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困难

  《发现孩子的潜能》

  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以应试为轴心的。学生上学是为了拿文凭,教师教书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然而考试这个东西是趋同的而不是求异的,它与因材施教的路子是相反的。考试就要阅卷判分,而阅卷要公平合理,就必须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这种东西也正是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的。像前面说的,弟子问仁,孔子对这个人说这样,对那个人说那样,这明明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但若拿到今天的课堂,孔子非下岗不可。不用等到校长找他谈话,学生就急了:“您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考试让我们怎么答呀!”我想孔子果真遇到我们这种体制,恐怕也只好“克己复礼”,背诵标准答案了。孔子当年的回答之所以能够因人而异,关键是“没有考试”,他的回答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我常说,孔子的教育,其实比我们现在的教育离素质教育更近一些。我们的教育从出发点开始,走的就是另一股道,它更像科举。科举教育也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是“金榜题名”,而不是培养人的好品德和真本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几乎没有一个是状元,有些连举人都当不上,这很说明问题。其实正是因为这些人绝了金榜题名的望,信马由缰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也就是自己对自己实行了“因材施教”,才取得了真正的成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是这类人,他很鄙视科举,而作者已经告诉了我们,贾宝玉的文采高于那些文人。贾宝玉的行为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能理解他的,只有林黛玉。可见,曹雪芹对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的理解,比今日许多应试主义者高明许多。然而贾宝玉没有就业之忧,而我们今天的孩子,不参加考试是不行的。虽然积极应试并不等于其人就是应试主义者,但毕竟应试是磨损个性的一种活动,所以,因材施教在今天反而比古时候更加困难,今天如果一位教师决心对学生因材施教,一位家长决心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他就必须有点儿开顶风船的精神,而且要准备付出一点儿代价。你想做贾宝玉,不一定会遇到林黛玉那样的知音,我们周围还是薛宝钗那种适应体制、顺水推舟的乖巧者更多一些。  

  因材施教还有好多具体困难。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校因材施教是很难落实的,基本上停留在口头宣示,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当标签用。不过这位网友太悲观了,其实即使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在因材施教方面也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要详细说。

  有人也许会说:因材施教,看来学校是指望不上了,家长能不能发挥主体性,把这件事接过来?这个思路是很值得注意的。随着家长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又出现了不少“全职母亲”,这个问题就越来越突出了。愚以为,家长在因材施教方面所起的作用,完全可能不小于学校,甚至可能超过学校,但是这需要三个前提,第一个是不要盲目跟着学校的指挥棒跑,无休止地追求高分数,第二个是家长要有一定辨才和因材施教的知识(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三个是要有点儿时间(不需要太多)。有了这样几个条件,家庭因材施教就是可能的。目前有些家长已经提出了“在家上学”的口号,其中有些人就是想躲避学校教育的一刀切,对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这对学校教育也是一种警醒:如果再不改革,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拒绝把孩子送进学校了。

  关于因材施教的困难,上面说的都是客观原因,其实主观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认为解决了上面所说的客观困难,教师和家长就能对孩子因材施教了,那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我这样说,有以下证据:你去观察教师,当他进行一对一的学生辅导时,能因材施教吗?你再看家长,当孩子假期不上学的时候,他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吗?很多家长临到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连报考什么专业都茫然,可见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个什么材料。能不能因材施教,确实还有一个教师和家长本人的素质问题。我说过,因材施教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行。

  再有,崇尚所谓完美主义,也是妨碍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主观原因。很多教师和家长张口闭口追求完美,好像这是多大的优点似的,其实他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完美。我们听听一位禅宗大师是如何谈论完美的吧。

  铃木俊隆是日本一位禅宗大师。他说:

  纯洁不是意味着使一些东西变得完美或尽量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干净,纯洁意味着使事物保持它的本来面目。当一些事物被附加上某些东西,那么,它就是不干净的,当一些事物变成二元的,那也就是不干净的。①

  ……当你刻意地努力去达到某种目的时就会产生一些多余的特性,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多余的东西。②

  作为教育者,恐怕很难接受这样的看法,因为教育这件事几乎是专门改变人的。若要保持孩子的本来面目,何必上学?另外,难道坏人、罪犯也要让他们保持本来面目吗?如此说来,手铐脚镣都属于不干净的事物了。然而如果这样批判禅学,那也未免太肤浅了。铃木的话确有深意,应该细细体味。

  如果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包括学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多数其实已经做或者正在做着很多不符合自己本性的事情,他们幻想把自己变成某种样子,那其实是做不到的。他们在追求所谓的完美,而这个完美的标准从何而来,他们没有认真想过。其实他们所谓的完美不过是上级的要求或者大家人云亦云的某些说法而已。也就是说,他不加分析地把别人的期望当成了自己完美的标准。这种所谓的完美自然不可能符合他们的本性,于是,他们就每天筋疲力尽地做大批“多余”的事情,给自己硬贴上一些多余的标签,苦不堪言。比如我是个内向的人,我偏要迫使自己伶牙俐齿,我认为这样才算完美;比如我是个能力一般的人,我偏立志争创一流,智力不够拼体力,终于弄出一身病;比如我是个张扬的人,为了完美,又竭力玩深沉、假谦虚,搞得浑身难受;比如我喜欢独处,但为了搞好与同事的关系,硬和别人没话找话说,结果大家都不舒服,等等。这样追求完美,收获的肯定是焦虑。

  在这个意义上,铃木大师的意见是对的。完美不是别的,完美就是保持你的自我。语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可以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完美,你有你的完美,我有我的完美,这才比较合理。有些人,旁人看他很完美,他自己却觉得生活是残缺的;另一些人,你觉得他怎么可以这样过日子,他却感觉活得好极了。完美有某些客观的含义,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当然,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必须作出一些让步甚至牺牲,不能那么任性,不能绝对地坚持自我,但是这种让步有个限度,以不伤害自我的核心本色为原则。我可以在某种场合演戏,但不能一直演下去,我应该在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否则就要面临精神危机。我观察很多教师的心理问题都是这样造成的。下了戏台坚持穿着戏装,那就活得太累了。

  然而这里有一个关键:你必须搞清自己基本上是一个什么人,否则谈不到坚持自我,也没法分清自己何时是在演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就是幸福的,就是完美的。但人要真正了解自己很困难,因为我们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主要不是引导人们了解自我,而是侧重让你了解他人(长辈和上司)对你的要求,让你很容易把这种期望当成自己的目标,做不到就责备自己。所以有大批大批的人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没活明白,十分可悲。了解自我、看清自己,不扩大、不缩小、不变形、不扭曲,这件事太重要了,是人生的基本功。

  这就可见,且不说要对孩子因材施教,促使其走向成功,单是为了能让孩子幸福地生活,也得先有正确的完美观。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