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顺应孩子的本性,让孩子自由绽放

  《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

  女儿像个假小子——顺应孩子的本性,让孩子自由绽放

  老刘有一个8岁的女儿,读小学三年级,非常活泼开朗、调皮好动、泼辣洒脱,她经常和班里的男孩子一起疯闹,用她妈妈的话说,是“女儿不像个女孩子,却像个假小子”。

  老刘像很多做父亲的一样,喜欢女孩,但他喜欢乖顺的小淑女。对于女儿比较疯狂的一面,老刘认为不好,所以他要求女儿改变某些行为。

  他常常责怪女儿说:“你看你,每天疯跑疯闹,像个野小子,没一点女孩子样,长大了谁要你啊?”

  对于爸爸的责怪,女儿始终不当回事,常常冲爸爸嘿嘿一笑,照样疯跑疯闹。

  但老刘还是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女儿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希望她变成为一个小淑女,达到他心目中的那种女孩形象。

  遵照自己的“淑女标准”,老刘细心地教女儿如何与人说话,如何“笑不露齿”,吃饭时如何闭嘴不出声地咀嚼,举止如何温婉、贤淑,等等。

  可是,老刘的女儿却觉得爸爸那一套太拘束、太死板,经常拒绝爸爸的要求,依旧“我行我素”。

  或许老刘并不知道,女儿的本性如此,或许女儿并不适合做一个温柔、静雅的淑女,老刘的做法或许只会压抑女儿的个性。

  可见,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本性,不能遵照父母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强求孩子改变他的某些行为。

  新新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的孩子,比桐桐小四岁,他特别调皮好动,精力非常旺盛,无论在哪里,他常常会“闹翻天”,这让照看他的妈妈每天都筋疲力尽。

  一次,新新妈妈带他到我家来做客。母子俩刚一进门,新新就跑开了,他跑到我家卧室里,将椅子上的几件衣服抱起扔到了床上,而他坐到了椅子上去。

  刚坐了几秒钟,新新又从椅子上爬下来,来客厅里看桐桐绘画,看着看着,他拿起旁边的一张纸和一支笔,也胡抹乱画起来。

  不一会儿,新新就将整整一张纸画满了,全都是些没有任何规则的线条。画完了,他对着自己的“作品”哈哈大笑,并嚷嚷着让我们看。

  玩绘画玩腻了,新新就走到墙角那些摞起来的塑料凳子旁,一一将凳子取下来,并在客厅的空地上一字排开,排完了,他又将凳子一一倒过来放在地上。

  新新妈妈觉得儿子这样乱动我家的物品,有些不好意思,就一直在劝阻儿子不要动这个,不要动那个。

  “没事,让他玩吧。”我说。

  “这孩子太调皮了,总是这样乱动,他每天不把我折腾到没有一点力气不罢休。哎,愁死人了。”新新妈妈说,看上去很不满意儿子的表现。

  我笑着说:“我觉得您儿子很好啊,他活泼,精力很旺盛,好奇心很强,有很多的能量……”

  “哎,您是不知道啊,他在家常常到处乱冲乱撞,乱摸乱动,每天都大闹天宫,总是弄坏了物品,搞乱了环境……”

  “很正常,调皮好动是孩子的本性,不好动的孩子反而可能有问题。我们允许孩子多活动,释放孩子的精力和能量,只对孩子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和环境的行为给予引导就可以了。”

  是的,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要对孩子的行为有过多的限制,要在安全的许可下,让孩子多活动,以发展孩子的身心和大脑。

  我曾见到过一个非常文静的男孩,别的孩子在一边疯玩的时候,他总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即使与别人一起玩时,他的动作也总是轻轻柔柔的,缺少别的男孩那种阳刚的性格,而更多地显示出“柔”的特点。

  男孩的妈妈担心儿子“将来被欺负”,希望她变得阳刚一点,就总是要求儿子和阳刚、豪放甚至有些粗野的男孩一起玩,而不让他和女孩玩,目的是想让他培养更多男孩的个性。

  有时,见儿子如此“懦弱”,妈妈会批评他,指责他不够“勇敢”。

  但妈妈的指责、教育似乎没有作用,儿子依然像个“老蔫”。

  事实上,我了解到,这个男孩的父亲也具有像儿子一样的性格。

  或许妈妈真的不喜欢儿子的个性,也或许是儿子遗传了父亲的秉性,妈妈把对丈夫的不满转移到了儿子身上,她指责儿子、要求儿子改变,其实也是在指责丈夫、希望丈夫改变。

  孩子本来的性格如此,妈妈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多跟男孩子一起玩,培养儿子阳刚的个性,但不可强行孩子改变个性。

  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如果孩子的性格、个性并不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麻烦或伤害,就不要强求孩子去改变。

  成墨初给您的教养建议

  了解是教育的第一步。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天性使然,父母不要轻易判断好坏,要先多和孩子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真正了解孩子后再进行教育。

  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孩子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思维和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利用孩子的天性进行教育。孩子的天性不同,对应的教育方法也不同,用适合孩子天性的方式进行教育,教育会更加有效。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