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如厕:排便是我的自尊心

  《孩子的压力》

  ●如厕——排便是我的自尊心

  孩子的声音

  我吃过东西、消化之后,肯定会产生大便的嘛,为什么妈妈有时让我拉屎,有时不让我拉?这分明是我的屎!可是气氛分明有些尴尬。如果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妈妈会讨厌我的。要按照妈妈说的那样做吗?但是,我连大便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排泄,这太伤自尊心了。啊~拉,还是不拉,这是个问题。

  妈妈的声音

  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不用尿布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孩子明明能够不用尿布了,可总是故意与我作对。看来我需要加强力度了。无论怎样,在这次妈妈聚会之前一定要把尿布拿掉。如果那时候还用着尿布,别人会怎么看我?

  解便是孩子的自尊心。然而,让孩子如厕却是父母的自尊心。这其中会造成很多压力。一般训练孩子如厕的时期为孩子15~24个月之间,在完成走路这一运动发展课题之后。

  弗洛伊德将孩子开始如厕的时期纳入了肛门期。肛门期是孩子所有与生存有关的能量集中于生殖器官和肛门周围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学会了走路,他们跃跃欲试想要独自去做一些尝试。他们会转来转去,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所以与之前的各个时期相比,父母会多说很多“别动”“不可以”之类的话。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教会孩子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这一时期,即使孩子不想上厕所,妈妈也会让他们经常上厕所,在孩子看来,明明用尿布很方便,妈妈却总是让他们坐在奇怪的地方方便。他们在想:“我吃过的食物我自己会消化,妈妈为什么一会儿让我拉,一会儿不让我拉?”这一刻,孩子的自尊心与妈妈的自尊心发生了碰撞。

  妈妈为了守住自己的自尊心,会过分强迫孩子如厕,对此,孩子会以“我自己的大便我自己做主,和你没关系”的方式进行激烈的反抗。大便,或者一下子释放积蓄在膀胱中的小便,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奇妙的快感。孩子为了感受这种快感,会在自己想要的时候去大便或者小便。但是,没有考虑孩子的意愿,妈妈们总是在她们想要孩子上厕所的时候命令孩子去上厕所。为此,孩子陷入了苦恼中。如果有一天妈妈看到孩子的大便后表示恶心,那么事态会变得更加严重。孩子将因此产生“这是我将吃过的东西消化之后排泄出来的、100%由我制造出来的东西,妈妈看到后嫌弃它脏,哦,我也是个很脏的人吗”之类的想法,他们将因此变得更加混乱和痛苦。

  当孩子能够很好地如厕时,他们便具备了自律性和自信心。相反,不能够很好如厕的孩子,将成长为对自己充满疑虑和困惑的人,或者成长为无条件反抗权威的人。如果妈妈抱着高压的态度对孩子进行过分的统治,孩子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苦恼中:“我到底是该上厕所呢,还是不该上厕所呢?”这是由于孩子的欲求与妈妈的欲求不同造成的。这一时期,有的孩子会向父母询问“我去大便可以吗”,有的孩子会因为觉得害羞而一个人

  偷偷跑到没人的房间里,在角落里扭扭捏捏地大便。这是羞耻心和自我疑惑造成的。解决大小便是生理上的欲求。如果连是否遵循这一生理欲求都不能自己做出决断,那么孩子将成长为不能对自己进行最起码肯定的人,也有可能成长为不能决断如流、优柔寡断的人。

  为什么很多妈妈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持有高压式的态度呢?原因正如我在一开始说的那样,如厕是妈妈的自尊心。孩子在两岁之前,喝多少牛奶、体重多少、身高多少是妈妈们的自尊心。孩子两岁的时候,什么时候能够迈出第一步是妈妈的自尊心。当孩子会走路之后,什么时候学会如厕成为了妈妈的自尊心。不仅如此,一旦孩子不能很快如厕,便会衍生出几个问题,这将使妈妈变得更加敏感。当孩子忍住大便不排泄的时候,就会出现便秘,便秘会让他们在每次排便的时候非常痛苦,看到这样的孩子,妈妈内心焦灼。不仅如此,便秘还能让孩子食欲下降,饭量减少,不能够很好地长身体。很多对孩子能否顺利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都与大便有关,所以它至关重要。而且,如果年龄已经不小的孩子因为不能如厕而仍旧用着尿布,周围人就会对此指指点点。当听到“这孩子现在还用尿布吗”这样的疑问时,妈妈会感到有些难堪。另外,当孩子在尿布上排泄后,妈妈每次都要给孩子脱裤子、擦屁股清理干净,这些事做起来真不是一般的繁琐。所以妈妈都希望孩子快点弃用尿布。虽然任何人都认为在需要用尿布的时期用尿布很正常,但是当其他孩子都拿掉尿布,只有自己孩子还用着尿布的时候,妈妈的自尊心就会感觉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不希望如厕给孩子造成压力,与自己的自尊心相比,妈妈们应该首先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

