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在“做梦”也是一种学习

  《好孩子》

  清理房子时,清出一个我儿子小时候,朋友送给他的印第安人捕梦网。圆形的网,四周垂挂着印第安饰物,因为做工很精致,所以留到了现在。看到这个捕梦网,不禁想到婴儿的梦,这是一个常被人误解的迷思。

  常言说“舒服不过躺下,好吃不过饺子”。对勤劳淳朴的中国人来说,劳累了一天,晚上得以躺下睡觉,那真是最舒服的事。但我们很少去质疑人为什么要睡觉,觉得它就像日出日落、春去秋来一样自然。

  睡眠之谜是在20世纪初,脑波仪发明后才慢慢解开的。过去人们都以为睡眠是大脑在休息,其实是不对的。睡眠时身体在休息,大脑在活动,在忙着整理白天收进来的信息,因此史奈德说“梦是清醒时真实生活的反映”。人的意识流从不停止,只是做梦时,肌肉都放松了,所以不会把梦境用肢体实际表演出来。

  刚开始的梦都与白天发生的事有关,但睡到午夜以后的梦,时间就逐渐拉远了,那时做的梦差不多是六至八天之前发生的事,而凌晨做的梦则与遥远的过去有关。老人对“想当年”的事记得牢,很可能是神经回路在夜间常常被活化的关系。活化的次数愈多,神经的连接愈牢固,愈不易忘记。核磁共振大脑睡眠影像支持了“大脑在睡眠时工作”的说法。

  很多人以为婴儿不会做梦,其实婴儿不但会,而且做梦的时间比成人还多,他们做梦的时间几乎是成人的两倍。脑波仪的研究显示,成人睡觉是九十分钟一个周期,婴儿是六十分钟一个周期,他们大部分睡眠时间是在做梦。

  婴儿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时间去做梦呢?因为梦的功能之一是整理归纳、去芜存菁。婴儿从一出生眼睛张开,就开始以两种方式交互进行学习:一是将外面的世界内化成自己的;二是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面的世界。婴儿自出生后就在大量学习,有很多东西要温习,这些白天接收进来的信息必须在梦里拿出来整理,所以婴儿做梦的时间比成人多。

  婴儿有时会做噩梦,大哭惊醒,那是因为白天玩得太过头了,收进来太多的信息,来不及处理,大脑负荷过重,像洗衣机塞了太多衣服洗不动时,机器就会发出声音跳动移位一样。老人家常告诫年轻没有经验的父母,婴儿睡觉前不可跟他玩得太疯,晚上会做噩梦,就是这个道理。

  从动物的实验得知,老鼠晚上做梦时,大脑脑波的形态与它白天学习跑迷宫时很相似,显示它做梦时是在练习跑迷宫。更好的例子是鸟类,鸟类是自然界中唯一跟人类一样有脑侧化功能的。也就是说,人用左脑说话,鸟用左脑唱歌。于是科学家便在公鸟的脑神经核上放探针,记录它在唱歌时大脑活化的形态。结果发现鸟睡觉做梦时,这两个神经核有活化,表示它在温习白天的功课;科学家注射麻醉剂到小鸟掌管唱歌的神经核,使它在晚上做梦时不得活化,结果小鸟学唱的效果严重受损。因此,科学家发现梦可以去芜存菁,白天的经验在梦中重新显示。做梦对学习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大脑在做梦时,活化的比平常基准线更厉害,显示工作得更辛苦;而且睡着了没有了意识,抑制的力量也就没有了,就是说理性不能限制思考了,所以很多发明是在梦中看到的。如苯的分子结构便是德国科学家在梦中看到一条蛇在咬它的尾巴,才想到是个圆形的结构。

  现在,一些家长为了孩子学好英文,就不停地给孩子播放英文录音带。孩子睡着了便听不见了,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既然一个好梦对孩子的身心都很重要,何不让孩子听完床边故事后入睡,让他的想象力在梦中发挥,何苦连睡觉时也不可放过呢?

  睡觉是人生一大享受,熟睡时大脑会分泌跟情绪有关的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及时补充大脑的需求,情绪就提升起来了。

  做个好梦是个很愉快的事,难怪印第安人要用捕梦网去捕捉快乐的梦了。希望在了解睡眠的本质之后,每一个人都能配合自己的生理状态,给自己一个好睡眠,给孩子一个好梦!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