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底线。当入学难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真心期望政府切实做好规划,调整政策,让孩子在同一条线上起跑
最近,几个朋友纷纷在北京市著名小学的学区内买了房子,价高,房小,年代久远。全家住得很差,还要背上沉重的房贷负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只要3年后,孩子能上那所小学,什么都值了。”朋友们的说法几乎都一样。
上小学为何要买一套房子?原来,这房子是学区房。据称只要购房满3年就能上划区内的重点小学。朋友的小孩今年3岁,按照她了解到的情况,现在如果不操心,将来上小学的时候就会很麻烦。“我家住在东边,附近有划区的小学,但是学位有限,质量也不好。而且以后小升初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如现在就择校,一次性解决问题。”朋友的解释很“专业”也很无奈。
小学属于打基础的阶段,目前许多城市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似乎没有必要去追逐价格高昂的“学区房”。但实际情况是,听起来很美的“就近入学”,实现起来却有些难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向大城市,以及生育小高峰的孩子步入学龄,不少大城市生源增多,但划区的小学学位却没有及时跟上。供不应求,学校只能设定一些条件,招收部分学生填满学位,其余的孩子交给家长自己搞定。以北京为例,据估计2012年幼升小人数达15万左右,到2017年每年至少18万,入学会是大难题。另一方面,同样是公立小学,却划分成若干个层级的重点校,优质教育资源无疑会吸引家长趋之若鹜。而有些优质教育资源,面对社会旺盛的需求,想出了各种“切蛋糕”分学位的办法,如给学区设定门槛、花样翻新的考试等等。此前,已有人提出,倘若都“就近入学”了,城市里怎么还会有“校车问题”?
上小学,原本应该是个相对单纯的教育问题,现在则逐渐变了味。“学区房”、“学区地产”成了不少楼盘最响亮的招牌,价格比周边同类房源高不少。择校费、托关系、批条子、权钱交易,更是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人在此过程中感到“不公平”。家里有钱住大房子、好房子,没钱住得远点、小点也无妨,但这为什么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基础教育?政府本应立足于促进公平,为什么要过分优待一些所谓的好学校,把资金、人才、资源一律向这些学校倾斜,让孩子从基础教育时可能面临不一样 的待遇?
其实,这类问题并不难解决。义务教育属于基本的公共服务,按照公平、可及、便利的原则,人人都应该有学可上,所接受的服务质量同样应“均等化”。从数量上讲,应按常住人口比例设定片区学校,有需要就设,使学位基本能满足人口发展的需要。从质量上讲,不应搞学校之间的特殊待遇,更不应人为地造成甚至强化好学校,而是要促进人才、资源均衡发展。
在这方面,很多国家有成熟经验,业内专家多年也一直在呼吁“削峰填谷”。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底线,当入学难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真心期望政府切实负起责任来,做好规划,调整政策,让孩子在同一条线上起跑。(李红梅)
[健康] | ·影响胎儿发育的14个新视点 | ·小儿反复感冒怎么办? | ·孕妇穿错衣服会伤害到胎儿 |
[营养] | ·天热别让宝宝贪凉 | ·产后坐月子怎么补? | |
[教育] |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 ·“拼暑假”该不该拒绝? | ·家有“小霸王”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