就不存在了。反而,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不规范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带到小学后很难纠正。市教科院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高级教师江丽则劝诫家长,对孩子不要设定过高期望值,更不要轻易相信0至6岁小天才的神话。“幼儿有身心成长规律,不能提早、过度开发孩子的大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压力。孩子不可能因为某个课程就成为天才。”江丽建议,家长们不要沉迷于各类培训班、兴趣班,而应该多看看《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不要以为孩子会说一两个发音不准的单词而自豪,不要做“愚蠢的家长”,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
另外,江丽也提醒家长,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不能因为一个小细节,而抵消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举个例子,幼儿园教孩子红灯停,绿灯行。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却牵着孩子闯红灯。这就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抵消,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困惑。”
当然,专业师资匮乏也是造成幼教“小学化”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很多民办幼师都是小学教师转岗,甚至非师范生培训三个月便上岗。她们没有系统的学过幼教、很难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难免用小学化教育的方式教孩子。”原五华区教育局副局长曾丽琼说。专家们建议,加快高等专科幼儿师范学院的建设,在普通高等院校中设置幼教专业的双学位课程,扩招学前教育专业充实幼教队伍。
“加大对城镇公办园的投入,可以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一位公办园园长分析到,一级公办幼儿园能提供优质的幼儿教育,但每月的保育费仅为150元。当一级公办园人满为患,家长只能选择高收费的民办园这就是“入园难、入园贵”的核心。尽管每年国家和云南投入到幼教上的资金达到6.4亿,但绝大多数资金都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城镇幼儿园也才需要更多的政府投入来缓解发展压力和社会热点问题。在其他发达地区生均经费是1800元每人,而五华区是280元,这就是现实的差距。”
“现在的高等教育是大众化的,现在大学录取率已经逐年提高,家长们请不要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识字,就不能考上大学。”省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长罗崇敏(微博)认为,要做有价值的幼儿教育,做价值最大化的幼儿教育。大学里教诚信,幼儿园培养精英的教育现状,确实本末倒置了,“教育的目的不是期待和控制,而是服务和支持孩子,‘小学化教育’的存在,是教育观念关注点的错位。”在听说部分幼儿园让孩子学奥数时,罗崇敏立即要求严查:“上奥数课的幼儿园要马上封掉!”
交心会结束后,罗崇敏播放了自己作词的歌曲《孩子,你听》,他说,一颗平常的父母心和一点一滴的成长关注,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六一"礼物和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