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友“随风了了”一直在为一件事举棋不定。女儿的同学提出要在她家过暑假,两人一起上25天的辅导班。这位网友爽快地答应女儿后,有点后悔。照顾一个陌生的孩子25天,每天还要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会有这个精力吗?能保证她的安全吗?为此她在西祠上发起了一个投票,记者持续关注这个调查发现,连续4天参加的网友人数不断增加。截至昨晚,已经有200个跟帖和500名网友参加投票。
妈妈对孩子的“烦恼”
发帖求援
女儿同学来“拼暑假”,该不该拒绝?
7月6日,西祠网友“随风了了”抛出一个问题,“女儿的同学要在我家住25天,若是你,会拒绝孩子这样的要求吗?”这位网友介绍,当天女儿期末考试结束,跟妈妈申请一个事儿,说自己有个同学家在乡镇,暑期补课没地方住,要住到家里来,并会出一定的生活费用。“我当时毫不犹豫答应了,钱就不要了,否则显得多小气啊,女儿听了很高兴。”但随后,网友“随风了了”说自己有点后悔了,一个陌生的孩子在自家待近一个月,自己能照顾过来吗?
随后她设定了两个选项供网友投票,看看大家碰到这样的问题都怎么解决。第一个选项是:“会,因为是孩子的朋友,照顾一下,没什么”;第二个选项是:“不会,因为是夏天,多一个人,多一样事情,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投票设置的第二天,参与网友有200多人,第四天,达400多人,截至昨晚已经有513人参加投票,376人支持,压倒性超过137人反对。
记者联系到发帖人,她说几经矛盾,还为此事开了全家会议。“不但要管孩子的吃住,还要负责她的出行安全,学校离我家也不近,人家的孩子住我这里,安全也总要考虑的。”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孩子同学到来。
网友观点
支持方:独生子女有个伴 反对方:担不起安全责任
记者大致统计了一下,在近200个跟帖中,支持“拼暑假”的仍然超过半数,他们觉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有个伴也不错啊”。网友“和氏笔”毫不犹豫地说,“我会的,孩子太孤单了”。网友“闲淡人身”坚定支持,“不过多双筷子,或许这个夏天,会是两个小姑娘终身的美好回忆呢!”网友“思绪飘零”想象着“女儿要是有个伴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还有跟帖表示,小时候相互到同学家住十来天是很正常的事,现在大家好像变得更容易担心了。
不过,反对的声音一样坚定。网友“一条河豚鱼”坦言,“我是不会同意的,我可以接受的是她在我家玩几天。另外,我自己是不会放心把女儿放到别人家寄养。”网友“群峰无语立斜阳”认为关键是负不起这个责,“玩几天我也没意见,如果有什么意外可怎么得了啊。”此外,孩子性情不合,快乐变烦恼,孩子犯错不好“吆喝”,也成为不少家长共同担心的问题。
在跟帖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叫“正义感恩”的网友,说到自己的妹妹正是因为跟别人拼暑假,而得到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后来甚至改叫对方的父母为“爸妈”。这名网友叫龙小兰,目前在南京仙林一所高校做老师。说起妹妹龙芙蓉和同学小王的情谊,让她这个当姐姐的都羡慕得不得了,“我到现在都没有交到这么好的闺密”。
家长态度
不反对“拼暑假”,就怕遇到个“万一”
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一位家长胡燕女士,她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个初二女孩的母亲。“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的安全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尤其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她说自己在20年前当老师的时候,孩子在学校摔跤,或者摔出点伤,家长根本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到学校找老师讨说法。但现在就不同了,孩子可能在顽皮中破了一点皮,就会找到学校,“为什么我的孩子离开家的时候好好的,回去就受伤了”。胡女士觉得在学校那么多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但家长因此向学校索赔的情况越来越多。
“虽然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但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万一发生呢?”她觉得在拼暑假的过程中,一旦有这个“万一”,家长可就惨了。
但她也不完全反对拼暑假,“女儿10岁之前,每年暑假都会请表妹到自家来,她们一起写作业、玩玩具、一起在地板上滚爬,真得非常开心”。不过她也放假在家,可以全天候看护两个小姑娘保证安全。此外她觉得小住几天,偶尔约出去看电影都可以,以及在学校的时光完全能满足她的交友需求了,并不需要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她不同意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家久住,更不允许女儿到别人家住,“女孩子每天晚上就应该在自己家里睡觉。”
专家说法
“拼暑假”能增进同学情谊,但家长一定要负起监管责任
记者随后采访了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潘春雷校长,他长期从事青少年学生的教育研究。潘校长首先肯定了搭伙过暑假可能存在的安全和责任问题。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没有零风险的事,就是在正常的生活中,家长带自己的孩子也存在风险。“如果一个未成年孩子到另一个孩子家过暑假,后者的家长是负有监护责任的,这就要求家长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时间精力,这样才能把责任担起来。”他建议如果没有,还是最好不要让别人的孩子来家。现在社会快速发展让每个人变得很忙,这种“忙”让家长不太愿意担这种责任。
“‘拼暑假’的好处在于,朝夕相处能让两个孩子感情加深,拥有独特的经历”。他补充说不光是孩子之间的友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也是这样。“需要大家真正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共同吃个早餐、陪孩子一起玩,在这个时段里,双方是充分关注对方,情感相互交融的,那种感受可能让他在心里记很久,对他一生都有影响”。不过培养孩子最终就是为了让他身心健康,感觉到幸福,但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止“拼暑假”一种。
[健康] | ·宝宝健康这些疑问你有吗? | ·生孩子“快”就好吗? | ·育儿:父母不能做的18件事 |
[营养] | ·天热别让宝宝贪凉 | ·产后坐月子怎么补? | ·10种牛奶喝法伤宝宝 |
[教育] | ·“拼暑假”该不该拒绝? | ·家有“小霸王”怎么办呢? | ·最有用的教子12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