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大洋彼岸的“虎妈”热潮刚退去,近在咫尺的“狼爸”就来了。《所以,北大兄妹》、《虎妈战歌》的出版给素质教育着实地敲出狠狠一击。在倡导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观念好不容易生根发芽的今天,似乎瞬间又被这对“野兽组合”所威胁。应试教育下的家庭教育,到底应以传统东方棍棒式的管教为主,还是要以西方式的沟通鼓励为主?家庭教育之路应该怎么走?
狼爸虎妈的教育之道
对于家庭教育的成果来说,孩子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个体。“狼娃”萧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童年有遗憾,记忆中只有一次是毫无顾忌无忧无虑地在玩,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现几次。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暂且不说“狼爸”是否真的“成功”,但这位22岁的孩子已经把其中的18年青春完完全全地都放在了学业上。再让我们看看“虎妈”制定的家规: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禁锢”下的“虎妞”分别成为了常春藤盟校和哈佛的学生。然而通过采访我们可以得知,这看似完美的结局背后却有过孩子歇斯底里的反抗。
“狼娃虎妞”的人生才刚开始,我们暂且无法得知他们将来会走出怎么的道路。但在以“进入名校”作为前提下的目标,“狼爸虎妈”无疑确实做到了,也向我们展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家庭教育没有模板
北京大学社会调研中心年中曾针对超过1200名北大学生做过一份调查,92%的学生认为家庭氛围非常和谐的,另外有68.2%的学生是非常典型的,他们家庭构成的家庭成员,是非常典型的和谐型的学习型家庭。所谓和谐,当然没有出现如“狼爸虎妈”棍棒喝骂的情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安天剑教授表示:和谐而带有学习型的家庭,非常有助于人才的成长。北大学生的家长,不是从现有的智力思维和智力台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而是注重塑造培养孩子的成功的人格。
“狼爸虎妈”的教育模式并非是通向名校的“华山一条路”,他们的教育方法可以理解,但我们无需要把其奉作家庭教育的“圣经”。每位家长都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家庭背景、孩子状况等安排合适的方法进行子女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快乐学习
那么家长应该以何种教育方式和目标去培养孩子的成长呢?英国著名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他认为,生活应当是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应当围绕“完满生活”展开,所谓“完满生活”除物质条件方面,还包括怎样拥有健康,怎样培养心智,怎样教育子女等内容。
从北大这份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快乐学习的家庭环境更容易令孩子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著名教育专家、精锐国际教育集总裁张熙指出,在孩子求学阶段时,家长就应该着重培养子女的学习力,为孩子营造合适的环境和方法,要让从前的“强迫学”变成“主动学”,最终令孩子实现快乐的学习。
张熙表示,快乐学习源于兴趣,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怀有这种特殊的喜好时,孩子就会主动去完成这件事,并且乐此不疲。想要将不喜欢的事或没有兴趣的事转化为由兴趣的事,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加深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并实际参与其中。当孩子没有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的时候,单向的填鸭式教学变成了双向的学生主动索取知识,孩子自然能以轻松的姿态从容面对学习。当孩子自学的兴趣意愿提高,意味着将来即使走向了社会,学习力也会更强。换一个角度对子女来说,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智,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绩也是值得父母所欣慰的事情。
用爱建筑家庭教育
对于一般家长来说,“狼爸虎妈”既非榜样亦非不值参考,而是作为一个案例给予我们思考。为人父母,与其单纯靠“打”来解决问题的手段来驱赶孩子,还不如让孩子主动地走在前面。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教育也一样。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学习的土壤或学习的环境,需要所有家长们价值观的引领。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多与他们沟通,了解孩子的感情,用爱为他们引导,为孩子培养一个享受快乐而去学习的心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当孩子能够处理好现实中的压力时就会发现,学习的过程原本可以更轻松、更快乐。考入名校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而人生中不断学习进步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