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美国最想知道的是那里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天天在玩,考察了三周,得出的结论是,肯定不是天天在玩,也要学习、上兴趣班,但肯定比我们的孩子玩得多,而且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疯。
我是一个6岁、上大班孩子的妈,都说大班妈妈最辛苦,我的任务就是陪着儿子在不同的兴趣班之间奔波。有时想想自己累,孩子也累,向老公抱怨索性移民去美国好了。老公反问我:“你以为美国孩子不学习啊?”
情况究竟如何呢?去年暑假,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到美国和当地一个家庭共同生活了三周。说来也巧,这个家里有两个孩子,弟弟3岁,姐姐7岁,正好让我这个有点茫然和困惑的妈妈有了偷偷观察的机会。
学的时候没商量
当时正值暑假,住家妈妈虽是全职妈妈,但还是给孩子们报了暑假班。弟弟的暑假班和幼儿园类似,每天会有不同的活动,比如故事时间、户外运动、午睡、午餐点心等。姐姐的暑假班是每周一个主题,比如美术、舞蹈、形体……下午4点接好孩子后,住家妈妈再带孩子们去参加另外的课外兴趣班。姐姐有跆拳道课、游泳课、数学课(类似于我们的思维训练);弟弟则是游泳课。上完兴趣班,每天几乎要到7点才能到家。
不过,住家妈妈不是把孩子送去学校就不管了,每次放学时她都会和老师沟通,问问老师孩子上课的情况。到家后,妈妈会先出些题目给姐姐,做饭时,姐姐在餐桌上写作业。妈妈边做饭边向姐姐讲解。用餐完毕,妈妈收拾餐桌时,就是姐姐读故事的时间了,姐姐坐在位子上大声朗读,妈妈则一边洗碗一边听,有不对的地方再纠正。等给两个孩子洗好澡,妈妈还会耐心地讲上半个多小时的睡前故事。这样,忙碌的一天才算告一段落。除此之外,妈妈的车上备有儿童歌曲,收音机定在儿童节目频道,孩子一上车就打开听。
怎么样,和中国妈妈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吧。正当我感叹“地球上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准备回国后继续“磨刀霍霍向儿子”时,又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玩的时候不含糊
说起来住家妈妈和爸爸真是精力充沛,除了和孩子一起学习,还和孩子一起玩,平时一起自由自在地聊天、游戏、开玩笑,孩子和大人“疯在一起”。到了休息日,各种娱乐活动更是应接不暇。
运动自然不会少,如保龄球赛,自行车赛……社区里各个家庭组成自己的小队,互相竞技。
周末的聚会也是千奇百怪。有睡衣派对、烘焙大会、游泳池派对,有时还会规定好参加者的衣服要同一颜色,最离奇的是发型派对,参加者自己设计自己的发型,越奇怪越受欢迎。除了家庭聚会,住家妈妈所在的城市也会组织传统聚会,比如,海滩边的“龙虾节”、“乐队节”,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参与。
社会实践活动也很有趣。孩子们自制一些柠檬水、石头画,到路边叫卖来赚取零花钱。这么说起来,住家妈妈家孩子玩的内容要比我们家儿子更丰富了。
珍视孩子自发流露的求知欲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上几堂课,做几道练习题。那天,住家妈妈开车载我们外出,正巧路边的山上跑来一只山鸡(在那儿路边有山鸡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类似于在国内看到鸽子、麻雀)。妈妈提醒弟弟:“快看,右边有山鸡。”不过没等弟弟看到,车子便开过了。这时弟弟告诉妈妈想再看一看。妈妈立刻掉头开回去,把车停在路边,让弟弟看个够,回家后再翻出百科全书找出鸟类的那一章和弟弟一起读。回想起来,我家儿子也会为路边的一只流浪猫或一只小虫子而驻足停留,但我常常用“这有什么好看的,走吧走吧”或“下次看到了再告诉你”等借口打发他。我也明白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孩子的好奇心,但我做不到像住家妈妈那样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此尊重、在意孩子的好奇心。
我的反思
刚到美国之初,我纠结于美国孩子是不是也报了课外班,每天有多长时间在学习,其实问题不在于这些表面的数字,而在于这背后家长的态度和对孩子特有的学习方式是否足够尊重。
1.我给孩子报兴趣班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减轻负担,对于孩子的学习内容少有过问,和老师的沟通和配合就更少了。
2.我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疯的时间太少了。平时回到家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即便和儿子在一起,也很少完全融入儿子的游戏中;和朋友聚会时,基本是孩子玩孩子的,大人聊大人的,住家妈妈和爸爸那种发自内心的和孩子一起玩、一起乐的态度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所以,我决定以后要多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创造性地玩。文/BB妈妈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