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还孩子一个大自然

  从一项调查和一份清单说起

  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儿童很少有时间自由地自娱自乐,原因有许多: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有些家长不希望孩子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另一些家长把孩子的日程排得过满,不是去上课,就是去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 协会会长道格?科尔认为,现在的儿童正在遗弃那些简单的活动。他说:“爬树并在树枝中建巢能让儿童探究自己的极限并勇于承担风险。”

  由此,IPA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大部分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关),希望孩子们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自行从这个“大名单”中勾除一项。

  1.在河边草地上打滚

  2.捏泥团

  3.用面粉捏小玩意

  4.捉蝌蚪

  5.用花瓣制作香水

  6.在窗台上种水芹

  7.用硬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树

  10.在院子里挖一个洞穴

  11.用手和脚作画

  12.自己搞一次野餐

  13.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面包

  16.堆雪人

  17.创作一个泥雕

  18.参加一次探险

  19.在院子里露营

  20.烘烤蛋糕

  21.养小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棒游戏

  24.能认出5种鸟

  25.捉小虫子

  26.骑自行车过泥水坑

  27.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

  28.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

  29.在公园里找10种不同的叶子

  30.种菜

  31.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

  32.和别人小小地打一架

  在这32件事的清单里,有近20件是需要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下完成的,比照这个清单,你的孩子已经做了哪几件了呢?你有没有陪孩子一同去亲近大自然呢?

  理论界的重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八项。其中,提出的“自然认知智能”的定义是“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霍华德·加德纳把它列为八项智能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4位妈妈有感而发

  忆童年:大自然是一张大大的餐桌

  文/秋寒

  我的童年处于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那时候除了能填饱一日三餐也不敢有过多的奢想,但大自然母亲常常给我们准备了好多免费而又美味的食物,让我们享受着特有的欢乐和惊喜。

  每到清明前夕,我们一帮小伙伴就约在一起去野地里拔茅针。茅针有着嫩黄的茎、微红的草尖,拔一株下来,放到鼻间会有淡淡诱人的草香。剥掉最外面的一层草皮,里面的那簇发亮的绒状嫩草芯就是我们爱吃的茅针了。丢入口中,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味和一股草的清香。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桑葚成熟的季节。那时的桑树上挂满青的、红的、紫的桑葚。挑一枚紫中带黑的桑葚放进齿间,一股又酸又甜的汁水立即染紫了嘴唇。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牙齿发酸,口水泛滥!

  夏天的荷花池里的莲蓬也成了我们姐弟的美食。掰开莲蓬,露出绿色的莲子。剥去莲衣,把莲瓤放到口中。嫩嫩的莲子在细细的咀嚼下散发着清淡的荷香。虽然莲心微微有一点苦涩,却不影响我们对莲子的热爱。因为,一年当中,我们姐弟也只有这个机会能尝到新鲜的莲蓬。

  秋天的玉米被掰下以后,玉米杆就成了我们手中不要钱的“甘蔗”。拔下一根玉米杆,撕去上面的叶子。去掉两头,留下中间,再咬去皮,像嚼甘蔗一般咀嚼,咽下甜甜的汁水,吐去残渣,真是解渴又解馋。趁着没人注意我们的时候,便约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去分享,一人手持一根“金箍棒”,先“大闹天空”一番,然后并排坐在田埂旁,时而做吹萧状,时而换横笛状,滋滋有味地啃着我们手中的玉米杆。

  现在的孩子什么也不缺,但因为自己有这些美好的回忆,我特别喜欢带女儿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发现,希望她也能分享到我小时候的这份甜蜜!

