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孩子

  《有梦想的孩子不寻常》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孩子胆小,“不够出众”,家长不要太焦虑,更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改变自己。事实上,内向、胆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

  有的孩子喜欢站在舞台中央,有的孩子喜欢待在安静的角落,这两者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一方面,角落是一个安全又安静的地方,狭小的空间反而给人心灵的自由。角落里的孩子,往往有着更丰富、更敏感的内心。安静的时候,人的活动指向内心,这正是内在力量聚集的过程。随时都在喷发的火山,威力并不大,沉默的人一旦爆发,能量惊人。内敛的孩子,儿时可能不受人关注,将来却有可能成大器。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确实有性格上的欠缺。怯于展现自己,是因为太在意结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听到否定的声音、害怕出现不能掌控的局面。他喜欢角落,是因为他不自信,他害怕这个世界。但这种害怕并不全是坏事,往往正是聪明的表现,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状况,能够避开外界的伤害。这样的孩子,随着自身的成长、自身能力的增强,他和世界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当他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后,便会有信心,也会有胆量,也有可能成为舞台的主角。

  一些在大人看来“没有主见”的孩子,往往并不是真的没有主见,而是不敢把主见表达出来,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卑。孩子对有些活动表现出冷漠,不愿参与,不一定是因为不感兴趣,而是因为自卑,是一种自我保护,怕表现不好而逃避参与,就以“我不感兴趣”作为借口,其潜台词可能是“我不是没有能力做好,我只是不想做而已”。

  自卑也并不完全都是坏处,自卑也是一种原动力。自卑让人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处于低位,也看到了上升的空间,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卑,就可以走向更高处——这也是一种上进的冲动。

  让孩子走出角落,并非要否定他的安静和敏感,而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有了自信、有了方向,就能从容应对了。

  首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从内心里肯定孩子、赞扬孩子,让他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起真正的自信。父母只有语言上的鼓动和赞美是不行的,说再多“你真棒”,如果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确实很棒,也没有用。这就需要家长去发现孩子的优势,还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取得进步,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中建立自信。

  其次,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其因害怕失败而畏缩。不要轻易批评孩子,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一般不用指责、纠正,让他自己去思考和探索,以保持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对于性格上的懦弱,不要急于去矫正,过分的关注会让他压力更大。家长的过分关注往往会传递一种负面信息,你如果总是在提醒他“要勇敢一些”,实际上就给他贴上了一个“不勇敢”的标签,等于在告诉他“你是一个不勇敢的人”,这会对他产生一种负面的暗示,这样每到需要勇敢的时候,他都要和自己的不勇敢做斗争,反而不能坦然处之,越紧张,越勇敢不起来。

  第三,生活中不要有太多的约束。在家里给他一个自己的空间,在时间的安排、物品的使用、朋友的选择等问题上,都给他多一点自由,如果在家里有着足够自由的氛围,孩子不用总是看大人的脸色生活,性格就不会太拘谨,在外人面前也会有更多的自信和主见。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要耐心地倾听,表扬和支持孩子的主见,并且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也是对他的表达欲望的鼓励。

  第四,对于害怕犯错的孩子,可以尝试着让他犯点小错误,看看到底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发生,天会不会塌下来。如果犯了错误他仍然还是他,生活并没有变得更糟,慢慢就会习惯,就不会太介意失败了。

  另外,有极个别的“乖孩子”,可能隐藏着某种生理抑制。其神经、精神发育迟缓,主要特征是对任何事物都表现为漠不关心、少言寡语、不合群、不爱活动,等等。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到医院做检查,看看有无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