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和口号见得多了,但是你家有专门属于宝贝自己的儿歌或口号吗?我闺女两岁多的时候,有个她自己名字开头的儿歌:“江江江,江团团(“团团”写在这里代替她的本名),大大脑门肚子圆,胖胖屁股小小手,喜欢唱歌爱吃肉。”你也可以用你家孩子的名字和特点,编顺口溜,有自己的儿歌,小朋友非常自豪,也会令她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到女儿4岁的时候,就不那么热衷儿歌了,我们改成口号,好像培训一样,不管何时何地,妈妈喊:“这么好的宝贝到哪里找?”孩子按规则必须跟着喊:“就在我们家才找得到!”爱要大声说出来,在我们家就是如此“庸俗”地诠释的,大概有半年左右,孩子都很开心地这样喊口号。
再大一点,连口号也喊烦了。外国孩子很流行发明一些连成套路的见面招呼动作,什么撞下拳头,正拍反拍,上拍下拍,肩膀晃晃。跟孩子一起设计、练习并记住,也可以加简单的象声词,嗨嗨哈哈什么的的。
每天从幼儿园出来的时候,就这样打招呼,是不是很酷?尤其是有的男孩子,并不适合女性化的拥抱亲吻动作,家长就可以试试这种大动作型的招呼。
以此类推,“再见”这个仪式也可以变得好笑好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如果约定,从今天起我们再见挥手的时候要从头顶挥,或者胳肢窝底下挥手,会不会有助于减轻分手的小忧郁?
只属于孩子跟某人之间独享的一个小仪式,一种特殊的联系,会让孩子乐此不疲,并且形象地感受到自己与众不同,被那个他爱的大人重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