  农耕体验:大自然给予孩子生命成长的体验

  文/雪宁

  现代的城市小孩和泥土、自然亲近的机会太少,朋友的工作坊举办了一系列的种稻的亲子活动。我和众多父母热烈响应。其实,我也是城市温室里长大的小孩,怎么也想不到这辈子会当一回“知青”下乡。

  活动分四次,第一次插秧是在3月的一个星期日的早上。从没有农耕过的我对插秧没有一点儿概念,对四岁的小袋鼠是否肯下田也没有多少信心。当天飘着小雨,农场的工作人员介绍了插秧的方法:要光脚下田,否则鞋子会陷在泥里拔不出来;要面对秧苗倒退着插,这样才插得整齐……大点儿的孩子听完解释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水田中。小袋鼠也着急地让我帮忙脱袜子,可脱掉了袜子的她却不肯光脚踩在泥巴上,我没有勉强她。小袋鼠站在田头看着哥哥姐姐们插得兴高采烈,心情十分纠结。这时,小袋鼠的叔叔走来抱她进入水田,她立刻变成无尾熊趴在叔叔身上。到了田中央和哥哥姐姐们汇合后,她才慢慢尝试把脚踩入泥巴中,站稳后开始信心大增,和哥哥姐姐一起兴致勃勃地拿苗插秧。在田埂上观望的我见状放下心来,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下去,我很怕泥土里的小虫。可是,如果不能克服自身的恐惧,这对小袋鼠是多么不好的示范。于是,我也鼓足勇气光脚迈入泥泞,水有些冷但泥土是温暖的,踩进去脚很快就陷入了泥土的包裹中。通过亲身的体验,我非常真实地感受到种田的辛苦。在水田中站立、拔腿、行走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何况还要一直弯腰插苗。不知过了多久,雨开始下大了,大家只好放弃。也许是经过劳动消耗了体力,午饭大家都吃得特别香,一大锅米粉很快就见了底,自己做的汤圆也很快一扫而光。第一次的插秧体验在我们带着全身泥点的归途中落幕。

  插秧不是插完就可以不管了。相隔不到一个月的假日,“插秧团”继续下农场,这次任务是除草、整田、补插。

  田里的秧苗已经长高不少,一片绿油油的。小袋鼠很期盼可以吃上自己种的米。有了上次的经验,孩子们很快脱掉袜子,用脚丫去亲吻泥土。这次地里的水少很多,反而更泥泞。孩子们还开心地在田埂里一起玩泥巴、捉蝌蚪。

  午餐的面条是大家一起动手煮的,虽然简单,但各个吃得津津有味。孩子有了种田的切身体会,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更深的认识。

  当秧苗长得亭亭玉立开始绽放花朵时,我们被通知参加第三次“稻子开花”活动,刚好在端午节前一天。

  稻子一天开花3次,分别在清晨、中午和下午。我们在开花时间赶去绿油油的稻田。稻子的花很小,很脆弱。在开花时节最怕风和雨,小花一被打落就会影响收成。同样,这时人也是不能下田的,会碰落纤细的小花。看到自己种的稻苗已经长大,孩子们都很开心,收成的日子不远了。

  最后一次活动就是收割和碾米了。可以带着自己种的米回家,对于小袋鼠真是一种幸福的期待。又过了一个月,收割的那天小袋鼠6点多就起床了。在有事的早晨,她总是动作非常麻利,到达农场时还不到预定的8点,我们便先下田了,因为7月很早就已经艳阳高照了。一般来说,农民都是4点下床开始干活的,9点多就回去休息了。

  农场工作人员讲解完收割要点,大家都跃跃欲试。小小的镰刀非常锋利,小袋鼠体验了几次割稻后,就让她负责把稻子八个一捆地摆好。烈日下割稻很快就挥汗如雨,小小的一片田,但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我的手臂也被晒得有点儿刺痛,看到稻田里遗落哪怕一小枝稻穗也会心疼。真切地感到,我和朋友打趣地说:“割完稻再去看米勒的画展会更有感觉。”小袋鼠也说:“不好好吃饭,土地也会生气。”

  品尝自己参与种植的稻米,我和小袋鼠都觉得格外香甜。经过这次宝贵的体验之后,我还带小袋鼠参与了更多种类的农耕活动。我和孩子不仅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还有自然所赐予我们的巨大生命能量。

