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思想的缺陷

  《发现孩子的潜能》

  关于因材施教,先讲一个故事

  2011年3月5日《齐鲁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女子33岁考上研究生毕业因超龄被用人单位拒绝》,下面是我做的内容摘要:

  1976年出生的陈丽与千千万万的农村孩子一样,从小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村里没有学校,一直长到10岁,父亲才放心她和弟弟去邻村上学。1995年,陈丽初中毕业时,因成绩一直稳居班级第一,老师愿意留她在小学任教。根据当时的制度,任教两年后若表现优异,即有机会转为正式教师,陈丽没有答应。三年后高中毕业,班主任再一次建议陈丽留在乡镇教书,陈丽再一次拒绝。在她眼里,考上大学才能有出息。但当年的高考她却失利了。第二年,陈丽考上了当地电大,又因高额的学费没去。2000年高考,陈丽考取了一所大专院校。两年后,她又面临是否“专升本”的问题。在听到“大专毕业两年后可以考研”的信息后,她因家庭贫困选择了迈出学校大门。之后的两年,陈丽进入一家书店,一边打工,一边为考研作准备。2004年年底,陈丽结婚。此时,她已具有报考研究生的资格,她填报了志愿,过了调剂分数线,却又因怀孕终止了读书的念头。之后4年,她干过个体、学校后勤、保险推销员等,无一长久。“这样一晃就到了32岁,”陈丽说,“那些年我的想法就是打工赚钱、抚养孩子。现在和以前的同学说起这些,我怨自己走了弯路,如果当时有人能指导一下,学一门技术什么的,生活也许会好很多。”一天,在跑保险的时候,一位老同学见到她很是惊讶,“你是个‘文人’啊,怎么跑这个?”这让陈丽心中无限感慨。她开始渴望回到校园,成为一名教师,收入虽不算多,却可以安稳度日。而此时的学校早已提高了招考门槛,本科生进学校已经颇为困难,不过对于研究生,学校还是亮着绿灯。“只要考上了,回来至少可以当老师,再说进事业单位什么的也没有问题。”陈丽和丈夫商量。考研成绩下来,陈丽超出学校分数线20多分。2009年,陈丽终于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知道自己的年龄劣势,加倍努力,提前修学分,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屡获奖学金、科研成果奖,终于为自己赢得了提前一年毕业的机会。但计划最终没能赶上变化。2010年夏天,陈丽像往常一样关注事业单位招考信息时,却发现,当地各事业单位已经将研究生报考年龄降至30岁。“像是一盆兜头浇下的冷水,从里到外凉了个透。”四处打听,结果却是,“政策规定,恐怕极难更改。” “这不公平。”采访中,陈丽一再对记者说,为什么考的时候不限制年龄,却在即将毕业时给她设了这道坎。记者最后总结道:“她志存高远,以33岁‘高龄’考上师范研究生,却最终因超龄被用人单位拒绝。”

  这位陈女士人生道路的选择,是她自己的事情,事业单位报考年龄的这种规定是否公平,我也不清楚。总之我不想评论陈女士做的是对还是错,也不想评论社会对她是否公正,我只想把她的经历作为一个案例,从教育专业角度分析一下陈女士的学习目的取向和对知识的态度,特别是因材施教的问题。愚以为她的例子是比较典型的,这种人很多。

  陈女士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为了应试,应试,再应试,也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身份)。提高身份做什么?找一个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 ? 就是“事业单位”。重要的不是干适合我的工作,而是使自己的地位上升到某个层面去,这正是一般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和“志存高远”的理解。

  特别有趣的是陈女士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曾经有两次机会做教师,都被她拒绝了,可是后来她考研究生,还是教育专业。她说:“只要考上了,回来至少可以当老师,再说进事业单位什么的也没有问题。”究其实,到底她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做教师呢?不知道。好像这个问题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不是问题。做教师也行,不做教师也行。可见,研究生学位,对于她来说,确实就是一块“敲门砖”。

  作为个人,陈女士的这种选择无可厚非,我们无权指责她,可是从整个社会角度说,这却可能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人们在受教育的时候,不去了解自我,教育者也不去因材施教,大家都把劲往提高学历上使,最后势必使相当比例的人干的工作与兴趣相脱离,这肯定会影响工作效果,也会降低本人的幸福指数。据我观察,有不少教师其实就不适合做教育工作,如果他们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长大,能够对自我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完全可以在其他行业中做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这无论对社会还是本人,都是好事。反之,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却往往直到成年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满脑子只懂得考啊考,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然后稀里糊涂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毫无激情地上班下班。这不是很多青年人甚至壮年人的生活写照吗?应试教育是不管个性的,这和当年的科举考试区别不大。事实上当年的学子也有很多根本就不适合做官的,可是没有别的出路,只好大家来挤独木桥。科举不知毁坏了多少人才。为什么我们科学技术在近代会落后?因为最聪明的人(不管适合不适合)都去做官了。今天情况已经不同了,人们可选择的机会多多了,但是如果满脑子“科举意识”,他还是会身不由己地去挤独木桥,只不过此桥比古代稍宽了一点儿而已。

  再看陈女士对知识的态度,也很典型。我们从上面的报道一点儿都看不出陈女士对知识本身有何热爱。她学知识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考试拿证书。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知识,拿到证书以后自然就可以和知识“拜拜”了。所以你会发现,有很多当年考试分数很高的学生,工作以后,除了不得不做的业务进修以外,就很少看书了。中小学教师普遍如此。这正是应试教育的伟大“成果”。读书如果为的只是应试,无须应试的时候我当然就不读书了,够用就行了,他不可能终生学习。只有那些对知识本身有浓厚兴趣的人,才能摆脱功利目的,以读书为乐。而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只有在不强调考试分数的素质教育氛围中才能养成。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差不多都是以知识为乐的人搞出来的。应试教育其实就是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教育,这种教育越深入人心,创新型人才越少,培养出的都是“干活”的人。

  以单纯提高学历为目的的学习,并非“志存高远”,恰恰相反,是目光短浅,其志向既不高,也不远。造就大批这样的学生,正是教育的失败。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