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大策略助妈妈成功教学

http://www.sina.com.cn    《妈妈教的那些事,老师给不了》 

  本书能发挥指导效用的第一个前提是孩子愿意学习,其实愿意学习也是孩子的天性之一。第二个前提是:妈妈们愿意遵循自然的规律,尝试用正确的方法来教导孩子。

  在我们开始基础课程之前,妈妈首先要重视亲子关系。

  我的目标是:用五个特别的策略帮助妈妈做好在家教育的准备。

  策略一:观察

  作为一名正在培训中的妈妈老师,第一个功课是去动物园,选择一种动物并对其进行两个小时的有目的的观察。

  这个功课的真正目的是看我们是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

  这只是真正上课前的热身准备。因为在上课之前,我们需要在教室里花好几个小时来仔细观察和记录孩子们的行为和性格。

  观察孩子一天里的一举一动,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妈妈会比幼儿园老师观察得更仔细更全面,因为老师面对的是来自很多家庭的孩子,而妈妈面对的是每天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一个或者几个孩子。

  什么叫做有目的的观察?一般是指在孩子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带着问题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比如,孩子最喜欢什么?怎样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什么样的活动能帮助孩子安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孩子对待不同的事情会采取什么态度?孩子需要我们放慢速度吗?孩子需要我们怎样的帮助?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灰心、分心或者焦虑?什么是孩子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发挥他最好的一面?

  只有亲身实践后,你才能发现自己观察的作用。通过观察,你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感兴趣。就好比玩拼图游戏一样,孩子的天赋会慢慢地完整地呈现在你面前。你不仅会了解孩子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会清楚地知道他独特的天赋和能力。你会知道他什么时候可以学习新课程以及学习新东西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你能洞悉孩子的性格变化和学习模式,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帮助孩子确定他的发展方向,和他一起迎接学习过程中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你将学会真正地、更多地了解孩子、爱孩子。

  你不仅会了解孩子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会清楚地知道他独特的天赋和能力。 

  策略二:理解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正如保罗在圣经中所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有一张照片,记载着我曾经为走进孩子的世界而做的一件事:

  通过孩子们的眼睛看世界。

  照片中我坐在农产品站的一张椅子上。这个农产品站距离我住的地方大约30公里。我正在看着某处,似乎那里的风景更加迷人。我还记得爬上那个大椅子对我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但爬上去坐在那里的时候,我仿佛听见风在我耳边吹过,仿佛那时大地就在我的脚下。我经常用类似这样的方式,跳出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去体会孩子的思维世界。

  成年人和儿童对高度、尺寸的感觉不一样,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不一样。我的丈夫把4岁的女儿索菲亚扛在肩头上,并告诉她“牢牢抓住她的‘马’”。索菲亚困惑地看看周围说:“但是,爸爸,我没有马呀!”不是因为孩子尊重爸爸,不把爸爸当马,而是因为他们还不会用抽象思维理解比喻。有时我们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在他们头脑中却并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你对孩子说“在他们的头顶上”,他们会向天空望去。

  我坚信父母对子女的养育要遵循一条黄金法则: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当我们明白孩子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世界不同,我们才会付出极大的耐心,调整自己的做法,更积极地去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当孩子遇到一位能理解他的幼儿园老师时,很快就会爱上这位老师。同样,当孩子发现妈妈也能完全接纳和理解他的时候,他会很乐意从妈妈这里汲取知识,更何况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第一位的。

  所以,你会很容易地成为你孩子的老师,这本来就在上帝的计划中。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局限性,我们才会付出极大的耐心,更积极地去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策略三:细节

  尽管我从事过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但是我深深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妈妈老师不是那么容易。毕竟,教室是教室,家是家。然而在生活中,当我和孩子们愈加亲密的时候,很多突发事件会迫使我不得不经常转换自己的角色,并渐渐融合成为妈妈老师。这一转变过程很自然,你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自己身上。

  你是否曾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接听电话,一边还要倒牛奶?你是否曾一边用肩膀夹着电话,一边搅拌桌上的麦片粥,同时用后背关上抽屉?

  如此忙碌的妈妈还有精力来解决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吗?这样的妈妈会成为一位成功的妈妈老师吗?