  大自然带给孩子无尽的四季游戏

  文/骆驼刺

  不到5岁的女儿无意间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她说:“在家好无聊!”我起身对女儿说:“走,妈妈带你到外面去玩。”她的小脸马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高声欢呼着:“去外面玩了。”

  在孩子心中,去外面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

  阳光明媚的春光里,一定要出去,初春的景色尽管还有些萧条,可小草已吐露嫩芽,柳树一抹淡淡的绿映着人的眼,冰已化,在乡村的小河中还会看到早春的鸭子游来游去。

  这时带上女儿在春色中散步,我会握着她的小手,让暖暖的气息在彼此间传来传去,我感受到你,你感受到我,那是心灵的交流,是无言的温情的相互传递。

  我会问她:“这是什么季节?”她会答:“冬天!”我说:“错了,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你感受到春天里的生命气息吗?那浅浅的绿,把初春装饰得多美丽啊!”

  她仿佛懂了,又好像不太懂,她会提很多关于春天的问题,诸如“鸭子在水里游泳不冷吗?”“春天来了,花怎么还没开?”……春天里,我们还喜欢在田野里奔跑,喜欢这空旷的原野,喜欢天连着地的感觉。

  夏天里女儿几乎整日在外面玩,夏日的大院是最热闹的,女儿与她的小伙伴一起,玩着各种游戏,最经典的是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沙包、转呼啦圈等等。小朋友多了,就玩前两种游戏,两个人时就玩丢沙包,一个人时就玩呼啦圈。

  夏天还有一种特别的游戏,就是捉知了,晚上拿着手电筒,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眼睛盯着树干,寻找着知了,当发现时,哪怕是最小的那种,女儿也会高兴地欢呼,用手小心翼翼地拿下来,放进玻璃瓶里,像个宝贝似的抱着。女儿似乎最喜欢夏天,对大人来说酷暑难熬,对她来说却是个有着丰富游戏的季节。

  人们是无法阻挡住季节的变化的,只能适应。女儿不明白秋天为什么要到来,但她也很喜欢秋天,她喜欢落叶。

  院里有许多杨树,秋天到来的时候,叶子慢慢落下来了,女儿很喜欢落叶,绿中泛黄,叶梗柔软而有弹性,不易折断。这个季节我会在周末的下午,带着女儿,在金色的阳光下,在落叶满地的杨树林里玩。这时候女儿会做一种游戏,她捡来许多树叶,然后把一片叶的梗从另一片叶的叶面上穿过,把叶梗系一下,系成一个圆圈,这样两片叶子就连在了一起,三片,四片……无数片连在一起,可以做成树叶项链、树叶腰带、树叶马夹、树叶头饰……戴上这些,女儿立马变成了一位叶子公主,在秋天金色的阳光下翩翩起舞。我站在她的面前,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微笑着。这个时候,我们比什么都快乐!

  树叶不止做这些,还可以做成小燕子,从叶片的顶端沿中线撕到三分之二处,两半相交叉,用叶梗头部从交叉叶片处钻孔穿过,好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就做好了!我们一起做很多很多,然后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你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边说边跑着飞翔。

  冬天也是女儿所盼望的。北方的冬天总要下几场雪的,很冷,可与有趣的雪中游戏比起来,冷算什么!