  那么该怎么做呢?首先从大便开始。这是因为人每天大便的次数不多,与小便相比,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上,人首先具备排泄大便的能力。仔细观察孩子后,你便会掌握孩子每天大便的时间,和大便之前做出的特定的行为。每当想要大便时,有的孩子会缩腿,有的孩子会滴溜溜地到处乱转。如果仔细观察,孩子每天都有一次躺下来的时间,这时候妈妈可以走过去对孩子说“要不要上厕所”,然后把孩子安置在马桶上。这时候为防止他们掉进成人用马桶中,妈妈应该在马桶上加上一个幼儿用马桶垫,还要在孩子脚下放置一个踏板,方便他们落脚。如果脚不能着地,孩子将很难用肚子使力,这将造成排便困难。孩子如果排不出大便,妈妈可以对孩子说:“没关系,明天我们再试一试。”在这一过程中,即使必须再次给孩子用尿布,父母都不应该让孩子受到压力。

  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的孩子中,很多都对马桶中的水“唰”地进入下水道的声音感到恐惧。他们觉得,就像这些被冲进马桶里的水一样,如果屁股掉进马桶中,自己也会很快被冲下去的。出于这种恐惧,孩子不敢坐在马桶上。这样的孩子可以很好地使用儿童马桶。但是,还有很多孩子不喜欢儿童马桶。有些五感非常敏锐的孩子因为讨厌塑料马桶冰冷坚硬的感觉,所以不喜欢坐在上面。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穿着衣服的情况下坐在马桶上。这并不是让孩子就这么排便,而是让孩子先熟悉马桶。反复几次后,他们的排斥心理会有所缓和。接着,父母可以将孩子的裤子褪下,让他坐在马桶上。刚开始不可以要求太多,毕竟让孩子第一次坐在马桶上就能够排便是很勉强的,所以如果孩子可以坐在马桶上,父母就应该感到满足。当孩子熟悉了坐在马桶上的感觉后,就可以开始试图让他排便了。

  我们排便的过程为,起初有排便的感觉,当想要排便时,大脑便会发出这一信号,随后再下达用肚子使力的命令。当用力过后,感到有粪便将被排泄出来时,肛门便会突然打开。这一过程中各个部分的功能都有所不同。只有所有部分相辅相成,才能够顺利排便。想让孩子学会排便,必须要让他们学会将这一系列的功能结合起来共同作用。如果不熟悉这一过程,即使坐在马桶上,肚子使不上力,或者肚子使力但是肛门没有打开,都不可能顺利排便。只要孩子有一次顺利完成了这一过程,之后的排便会越来越容易。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让孩子使用马桶,父母可以像传统的卫生间那样,给孩子铺上他喜欢的尿布,然后让孩子蹲在上面排便。这种方法比想象中的有效。因为蹲着的状态能够方便孩子的肚子用力,肛门也很容易打开。蹲着排便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熟悉排便的过程。如果只是口头传授,孩子有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妈妈最好言传身教,先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装作要排便的样子来引导孩子。

  在孩子学习排便期间,妈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用语和表情。绝对不可以殴打、恐吓、教训孩子,也不可以说出“恶心”“啊,好脏”“好臭”之类的话。这些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一时期的孩子甚至认为“大便=我”。有些妈妈在成功欲望的驱使下,每十分钟便让孩子坐在马桶上一次。这样孩子会因为受到压力而更加不可能排便。

  还有一些妈妈,因为怕孩子受到压力,便推迟教导孩子排便的时间。问题是,如果妈妈无限期推后这一时间,孩子便会陷入困境。由于身体与心理发育是同步进行的,一旦孩子不能在适当的时期学会排便,作为心理发育的自律性发育就会出现问题。正常为24个月,晚则36个月,孩子就应该学会排便。24个月以后,孩子想要独立完成一切事情的意志日益强烈。但是如果因为不能自己排便而必须接受他人的帮助,这件事本身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虽然意志上希望自己独立完成一切事情,但是现实中却事与愿违,对孩子而言,这该多么令他们沮丧。另外,太晚学会排便也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因为36个月之后便可以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了,所以父母应该在孩子36个月之前教会他们如何排便。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