  其实可以很简单。当孩子在妈妈身边时,我们需要将讲求效率的想法放在一边,花更多的精力先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印在孩子的脑中,也会是他模仿的对象。孩子是个天生的模仿者,我们也可以称呼他们为我们的“小镜子”。在圣经中保罗说:“你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这话说得非常好!为什么不养成每天观察自己行为的习惯呢?你每日的进步正是奠定孩子成功未来的基石。

  妈妈老师需要注意很多生活中自己行为的小细节。

  当我们负重前行时,要放慢步。

  当我们拿东西时,要用两只手。

  当我们开门关门以及推拉抽屉时,要尽量小心一些、动作轻一些。

  当我们给孩子系鞋带时,要把这件事当作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来做。

  一次只做一件事,并全神贯注于手头的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切的习惯,都是从小细节开始的。想做一名成功的妈妈老师,就必须从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开始,这些细节正是最好的、最简单的和最有效的教育。我们今后还要学习更多教导孩子的细节,你将会深切地了解到,你给孩子打下的学习根基,比以后他们要学习的数学和语文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勿以善小而不为。

  策略四:改变

  在当老师的第一年里,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教育经验。首先,老师需要克服自身的缺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孩子对某个事物的关注。在带我所教班级里的25个孩子时,我更了解到老师的态度对孩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有一次,学校要举办一个“宠物周”的活动。当爬行类动物周开始时(后面还有两个精彩的周:“鹦鹉周”和“仓鼠周”),我意识到我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肩负起老师的示范责任。于是我在活动正式举行的前一周预先学了一些关于蛇的知识,并鼓起最大的勇气用手拿着蛇。天知道我有多么不想这么做,可当我克服恐惧碰触蛇以后,发现蛇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可怕。除了我,其他老师无法这么做,他们克服不了对蛇的厌恶。

  很快,我们就看到了老师对蛇的态度给孩子们造成的影响。在课间休息时,我班上的孩子们在院子里打滚、吹泡泡,他们在宠物周里兴奋得不得了。然而他们拿着宠物蛇与其他班上的孩子打招呼时,那些孩子们都恐惧、厌恶地跑开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后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我意识到,我所克服的困难和迎接的挑战都是为我当好一位妈妈老师而做的准备。

  妈妈需要养成仔细观察自己日常行为的习惯,然后通过这些外在行为,省察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身上有不好的习惯,如果我们的心态很糟糕,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我们对待事物、对待世界的态度的改变会使我们越来越像妈妈老师,也会使我们更加温柔,更加有耐心,会使我们每天都更加快乐。

  策略五:信心

  或许你认为既做一个好妈妈同时又做一位出色的老师,这听起来过于理想化,因为你觉得自己就连做个好妈妈都很困难,连抽时间看个书、上个网都是一种幸运,哪儿还有时间精力做个好老师呢?你可能顶多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抽空翻开这本书读上一段。我知道你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我曾经也和你一样,经常会祈祷孩子能多睡一会儿,我好抓紧一小段空隙时间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也许你想知道应该如何从忙碌的妈妈角色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实践教导你的孩子。甚至你还不确定,孩子是否愿意接受你的教导。请继续阅读本书吧,哪怕只有一小段空闲时间,无论孩子还是妈妈,花时间成长和进步总是值得的。只有当你从心里先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你才能开始在行动上实践它。在家教育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凡事只有先开了头,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尽可能地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当你不想做家务而想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干吗不两件事一起做呢,就是在做家务事的同时教育孩子做家务。

  有时候你会很有成就感,因为有时孩子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孩子学会了从一数到十,或者他学会了系鞋带,或者背会了字母表。祝贺你!实际上你每天还会有一些小小的成绩。比如:你5岁的孩子说话时态度很好,或者是你3岁的孩子还没等你发话就把脏衣服放到了篮子里,再或者是你两岁的孩子学会拥抱小宝宝而没有堵住小宝宝的呼吸。

  这些小小的进步同样值得你关注和庆祝!同时,你还要注意休息。妈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当制定了一个新目标,又用无法达到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妈妈往往会有受挫感。所以,请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未来你一定会是好妈妈,相信这一点吧。信心会促使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

  当然,有时候也会失望,也会犯错(我希望你能把它当做学习的机会)。有时候你会感觉刚前进了两步,又后退了一步。没关系,这就是每天的生活,不要轻易放弃,只有继续下去,才能寻求正确的道路。当你因为身上的责任太重大而不知所措时,借用伊丽莎白·埃利奥特的一句话:“接着做下一件事。”

  让目标激励你,而不是越来越灰心。如果你自己都无法坚持用学习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来教育你的孩子,那么你又怎么指望和你朝夕相处的孩子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呢?信心就是坚持下去的最好理由。

  让你的目标激励你,而不是使你灰心。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教育  策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