  下大雪的时候,女儿会穿着厚厚的棉袄,不打伞,也不披雨衣,在漫天飞雪下跑着,不时停下来,捧起雪,团成团,扔得远远的。积雪很厚的时候,我会与女儿一起,堆雪人,在我们的小院里,收集院里的积雪,堆成一个胖胖的雪人儿,头上给它戴上一顶帽子,用枣做眼睛,用辣椒做鼻子,用月芽形的红布做嘴巴,雪娃娃好漂亮,它给我们带来了冬天的气息。把雪带回家,看着雪慢慢融化,心中掩饰不住的惊喜。

  大自然是一个大大的美术馆

  文/夏萤

  记得我小时候,虽然生活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但一有空,就喜欢和几个小伙伴往蛇山、龟山、紫阳湖公园里跑,捕蝶,抓纺织娘,摸螺蛳,摘蒲公英喂鸡。一到下雨天,就专门找水潭踩水玩,虽说父母会叫“水灌进套鞋(雨靴)了”,但年少的我依旧兴致盎然。

  穿越时光的隧道,如今的我也是孩子的母亲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就常回忆起自己的快乐童年,同时有一个深切的感觉,那就是,好父母一定是可以陪孩子一起享受自然的人。

  沙滩是孩子永远玩不够的地方,野餐,筑沙堡,追逐海浪……女儿尤其喜欢在海水冲过的沙滩上捡拾贝壳。我想这么好的材料捡回家带孩子一起做贝壳镶嵌画或手工艺品多好呀,就掏出准备好的塑料袋对女儿说:“快拾贝壳吧,带回家我们一起做综合材料艺术,多余的还能穿成项链、手镯呢!”她一听高兴坏了,跪在沙里扒呀,找呀,筛呀,不一会儿就,捡了半袋子。回到家后,我告诉她,现在很多大画家用票根、收据、图表、旧照片、邮票、报刊杂志等任何能拼接的东西作为材料进行艺术构思,通过撕、捡、排列、粘贴等方法创作,最后完成的作品就叫综合材料艺术。今天我们就用贝壳做一幅综合材料画。我们先用水彩笔画了大海、沙滩还有鲸鱼、海狮等,再用胶水把一些贝壳贴在画面上,创意十足的《加州海滩》完成了。接着,我们把麦当劳吃剩的汉堡包盒上面的几个面先刷上一层胶水,再一个接一个贴满贝壳,等干后,再翻过来贴另一面,最后做成了一个漂亮的贝壳盒子,还可以一开一合,存放孩子喜欢的小物件。

  蕴藏在我们周围的自然教材总能激发和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时下很多孩子对英语班、数学班、才艺班并不感兴趣,只要你多花一点时间,带着孩子走向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大自然是更好的课堂。带孩子一起登山,山不见得要很高、很峻,关键在于要善于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发现。父母可以在沿途向孩子一一解说所见到的花草树木,也可以在爬山之前先给孩子布置些“作业”,如找三朵不同颜色的野花、一块三角形的石头或者星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树叶、寻找鸟的脚印等。有条件的父母还可以给孩子配一个轻便的数码相机,让孩子当个小小摄影家,随心所欲地东拍西拍,拍出自己心目中的大自然。回到家后可以在电脑里筛选,洗出几张挂到墙上,配上简单的文字,就成图片日记了。这些都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和成就感,更加热爱大自然。

  推荐阅读:关于亲子旅行、亲近大自然的书

  小豆豆的假期

  汤姆去海滩-小兔汤姆系列

  阿波林的小世界—在海滩

  神奇的蓝色水桶 

  我们的海滨朋友-自然图鉴

  亲子旅行→←成长新策略

  《让大自然帮你带孩子:笨妈快乐玩教养》

  推荐:在大自然里的活动

  视觉、嗅觉、触觉

  找叶子、捡叶子、闻花香。

  视觉、听觉

  听到鸟叫声,找一找树上的小鸟。

  触觉

  玩沙、玩水、捡石头。

  肢体

  有坡度的小山丘,爬上爬下可以训练控制肢体的能力。

  空间

  躲在树丛后玩捉迷藏游戏,除了增强空间感,也能训练孩子的视觉与动作。

  科学

  辨认不同形状的叶子并进行分类、为大大小小的石头排序等。

  名言:自然教育

  大自然是孩子的教育之神,孩子可以在一草一木、一雨一露、一花一土中孕育出高超的智慧、坚毅的心胸以及敏锐的感受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尔·福克

  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