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晓春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观念更新,问题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已发表的教育专著有《家教难题会诊》、《走近孩子的心灵》、《家教参谋》、《孩子,让我们一路同行》、《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王晓春帮你走出教育误区——评说100个教师常用语》等20余部。
内容提要:
因材施教的原则很伟大,但常常沦为口号和空谈,许多家长和教师虽有因材施教的愿望,却没有这个能力。他们无法诊断孩子到底是什么材料,结果教育方法就只能一般化,一刀切。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关键是找到一些合乎科学的、可操作的、普通家比较容易掌握的具体方法,来辨析孩子的个性和才能,如此才能把因材施教从伯乐的“绝活”变成一般的技术。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如何辨才,如何在辨才的基础上个性化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很伟大,但常常沦为空话。大家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认真地问“因材施教到底什么样”,很少有人认真地搞因材施教,也很少有人真能做到因材施教。为什么?因为我们实际上既缺乏因材施教的需要,也缺乏因材施教的条件和能力。中国的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去干什么?去挤独木桥,去参加统一考试,去追求标准答案。既然目标如此单一,孩子是什么“材”,就不重要了。什么材料不都得走同一条路吗?无须因材施教,只要“施教于材”就行了。因材施教是个“过程”,而家长要的只是“结果”。可见,多数家长并没有对孩子实施因材施教的心理需要。教师也是如此,或许更加如此。一个实际上大家不怎么需要的教育思想,无论它多么伟大,也无法落实。之所以没有人公然反对因材施教,只是因为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它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无可争辩的。再说这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不实行也没关系,说出来又好听,于是人们就乐得把它当个招牌来使用,当面彩旗来挥舞了。结果是,今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古时候离因材施教更远,而且渐行渐远。但既然因材施教是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如此“阳奉阴违”(公开的言行不一),就不可能不受惩罚。如今很多学生厌学,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很多孩子始终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上学时缺乏幸福感,就业后生活质量不高,都与因材施教的原则落空有关。大批的成年人在干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的工作,于公于私,都是不幸。大家都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但若没有因材施教,怎么可能有创新?古今中外的创新人才,不都是最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强项吗?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把因材施教的方针落到实处,不能再说空话了。
不过说实话,目前在我国要真实行因材施教,可谓困难重重。有一位教师网友这样讲:
我们同一地区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场地、统一的教学时间,同一教室坐着少则五十、多则七八十个学生,在一个教师的引领下,学着同样的内容。而这些科的课程内容已由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了总的上课时间,在期中或者期末,学校要用同一标准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同一内容的考试评价。任课老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否则要扣薪、扣奖金,轻者可能受到警告,重者则可能转岗、下岗。这过程中有哪部分时间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可是我们的报纸、杂志上、教师的论文上等都说是对学生进行了“因材施教”,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这话有些悲观,但反映了真实情况。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拧着的。学校跟着考试指挥棒转,家长则跟着学校的指挥棒转,这就使得因材施教的客观环境非常恶劣。你想因材施教,到处都是阻力;而你要搞一刀切,到处都有人“保驾护航”。
这只是客观方面,家长和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过人们总是喜欢埋怨客观环境,对自身的弱点则缺乏反思。你去观察教师,当他进行一对一的学生辅导时,能因材施教吗?恐怕和给整班讲课没有多大差别,不过“一刀切”变成了“一人切”而已,“切”法还是照旧。再看家长,当孩子假期不上学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吗?很多家长临到孩子考大学了,连报考什么志愿都茫然,说明他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材料。不但一般家长,很多教师身份的家长也是如此,我就曾遇到不少教师向我询问他的孩子长大适合干什么。可见,能不能因材施教,确实还有一个教师和家长本人的素质问题。因材施教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行的。
然而,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都在变化着,而且速度很快。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干一行爱一行”,而是“双向选择”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个性越来越凸显,于是他就会抗拒一刀切,主动要求家长和教师因材施教。家长和教师的素质也在提高,“明白人”日渐增多。更重要的是,如今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需要创新。没有因材施教,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有后劲,因材施教已经成了时代的要求,教改也必定会向着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方向发展。所以长远来看,家长和教师谁注意因材施教,谁就有可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谁要是目光短浅,继续搞一刀切,谁就会麻烦不断,失败连连,好日子不多了。
不过我们对学校的因材施教也不要期望值过高。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在整体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学校肯定是“施教于材”的情况更多一些,统一的地方更多一些。因材施教对于学校来说,只能是在“施教于材”大背景下的区别对待,问题是现在这种区别对待太少了,太薄弱了。家庭在因材施教方面,反而比学校天地更加广阔。
关键是找到一些合乎科学的、可操作的、普通家长和教师容易掌握的具体方法,来辨析孩子的个性和才能,如此才能把因材施教从个别高手的“绝活”变成一般的技术,在增加因材施教原则的科技含量的同时,扩大其普及程度。这就是本书的任务。我想,有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即使在现行体制下,家长和教师也大有可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少做一些蠢事和无用功,提高教育效率,提高孩子、家长和教师生活的幸福感,还可以自下而上地促进教育改革。
本书既是为家长写的,也是为教师写的,因材施教必须家校合作,学校要知道家长该怎么做,家长也要知道学校该怎么做。
本书是旧领域里的新探索,限于作者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
王晓春
20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